发挥体育教学作用 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2017-09-30 01:07李育红
甘肃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理念小学生策略

李育红

【关键词】 小学生;健康意识;体育;理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071—01

国家要求学校体育要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求学校体育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学生全面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可见,通过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被提到了一定高度,学校体育已成为“直面人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很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身的理念。为了解小学生健康意识的现状,笔者在学校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厘清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契合路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健康意识概念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健康而已。意识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健康意识是指机体对自身正常功能和心理状态的认识。

二、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现状

少年儿童自身对健康的认知以及行为表现对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健康对于人的生活、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也认为通过学校的健康教育能够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但是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健康的概念没有全面的认知,存在偏差,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健康,只有个别学生能认识到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没有学生认为社会适应也属于健康范畴之内,进而也就没有良好的健康意识。

三、体育教学对提高小学生健康意识的重要性

正确的健康意识可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健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大,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明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引导他们维护自身健康的自觉性。

四、体育教学提高小学生健康意识的策略

1.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都要以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进行思考、设计和操作。要将大健康观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使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体育教学要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同等重要,在体育教学中要真正体现身心健康的要求。 体育教学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对教材、教法进行改革,把提高健康意识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中。利用讲理论知识和课堂小结的机会,给学生灌输相关体育保健的知识,指出体育锻炼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的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可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学,共同提高;通过比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比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个人意志,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轮流组织准备活动,克服学生恐惧和紧张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既增进师生友谊,又培养了师生之间合作能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3.加强教师修养、提高学生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良好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健康意识增强的体现。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通过课堂启发、提问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熟悉技术动作的要领、作用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测生理负荷,加强自我医务监督,掌握身体生理变化,提高预防运动损伤能力。指导学生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培养合理安排课外锻炼计划的能力。利用教学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培养他们锻炼积极性和组织管理能力。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理念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Passage Four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