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7-09-29 14:39陈富立
南北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陈富立

【摘 要】我们应当客观地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探究如何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正面作用,利用新媒体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同时加强“大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67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抓住新媒体传播的机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则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標。当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网络信息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巨大变化,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微信、微博、直播为代表的新媒体有可随时随地使用、互动性强、传播成本低、信息量大的优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也存在着不少观点偏激、价值取向扭曲的信息,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产生了价值观错位,甚至出现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全面地认识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使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新媒体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一)高校应当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正面作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网络信息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部分出现了脱离日常生活、案例不够鲜活、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的现象,这都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吸引力逐步下降。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下,部分新媒体传播的错误观念、扭曲价值产生的消极影响作为“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应当切实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从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角度逐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学校应当树立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鼓励引导教师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使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其次,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和行为的准绳,在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得信息的同时坚持独立的价值判断,逐渐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新媒体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日常与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各种社交软件、新闻资讯和娱乐类软件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当我们看到这种现象时,不能仅仅在心里忧虑大学生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做该做的事”,而应该因势利导,用我们创造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占领学生的手机屏幕。如果具有正面价值、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去占领学生的屏幕,就会有其他的内容甚至是负面的内容去占领他们的屏幕。现在,通过社交软件、移动互联网站和各种新媒体账号来主动传播内容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题,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样的意识。

随着上网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上网成本无限趋近于零的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手机硬件规格的提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以及VR、AR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人机互动体验不断升级,各种新媒体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说教、展板图片的层面,就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我们要使用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的互动方式来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中有所收获。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积极采用新媒体提供具有时代特色和校本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从而达到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吸引力的目的;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人+书+PPT”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从生活和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三)加强“大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而教师队伍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教师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水平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共同决定了在新媒体语境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丰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都要求我们要有一支善于学习、勇于尝试、乐于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支由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及各院系辅导员组成的“大思政”教育工作队伍,通过定期的业务培训、教学研讨,将会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的重要途径。

[本文为河南省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研究”(批准号:2015-GH-331)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骆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J].新媒体研究.2017,(2):32-34,135

[3]朱雯.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7,(7):194-19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