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松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坚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变革物理学习方法,并不断研究物理学习方式变革的新问题、新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88-01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物理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结果导致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不能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更不用说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要改变这种局面,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回到对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上,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决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建立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在运用中加以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另一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以下是关于高中物理的几点学习方法。
1.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等。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以后学习的有关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相对独立解决问题,同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应小而具体,要紧密结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要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击中要害。引人入胜,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学物理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理论总结――实践验证理论。如果要使学生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因素,使同一科学方法多次出现、多次运用。做到自觉地、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学习。教学中要分析每章每节的科学方法因素,在确定知识、能力、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科学方法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感受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应创设诸如实验、讲座、交流、作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科学方法、態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加强实验复习
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录像),看实验(录像)不如讲实验",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考试中,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注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注意电学实验的复习。
3.鼓励学生去自主搜索物理学习资料
对于高中生而言,仅仅学好教学课本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去自主搜索课外学习资料。就学校来说,图书馆是个不错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资源,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来开拓学生的物理视野。
同时,当今世界的科技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尤其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所以,学生可以借助于网络来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网页,来了解当前物理科学领域内重要的信息和资讯,从而提高自身的物理科学素养。再者,学生还可以参与优秀的物理学习论坛,即时提出自己遇到问题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就相关问题和论坛中的朋友开展深入的讨论,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教学思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做更多的服务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