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初升
摘要:由于地区、自然和人文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教育的不平衡,而教育基金会通过社会人士捐赠资金来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的社会团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人。但是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使这些资金的使用可能不会发挥出全部作用。了解建立有效绩效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建立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育基金会;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迅速发展,经济平稳增长。由于一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不同,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同样的也存在地区教育不平衡的状况。有些地方教育落后,贫困学生教育问题堪忧。这些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迫切的需要相关教育资金的支持,例如教育基金会这种归属教育局管辖的社会团体。教育基金会是资助教育公益事业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教育基金会能够接收来自社会的捐款,使用捐款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和学校。近年来教育基金也不断向贫困学生方面倾斜,投放规模相比之前也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教育基金会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教育基金会的财务监督意识明显增强。但是与财政大监督的理念所要求的资金监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贫困学生资金评价机制,全面加强教育基金会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提升教育基金會资金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建立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一)教育基金会对于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使用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育基金会对于资助贫困学生资金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可行的长期的资助贫困生资金激励机制,帮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去向和帮助贫困学生的绩效没有真正的联系,看不到帮助贫困学生的资金的真正价值,也不方便考虑是否进一步资助这个学生,还是资助其他学生。甚至部分思想觉悟不高的家庭和学生会出现“越扶越贫”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扶贫的效率,也损害了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利益,白白占了教育基金会资助的基金的份额,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很不公平。
(二)贫困生资助资金分配不够规范,分配资金的因素不够合理
相对来说,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分配方式并不规范,限制了资金的科学分配,分配资金的因素对现在的实际条件来说可能并不是很合理。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发放很大程度上是靠学生的申报项目来考虑是否发放资金。关于资助资金的发放,基本是靠基数法,但是基数法最大的问题是并不能与申请学生的贫困程度相对应,尽管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采取因素法发放资金,但是由于实施时间不算长,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因素的确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受帮助的学生可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三)建立资助贫困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建立贫困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是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教育基金会来说,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而资金有限的时候,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处理好贫困学生资助和地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客观反映资助资金支出的有效性,只有通过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追踪,才能真正了解资金的使用是否物有所值。只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有效信息,增加教育扶贫支出的透明性和紧迫性。
(四)建立资助贫困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是完善教育资金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几年有关媒体对于教育基金会的报道,使教育基金会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公众和社会的关注。建立合理的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就可以提高对贫困学生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促进资金支出的规范化、科学化,也能够加强对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同时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后,绩效评价的结果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公众和社会公布,实现资金支出的外部监督,更加有利于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支出管理。也便于以后资助贫困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
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评估需要确定科学、系统、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是否合理关系到评估活动能否有效的开展,以及评估结果能否得到外界的认可,教育基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整个基金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原则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影响该评价机制的结果能够被外界接受以及对教育基金会运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设计资助贫困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中,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保持设计的评估指标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平衡。
(二)综合性原则
教育基金会在设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设计指标既要做到完整全面,能覆盖大部分方面,但是又要避免设计的指标过于复杂繁琐。在设计资助贫困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时候不仅要反应基金会对资金使用管理某一方面的内容,更要反应资金综合治理的客观效果,满足外部对教育基金会监督的需要。
(三)可行性原则
在设计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评估目标的客观条件,以及这些指标在实践操作上的可行性。设计的指标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避免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减少评估的困难,从而能够客观的完成评估目标,并且能够使评估的结果得到外界的认同。同时为了方便与其他教育基金会之间的绩效比较,应该选取最常用,且方便获取的,便于比较的综合性可行的指标。
(四)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设计教育基金会对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评估指标的时候,既要注重定性指标,也要注重定量指标,更要注意让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有机结合。定量指标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但是,它并不容易从整体性和关联性中获取相关需要的信息。而定性指标是只能用理性分析和感性判断来表示,主观性较强,往往造成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确保贫困学生使用资金绩效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要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评估过程中既要重视定量指标的应用来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又要尽可能对定性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来避免定量化评估中的随意性。endprint
(五)动态性调整原则
社会总是在动态变化中,贫困学生的资金发放情况也是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指标体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动态调整,即指标体系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更新性。教育基金会建立的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应随着实际的变化而调整,使评价系统指标体系有良好的适应性,评价的结果可信度更高,能够更好的被公众和社会所接受。
三、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对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
教育基金会建立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就是为了提高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使用效率。由于目前缺乏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即使该评价到最后开始实施,也会因为缺乏经验而考虑的不是那么全面,所以要在使用的过程不断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发挥募集资金的最大效用,使教育基金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反馈系统,不断修正资助贫困学生使用资金绩效评估体系的指标
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检测评价机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教育基金会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教育基金会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把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出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将失误降到最低,因此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系统是教育基金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建立资助贫困学生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育基金的管理使用效益
通过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将资金的管理以及使用和资金的分配挂钩,可以促进有关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使资金能够更好的帮助到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二)有利于增强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的科学使用和管理
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改变资金使用过程的不良风气。教育基金会通过接受他人捐赠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给公众和社会一个良好的反馈,从而促进公众对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增加公众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的支持,使资金实现科学使用和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新强.卢茜.扶贫资金绩效评估机制研究[J].管理觀察,2000(8).
[2]张少春.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2-23.
[3]姚玲珍.工程项目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1.
(作者单位:天台县教育基金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