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积明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高中生物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改革效果也比较显著。但是,高中课业繁多,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在注重素质培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顺利升入高校深造。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考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34-01
目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开始步入改革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如果考试能力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以及学习成绩的高低。从根本上来说,考试能力的培养理应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离开考试能力的提升,空谈素质教育,将会贻误学生的一生。因此,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也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一、考试能力分析
考试能力,说到底就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考试,并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或者超常发挥,从而取得满意成绩的能力。这种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包含在素质教育内涵之中的。如果学生考试能力低下,那么素质教育的效果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展现,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教学创新成果等,也无法得到有效检验。从根本上来说,考试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其素质教育的外显表达。考试能力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种是实力,一种是心态。其中实力是基础,心态是关键。高中生面临高考和进一步深造的压力,只有具备较强的开始能力与良好的应试心态,才能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并在高中素质培养基础上,谋取更好的未来自身与职业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平时学习,提升实力基础
仟何实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平时的努力学习,只有通過平时的努力学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实力的获得就是一句空话。生物学科的学习亦是如此。因此,教师需特别引导学生们注意上好每一堂课,注重每堂课课前的预习工作,注重每堂课上老师的精彩讲解,注重每堂课后的自主复习和自我检测,靠平时的踏实努力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教师在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时,如果利用挂图、模型、标本、PPT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生理感官,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如上《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时,提到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笔者用PPT给学生展示离心机的图片、离心的原理等,因为学校根本没有离心机。讲线粒体、叶绿体这两个重要细胞器时,先用模型介绍其结构,再用PPT展示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认识这两细胞器的内部结构,学起来就简单多了。学完细胞器,就直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再一次强调这两个细胞器的重要性。把所有细胞器都讲完,再次用PPT展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边看图,边带领学生总结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最后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我们学到的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其余学生拿出草稿纸自己画,及时进行课堂检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这部分试题做错的极少。
(二)掌握考试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考试方法指的是在考场上的应对方法。正确的方法是,拿到考卷后,不要急于答题,要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应该填写的重要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好,并要检查一遍进行确认。其次,将整张试卷快速浏览一遍,对考试的时间、试题的数目、每题的分值、试卷的页码、大致的难易度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当监考老师宣布可以答题时,迅速进入答题状态,根据自己刚才的判断,按照试题的基本顺序,由易到难地进行解答。并且根据试题的分值分配必要的答题时间,如果当一道试题超出了自己分配的时间,仍然毫无头绪时,就要及时调整答题思路,先把这道题放一放,进入下一道试题的解答,莫因一道试题占用过多的时间,影响了整张试卷的解答。现在都是机器阅卷,所以基本解答完试题后,一定要将选择题的答案用规定的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涂卡时要注意试题的顺序,争一取一遍成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交卷前最重要的一步是进行检查。一查卷头是否填写准确;二查是否有漏题米答;三查答题卡是否已涂完。这一步十分重要,需要格外重视。解题能力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尤其理化生更是如此。理科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通过解答大量的试题练出来的。当然,做大量的试题并非是让学生盲目地陷入题海大战中去,而是根据高考的趋势和特点,选择十分接近高考试题的题目进行练习。只有这样的练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们真正的考试能力。笔者认为,近十年来的高考真题要重视起来,这些试题都是高考专家命制的,比起一般的模拟试题更加权威、更加科学,更能让学生提前适应高考。
(三)科学调整心态,以寻常心客服焦虑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的心态非常关键,甚至能直接决定着学生原有实力的临场发挥。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平时学习相当不错,但是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如果深究背后的原因,应试的心态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对考试抱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期望,不要过分受家长、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影响,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学科水平,可能达到的目标,不能把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容易令人陷入考试焦虑中。对于考试的结果,也最好不要去想,因为那是考试以后的事情。每个人面对一些大型的考试,都会感到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警惕性,不至于犯下马虎的错误,但是过度的紧张则容易造成过度的考试焦虑甚至慌场。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考场上将自己的正常水平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考试能力与素质教育不是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学业考试,继续进行下一步深造,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雪芬.浅议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81-82.
[2]冉春学.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1):135-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