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祺+黄氏惠
【摘要】该论文主要针对当前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以公共越南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探讨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的课程设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参考,期望对高校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东南亚语种;公共课;公共越南语;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课程《二外越南语会话》项目的课程建设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莫子祺。
【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25-02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而深入,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热也持续升温,不少高校纷纷开设东南亚语种课程,其中不少高校还以第二外语或大学外语的形式让非专业班学生选修东南亚语种课程,我们通常把这类课程统称为“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然而,不少高校在开设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定位不够合理,课程开设的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为此,本文尝试对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以公共越南语课程为例,从课程开设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方面探讨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课程设置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参考,期望对高校开设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当前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设置的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高校开设有多种形式的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供非越语专业班的学生选修,如公共课当中的“大学外语”课程,专业限选课当中的“第二外语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当中的公共东南亚语种选修课程,周课时为2-4课时不等。有的学校甚至以兴趣班的形式开设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周课时则更少,仅为2-3课时/周。总的来说,这些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总课时和周课时都太少,导致最终无法达到最终的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
一些高校为了方便教学管理,将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与大学英语或相应的英语课程等同开设,这产生了很多棘手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将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放在大学外语模块里同大学英语课程一同开设,每周都是4课时,仅开设2个学期,这导致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课时量远远不够;有的高校则将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与专业行业英语课程一同开设,每周5或6节课,开设2或3个学期,这又导致专业行业英语课程的课时过多,而能够胜任专业行业英语课程的老师远远不够,在教师排课及教学效果方面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其实,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与大学英语课程的起点不同,二者的课程设置也应该有所不同。就目前中国而言,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一般是在学生进入高校才开始选修和学习的,因此公共东南亚语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零起点”的外语。而英语课程则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截至高考结束、上大学时,学生已经学英语至少12年了,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起点相对比较高,学生学习大学英语早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也因此,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的课程设置不应该与大学英语混为一同,而应该有所区别。
此外,就目前的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开设情况而言,除了学时学分不足、无法实现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以外,笔者还发现,不少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课程定位不够科学,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合適的教材,教学要求也不高,导致教学过程相对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一般。很多学生一般是先图个新鲜,后期则是敷衍了事,只求修够学分即可,而任课教师则是“按部就班、上满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量”了事。这导致绝大部分学生学完之后就不了了之,最后真正掌握和运用该门外语的学生极少。
二、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设置应该有明确的课程开设目标及其相应的学时学分
开设一门课程,就要注意定好该门课程应该达到的总体目标,同时要注意考虑达到该总体目标所需要的总课时、学分、周课时和学期分配课时等。对于“零起点”的一门东南亚语种课程来讲,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最基本的也要包括最基本的发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要求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对话,此外还要基本了解语言对象国的国情概况、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其实这也是非专业班学生学习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最基本教学目标和最低教学要求。而想要达到这个最基本教学目标和最低教学要求,所需要的教学课时量也应该相对较多,以“5课时/周X16周X4学期=320课时”或者“6课时/周X16周X3学期=288课时”为宜,如果只开设2个学期,那么周课时也应该至少达到8课时。然而,实际上,当前许多高校的公共东南亚语种课时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有的高校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只开设1或2个学期,每周课时却只有3或4课时。以“开设学期为2个学期、周课时为4课时”的公共越南语课程为例,共计只有4课时/周X16周X2学期=128课时。试想,对于“零起点”的一门外语来讲,学生在128节课的课时里面能学到多少内容呢?况且学习对象还是非专业班学生!许多高校的越南语专业班学生仅第一学期《越南语语音》课程的总课时量就达到144节,却仍有不少学生学不好越南语的发音。如此看来,非专业班学生的128课时或许刚够“入门”,要么学生刚学会发音、拼音,开始入门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句型就没有课时了,就不了了之了;要么连音都还发不好,不会拼读,无法流畅地朗读简单句,更别说基本的日常对话了。可见,对于“零起点”的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来讲,学习课时太少的话实在是难以达到上述的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最基本教学目标和最低教学要求。
笔者认为,如果针对大三要出国留学的非专业班学生,其二外东南亚语种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为:在基本掌握该语种语音的基础上,学生还应该学会该语种的基本句型、基本语法,扩充尽可能多的基本词汇,同时还要基本掌握该语言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技能和初级运用能力。此外,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也应该逐步加深对该语言对象国基本概况和基本国情的了解。而从课程设置来看,二外东南亚语种语课程应该开设3个学期,每周6课时为宜,至少也应该达到每周5课时。而如果针对不需要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其大学外语中的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应该以5课时/周X16周X3学期=240课时为宜,至少也应该达到4课时/周X16周X3学期=192课时或6课时/周X16周X2学期=192课时。如果总课时少过此标准的话,或许将无法达到预定的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了。endprint
三、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应该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
开设一门课程,而且不仅应该有针对一整门课程的课程开设目标,还应该有其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针对每(下转35页)(上接25页)一课书的大目标和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小目标。
对于非专业班学生而言,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的每一课书、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其具体的、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二外越南语会话》课程为例,该门课程开设2个学期,每学期只开设仅此一门越南语课程,此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相关的越南语课程了。而如前所述,针对非专业班的越南语会话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该为:让学生应该学会越南语的基本句型、基本语法,扩充尽可能多的基本词汇,同时还要基本掌握越南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技能和初级运用能力,此外还应该逐步加深学生对越南基本概况和基本国情的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施达到这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编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每一课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而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内容也都要设计有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很多时候甚至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设计有其特殊的用意。然后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最終达到该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
以笔者编著的越南语会话教材《实用越南语会话教程(上)》[1]
第4课为例,情景对话1的教学内容为教师询问学生的家乡概况,其教学目标就在于让学生基本掌握关于询问家乡、介绍家乡的情景对话,学会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家乡怎么样,远不远,平时怎么回家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家乡,要花多久和花多少时间,家乡都有些什么特产,等等。而情景对话2为越南朋友邀请中国留学生去其家乡游玩的对话,其设计的目的更多在于让学生了解:越南的节假日放假情况,越南的一些历史古都、历史知识,越南学生平时一般怎么上学、怎么回家乡,甚至包括中国留学生在越南留学的时候一般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对于该情景对话的教学,不一定要求学生都会说,而更多需要任课教师恰当给学生补充讲解会话当中所包含的实际知识点和相关课外知识。再如该教材当中的课文部分,有的课文要求学生在学完之后,要能够参照课文范文介绍自己的实际情况,那就需要进行“读—写—背—演”的短文综合训练[2];有的课文则更多是为了给学生扩充越南某方面、某领域的文化知识或实际知识,只要求学生能够熟读、了解内容即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开设大学公共东南亚语种课程,就要有其明确的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个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课程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实现该课程目标所需要的相应学时学分,而任课教师则需要认真选择恰当的教材,需要考虑每一课书、每一个教学环节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通过这些合理的课程定位、课程设置,通过每一课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大小教学目标组合起来,最终才能达到该门课程的课程开设目标和教学目标,从而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东南亚语种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永贵、陈媛媛.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44):118.
[2]黄铮.二外越南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37):107.
[3]宋亮.越南语作为独立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现状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1):124.
[4]张婕.越南语在广西高职院校开展二外教学的定位与出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47.
[5]蓝婷.对高职院校二外越南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5(1):234.
[6]莫子祺编著.实用越南语口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9、68-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