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上开出的花朵永远绽放

2017-09-29 22:09郭俊英
文史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版画山西创作

郭俊英

我十分喜欢父亲创作的那幅套色木刻版画《矮杆牵牛》,画面上的牵牛花既普通又高雅,既质朴又淡雅,尤其以版画形式表现,构图疏朗有致,刀法刚劲有力,丛丛簇簇的牵牛花显得凝重而灵动,看着,让人心里掠过一丝触动,想到蓬勃的生命活力,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父亲郭肖晨,高级工艺美术师,1930年出生在忻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91年至2002年担任民革山西省委直属二轻支部主委。年幼时,家里为供他上学,省吃俭用,靠全家仅有的余粮卖钱,甚至捡羊粪卖钱供他读书。他从小聪慧好学、酷爱画画,从看老乡们彩绘炕围子开始学习绘画。1949年太原解放后,他来到太原,有幸与我国现代版画开拓者、著名版画艺术家力群先生相见、相识,从其学习作画,从此走上艺术之路。为了提高绘画和创作水平,他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这为他的艺术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和美术创作工作,先后在《山西画报》《山西文艺》《火花》《天龙画报》《山西日报》《农民画报》等报刊从事美术编辑,任《山西妇女》《山西工艺美术》等刊物副主编。在从事美术编辑的同时,他坚持艺术创作,留下丰硕成果,在山西美术界赢得声誉,先后被聘为山西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山西黄河画院副院长、秘书长。直到1988年离休,他依然坚持创作,刀刻笔耕不辍。

2016年2月,父亲因病溘然离世,从发病到去世仅仅22天,给我们留下无限遗憾。为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也为父亲用心血和真情创作的珍贵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保存,广泛传播,我开始整理父亲的画作手稿,收集发表在报刊和被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希望早日匯集齐全父亲的主要作品,正式出版发行。

父亲为艺术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毕生。他一生从事美术工作,创作作品种类繁多,硕果累累,尤以版画见长,留下了许多在美术界和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作品。他的版画作品被誉为“木板上开出的花朵”。

从我记事起,父亲总是出差,他走遍了山西的各个角落,大小城市和村庄。为创作刘胡兰、白求恩组画,父亲去文水、大寨、五台孙岩口等地深入体验生活,有时下乡写生一去就是好几年。

父亲创作的作品,来源于现实社会,具有时代性;来源于人民群众,真切反映了社会基层生活图景。众多作品是对各个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如《刘胡兰》木刻组画中有《坚决不回去》《送情报》等多幅写实画面,刀法纯熟,形象生动,让被毛主席赞誉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英雄形象,“活”在了版画上,“活”在了人们心里。木刻《周恩来同志在重庆审阅新华日报》,以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在重庆工作、战斗的历史为题材,再现了伟人风采,使人们观后对周总理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木刻《丰收》作为歌颂大寨人民的组画之一,描绘了喜获丰收后的欢乐场面,体现了大寨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作品先后在《美术》《人民画报》发表,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中国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收藏,由中共中央对外文化委员会推荐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芬兰、英国、柬埔寨等国家巡回展出。

20世纪60至70年代,父亲创作了较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基层社会生活的作品,如木刻《走访群众》《大队饲养员》《收麦去》《女兽医》《教授与农民》《两代羊工》《个人养老院》《病房之晨》《碾场》《秋天牧歌》《送饭》等;年画《供销社下乡》《工人托儿所》《科学家在田间》;连环画《退婚》《嫁》等。这些作品,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真实再现了当时农村和城市基层一线的火热生活、意气风发的社会风貌及和纯真质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今天看来,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那个时代激情燃烧、艰苦创业的壮丽图景,再现了当年人们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时代风貌。

父亲热爱生养他的这片热土,对三晋大地倾注了真挚的感情。1991年,他有了一个大想法:创作一部反映山西厚重历史文化、璀璨文明古迹的全景图。记得那些年父亲常说,我们山西有数不胜数的地上文物和古建筑,都是民族瑰宝,如果能从冰天雪地长城脚下的慈云寺画起,到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的娘子关落笔,勾勒出一幅山西历史文化览胜图,也就了却了他一生的宿愿。没多久,父亲和张荫林、李亨两位画家共同策划、创作《三晋览胜图》。他们历尽3个春秋,徒步考察,收集素材,足迹踏遍山西100多个县市,一路画了120余处景点,入画庙宇竟达150余座,在他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完成了作品。《三晋览胜图》可谓“缩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萃集山西地面文物,展现三晋古文明风采的中国工笔画鸿篇巨制。画卷高0.66厘米,长120米,出版后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最长出版物”,成为宣传山西文物古迹的精品巨画和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礼品之一。2000年邮电部将《三晋览胜图》中的“太原八景”出版明信片一套,在全国发行。完成这幅巨作后,父亲和两位画家没有停留休息,又接着构思、创作反映山西民间风俗的作品,在共同讨论研究后,由张荫林先生执笔写出了长卷《三晋民俗图》草稿,多次邀请我省著名艺术家研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亲笔题写:“三晋民俗图”。直到病危,父亲仍牵挂着《三晋民俗图》的创作,对艺术愿景殷殷在怀。

父亲对绘画艺术的爱,用倾心投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曾跟一起工作的同仁聊过一件趣事:离家工作多年后,家乡的老姐姐仅知道弟弟在省里文化部门工作。有一年,姐姐到省城探亲,看到弟弟伏在一张简陋的工作台前,用各种刻刀在图板上苦苦研索,汗珠浸润的脸上满是粉尘木屑。老姐姐心疼不已,说:“唉,闹了半天这就是文化,还是跟我回家吧,咱不做这个文化了,回去随便做点啥,也能让你吃上拨鱼子油糕。”父亲听了由衷地笑了。他有着对艺术的深爱,甘心为此付出,身体再苦再累,内心如饮甘饴。在记忆深处,父亲手拿刻刀在图板上刻画,那精神专注的样子,已成定格。

父亲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源于他对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祖国对山西乡土的热爱。他被称为“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心的艺术家”,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方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在画板上刻录历史和社会,讴歌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讴歌社会主义和普通农民。他把爱心真情用一幅幅画面来表达。

望着墙上挂着的父亲用他那有力而灵巧的大手刻出的版画《矮杆牵牛》,我又细细品味出生命活力和向往美好的意蕴,仿佛我和父亲在说话。父亲走了,但他留下来的那些作品,那些“木板上开出的花朵”,将永远绽放。endprint

猜你喜欢
版画山西创作
版画作品选登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Jazz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