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化申+庄宏军
[ 摘 要] 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作为一名基层技术骨干,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技能和技术素养。这种技能和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有一定数量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和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支撑。本文从阐述“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双师型”教师 ; 能力素质 ;途径措施
【分类号】G715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创新,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机械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师而言,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方法要领,让学生学会操作,而且还应让学生了解掌握机床设备、工夹量具等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工艺规程等诸方面的知识技能。况且实际操作本身也包含有很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实操示范(可先讲解后示范,亦可边讲解边示范),而且还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一般组织实施方法是:教师现场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按照分组实操练习,练习时教师到各工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再集中学生进行统一讲解示范。通过这样反复练习,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此时专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既是理论课教师,又是实践课教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从字面上来讲,应解释为既能上理论课,又能上实践课的教师。这种解释笔者认为是比较肤浅的,“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应更丰富、更广泛、更富有新意。对其内涵的解释和理解也是见仁见智。
目前为止,对“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还没有任何一个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定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根据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关教育部门以及高教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给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
几种观点:一曰“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技术等级证。同时拥有这两证的教师即可认定为“双师型”。换言之,“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是要有双证。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有了双证并不一定就是双师。强调证书,会误导教师为拿证而考证,况且假证满天飞,不具含金量。这样可能会导致教师花钱买证,而忽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本末倒置。二曰“双能”,即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教师即为“双师型”。笔者认为,具备了“双能”但不一定就是“双师”,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双师型”教师绝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三曰“双职称”,既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具备这两个职称的教师即可称为“双师型”。四曰“双来源”,既教师的来源。这种观点不同于前三种观点,前三种观点是对教师个体而言,这种观点是对师资队伍而言。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笔者认为“双师型”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对个体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除了规定的任职资格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社交和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二是从整体师资队伍来说,既有专任教师,又有外聘或兼职教师;既有侧重于理论教学的,又有侧重于实践教学的;既有来自高校的,又有来自工矿企业的。
“双师型”其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是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提出的。在用法上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用来界定职业教育队伍中的一部分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主要是对这部分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第二种是用来界定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称为“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是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总体结构要求。无论对“双师型”教师个体,还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双师型”概念,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既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更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要充满爱,使之成为学生的表率和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讓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有时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可能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2.较高的能力素质
对教师而言,要想使学生得到“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打铁需要自身硬。不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都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更应如此。一般来说,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学术能力等。
(1)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复杂,语言仍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活动大多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对学生性格、情操的陶冶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应注意语言的锤炼,讲究语言艺术,做到语言生动、形象、简明、准确、有韵味。教师语言逻辑性强,能把学生的思路理得有条不紊;语言生动形象,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语言简洁明了,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语言有韵味,才会抑扬顿挫。相反,如果教师语言逻辑混乱,没有条理,则会把学生的思路搅乱;语言平淡无奇,则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语言啰嗦,则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欲掌握语言艺术,教师在课外需下一番苦功方能做到。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语言大师!
(2)教学组织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课程标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和每堂课,采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课堂上要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形成互动,科学分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得当,适时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旺盛的求知欲。
(3)实际动手能力
“双师型”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高超的专业技能,即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无论是数控实训(数车、数铣)、金工实习(冷加工、热加工)、电加工(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型),还是模具成型、拆装等课程,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如果教师不具备过硬的实际技能,学生是不可能掌握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实际动手能力对实践教学的教师来讲,相当于理论教学教师的讲、演、画、态等教学基本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练成,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要达到操作熟练,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程度,仅靠工作时间是不够的,需在课外下一番苦功才行。
(4)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与其他专业不同,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企业、行业管理能力外,还应具备与企业、行业人员进行沟通、协調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以便于学生毕业后与企业、行业的接轨,满足任职需要。另外,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机械工程专业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实习实训以及认识实习等,也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
三、“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提高的途径和措施
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
培训是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的有效方法。学校应搞好顶层设计,把“双师型”教师培训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制订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配套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科研等单位参观见学或带薪学习,并结合实践教学课程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习基地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另外,还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当客座教师,对本单位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传授专业技能和技巧,使专业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技能水平。
充分发挥在职教师优势,进行自我培训,互补培养。光华学院的教师来源渠道广泛,既有大学毕业生、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也有其它院校的退休教师和工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等,既有专任教师,也有外聘教师。多渠道的教师来源各有千秋,要善于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活动,新老互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青年教师拜技能高、能力强的老教师为师,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实施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操作技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经常开展以提高双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教学研讨活动,从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那里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从有过企业工程技术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那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风格;从实践经验丰富的实习实验教师那里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方法和传授专业技能的心得等。我校开展的理论课教师到实验教学中心讲实践课,两年轮岗一次的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不仅是提高理论课教师实际技能的好方法,更是一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好渠道。
2.充分发挥企业和校外实习培训基地的作用,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企业和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广阔天地,教师在那里大有可为。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活动,来提高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多给教师生产实践和指导实习实验的机会,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逐步转变为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实现一专多能,达到“双师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常抓不懈。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双师型”教师,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如聘请国内、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等给教师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也可请本校的教学专家或教学名师以讲座或学术报告的形式给教师做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结合培养方案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开展教师说课、课件制作与应用等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还可采用双向听课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即开展由教学名师、教学督导和相关教师等参加的听说课教学活动。先由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或“说课”等,课后由主讲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组织、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重点、难点进行小结,以此来学习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是组织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督导听查课,并及时进行点评和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或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指导,帮助授课人提高教学能力。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召唤和需要“双师型”教师,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为了鼓励教师尽快成为“双师型”,多出“双师型”,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应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把“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要求转化为教师自觉的、具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原动力,拴心留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精神激励外,还应注重物质激励。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相关大赛,按获奖情况给予奖励。把到国内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多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以开阔其视野,增长其才干,营造尊重“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在“双师型”教师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对其内涵理解不一的情况下,应按教育部对“双师素质”提出的建议并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 常化申(1962—),男,汉,山东省济宁市人,长春光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本科学历,单位:长春光华学院,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