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7-09-28 16:37曾悟稀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德育渗透英语教学

曾悟稀

摘要: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在道德理论上给予学生相应的启示。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要依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进行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上的教育。教师要充分体会教材中德育的精神,并以自己的方式正面直接的传达给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本文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措施做出了相应的阐述,旨在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理念性的改观,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关键词:德育渗透;英语教学;新课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初中英语是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承上启下的一个学习环节。然而直到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这个重中之重的环节上仍存在着不少误区,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农村,老师们重视最多的往往是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却往往忽略其道德教育这条主线,教学成果的好坏姑且不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弊端却使得学生在人际关系上极度淡漠,身心无法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有效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倡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应运而生。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1)在我国现今的教育发展下,德育是教育过程中被忽略的盲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也不例外的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人的潜力巨大,人本管理更是强调不依靠外力,只借助人性解放、权力民主管理来激发管理对象的内在潜力。可是在我国德育管理的过程中人们并没有实现对“人价值”的理解,更没有落实“人管理”,这种由思想上的不重视已经严重的阻碍了“人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知识的传输列为其次,这才有利于学生高素质文化的养成。

(2)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父母的期望和关注较高,在家里处于呼风唤雨的地位。正是由于父母和长辈的这种过度溺爱,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处于低下水平且大多数生活习惯较为恶劣。这从很多方面展示了我国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道德教育的失败及现下学生精神生活的空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传授,还应该在语言技能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培養,情感培养的方法多样,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中取得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与提示,使学生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克服困难能力的提升。

(3)现行的学校德育管理,教师的评价与奖惩往往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很少施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只注重教师劳动的结果性,而忽略过程,这使得评价与奖惩缺乏合理性和人文性;第二,对学生的评价及奖赏机制单一,缺乏民主。现下的学校在评价奖励中采用的模式主要是班主任评价模式,往往是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完美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一无是处”的错误理念,这样就使得部分德育成绩差的学生有了不豁达的心理,在德育学习中产生挫败感,缺乏荣誉感,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1)我国传统的德育管理对象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对象,而是具有情感的、具有思想的、具有生活性的人,所以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也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之中完成的。教育工作者在德育教育对象心目中的形象往往直接影响到德育学习的效果,也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工作效率。然而现存的德育模式使得德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只懂得教育学生,而忽略了自身的言行,没有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更不能做到以身作则,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动下,转向家教或一对一的德育教育模式,以此来获得自身经济的提高。此外,德育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也是现阶段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自我的模范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以免思想未发育成熟的学生进行学习与模仿。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标准的英语来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关怀,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英语表达一些基本的情绪和想法。

(2)对英语教材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寻其中有关于道德教育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师关于思想品质方面的启发。在课本讲述真实案例时,教师要利用现实中真实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高层思想人文的修养的重要性。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学习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老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可利用之物,用优雅的举止,风趣的谈吐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不自觉的进入角色。比如有的老师喜欢将表演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充当演员,将教学内容植入到表演的过程里;再比如根据知识点找寻相关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这样的效果必定比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强行记忆教材有效得多。相关的教学模式多不胜数,不过融洽的师生关系模式能让学习更有效,也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却是不容置疑的。

(3)师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可是传统教育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无法摆正这种关系,最常见的问题是就是没有良好的沟通,不知道彼此的需求点。所以,正确的交流首先应建立在一个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之上,有了关系做铺垫,良好的教学过程更容易实现。英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没有排斥和厌恶的情绪,从而更好的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下,优秀的英语老师们需要自发主动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里,充分了解学生的习惯,掌握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学习方面的各种细节问题并不断挖掘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只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的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给予,而不是当做一种考试目的进行填鸭式讲授,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晓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张家口师专学报, 2013(11).

[2]陈燎.对加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微[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3(12).

[3]穆延芬.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学理论,2012(3)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德育渗透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