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丽
“未来学校行动研究”是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由刘坚教授提出并任首席专家,由“我们”工作室实施,目标是创办有未来的学校,宗旨是以研究推动教育变革。目前,“我们”工作室已梳理出可操作、可复制、可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协同化治理、实践性研究、生长型课程、分享式学习、多元化发展等五大核心系统。
“我们”工作室
未来学校课程的特点
开放性、多元化的课程,是未来学校课程的特点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需要具备更多技能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合作协作能力等成为所必需的核心能力。知识、技能、品格和元学习构成了未来学校课程的四个维度,每一个维度的达成不能仅仅依托教材,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知识与生活、与实践的联合与链接。
个性化、丰富可选择的课程是未来学校课程建设的大方向。这是未来学校课程的第二个特点。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需要契合学生个体的认知、性格、情绪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孩子们选择,更有利于他们成长,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当孩子一旦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好比装上了自主前行的发动机。
融合整合,也是未来学校课程主要特征。以往的分科教学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当我们将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时,不能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用以往相互割裂的课程结构进行教学,应由“蜂窝煤式”课程体系走向“井水式”,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实现学科之间信息技术的融合。
未来学校课程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育人目标,不断生长、延展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生长型课程”。在课程建构中,我们按国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提炼出“做一个‘受欢迎有力量的人”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中“受欢迎”指向必备品格,“有力量”指向关键能力。“受欢迎”(必备品质)涵盖同理心、责任心、爱国心三要素,“有力量”(关键能力)涵盖学习力、理解力、生长力三要素。围绕6个核心要素,我们细化为12个关键词:诚信,仁爱;担当,奉献;明理,友善;健康,向上;思考,创造;沟通,合作。
生长型课程具有拓展性,各学科适当拓展课程是对国标基础课程的补充。其课程目标在于拓展孩子的知识宽度,提升孩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科的需要不同,课程内容也不同,如语文拓展的有阅读课程(绘本和主题阅读),经典诵读,演讲与口才等;数学有游戏和思维发展;科学有小牛顿操作等创客课程。
引导教师将国标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关联。将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纳入到这个课程建设圈里面,围绕育人目标,指向学生核心要素,不断向外生长、延展,从而形成未来学校课程(即生长型课程)体系。
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实施的主体不同,分为班级综合实践课程和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的需求,分别建立综合实践课程:一年级入学课程,侧重习惯培养;二年级规则课程,强化规则意识;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重点是经典文化的学习;四年级责任课程,结合十岁课程培养责任意识;五年级红色课程,凸显革命传统教育;六年级毕业课程,着力感恩情怀的激发。各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的茶课程、国防教育课程、节日课程、家长课程等。从课程内容来看,各综合实践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学科知识的再建构,有的侧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把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有的把品格培养放在课程的首位。但无论侧重哪一方面的课程学习,都是从年级实际出发,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引的研究性学习。
以四年级的水课程为例,该课程按场景不同设计有五个模块,分别是自来水厂、水库、河、长江及大海。从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域面貌、水的循环、水域地理、水的作用、历史故事、水的污染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每一模块的活动都有猜想假说→分析求证→自我校准→提升元认知的四个课时。第一课为室内课程,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基本的猜想,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为室外课程,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员、分析推理等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自我校准。第四课时为室内课程,学生在猜想与验证结果的不一致中,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修正,提高元认知。而这一课程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孩子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会搜集资料,学会思考与分析、探究等。
综合实践课程因任教老师、班级学生、家长和社会资源的不同,每年又会生长出新的课程内容。如五年级的红色课程,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逐步深入,成为学校的经典课程。第一年主要以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为主,如了解历史,写游学日记,主持、分享等,在一定程度上还仅是学科课程的一部分;第二年的课程内容涉及到让孩子参与到课程前期的准备,如PK旅行社,小组合作与分工,礼仪与队长管理培训分享,课程实施中,将语文课、安全课、数学课、地理课、体育课、班会课融为一体,课程结束的分享中内容进一步多元,不再是日记,包括清单和账目,反思与收获,家长感言,漫画记旅行等,这一课程有了学科的融合,更具有综合实践课程的特征;第三年课程实施中根据班级教育的需求,以“家校合作”为侧重点,以“爸爸去哪儿”為主题,引领家校走向深度合作。
通过兴趣课程、职业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
在芬兰等国家,兴趣与能力课程是国家必修课。兴趣课程最能契合学生的需求,张扬孩子的个性。根据开发课程主体的不同,兴趣课程包括教师特色课程、学生社团课程,社会引进课程等。教师特色课程由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开发,面向全体学生招募感兴趣的学员,如踏板舞、民族舞、书法、绘画等课程;学生社团课程则是有特长和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自己组建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向全校倡议,号召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同伴参与,学校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魔方社团、棋艺、攀岩、丑小鸭剧团等社团课程。而社会引进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学校又无相应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时,面向社会招募的课程,如家长课程等。在所有兴趣课程中有培养孩子艺术修养的,也有提升孩子生活能力的,如刺绣;还有……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在兴趣与爱中不断生发、生长,张扬着孩子的个性。endprint
教育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会发生。如果孩子没有真切的体验,就不会“感同身受”。我们发现课程体系中同理心课程开发较少,决定以“职业体验课程”为突破口来发展孩子的同心理。职业体验课程贯穿于学校的大型活动中,如运动会入场仪式中的职业扮演,“六一”活动中的各行各业的职业讲堂、职业岗位体验,平时班级活动中的家长职业规划课等。
又如“十年树人”大型生涯体验课程,让孩子在两天里体验到小升初、初升中、中升高,及高考、大学学习、毕业找工作等十年时段的生活,经历喜悦与悲伤,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从而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经历,重新找准自己的成长目标。而在这样的体验课程中,孩子不仅学会重新审视自己,也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主题融合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课程建设上,一味的做加法是没有出路的,课程整合是大势所趋。融合课程着眼于“全人”的培养,以课程之间知识的一个关联,用一个模块化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多学科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的融合。这种主题融合课程的学习过程与芬兰“现象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以语文教材为蓝本,将语文按照内容分块重新架构成几个主题,结合这些主题内容,将数学、科学、音乐等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教学。这样一来,这一段之间内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各科学习,使得学习立体化,也使得深度学习成为可能。如“小水滴旅行记”主题融合课程中,以《小水滴去旅行》的童话故事为线索,语文教材为依托,整合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小雨滴》《雪地里的小画家》《项链》等三篇课文的学习,同时穿插了美术《雨滴的家》、音乐《淘气的小雨滴》、律动《大雨小雨》、体育游戏及数学中数的组成、时间等知识。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各学科的知识,也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循环过程,而在一个主题中,孩子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学习中的作品创设了一间情境教室,孩子们在情境中表现自己,与人交往,口语表达,其乐融融;有的孩子还主动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知识,如水的力量、蒸汽的运用等,老师也创造性地挖掘了新的课程内容《洪水来了》的生命教育课程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开启了全方位的合作之旅。
主题融合的课程内容从哪儿来?一方面以现行语文、数学等国标课程为基础,找到其中知识的关联,进行融合。另一方面,生活是最生动的课程,如开学初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认知,成长的需要,开设《开学了》主题课程,让孩子在这一课程中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生活,亲近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交新朋友等。其三,大自然是永恒的课程,如《我的动物朋友》主题课程,《植物王国》主题课程,让孩子走进自然,了解世界。其四,引导孩子走进历史,也可以成为主题课程的内容,如《轻叩诗歌的大门》《走进童话世界》等主题课程,让孩子在了解历史中,传承文化经典。在各种主题课程中,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从而最终走向创造。
开发空间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实现“撞见学习”
随着课程内容的开放、多元,可选择,未来学校里的学习空间也应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的变革,承担起育人的作用。学习空间不仅仅是对课程的支持,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如多功能分区的学习教室里,不仅有可灵活变形的课桌,方便组合讨论;也有孩子们喜欢的阅读一角,课间饭后,孩子们或坐或倚或趴在地毯上阅读成为一景;有实验操作的乐园,科学实验小器材,或实验说明等就放在乐园里,孩子们随手就能去触摸,随时能去探索;还有棋艺园、信息园等,随时随地满足孩子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而这些园地里的约定、规则、方法等无时不发挥着课程的作用,教会孩子如何自律,如何学习,如何合作与自我改进。又如走廊里的创客空间,放着各种各样的小学具,实验物品,也有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作品,依托创客空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项目活动,如“如何让纸飞机飞得更远”的竞赛,又如“如何让纸桥也能承受更重的压力”等,让创造成为可能,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与创新,习得创造性思维。还有走廊里的生命通道,向孩子讲述着在各种困难、危险及自然灾害面前如何帮助自己及他人。校园主干道上的交通通道,模拟红绿灯、斑马线、让行、禁行等,走廊里的陽光书吧,经典文化等都成为了课程的一部分,让孩子时时处处都能产生学习过程。
生长型课程体系中,课程是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课程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的共同生长,促进学生素养和教师课程观念的不断发展。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和改良的过程。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采取何种价值判断,课程建设都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多元化、选择性、融合整合”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营养的课程。
(作者简介:王昌胜“我们”工作室核心成员,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骨干成员,市教育先进工作者,曾担任10余年中小学校长,现任湖北原点教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 周小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