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
【摘 要】差生严重影响教学成绩整体提升,探讨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急切关心的问题。数学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方面主要在于忽视学生兴趣,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备课不深,辅导不落实造成问题累积,因备课不深,教学中学生缺乏生活感知而学习枯燥乏味影响学习效果。针对问题,培养兴趣,精心备课、分层要求、培养好习惯,加强辅导、加强家校联系是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差生 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差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智育水平固有差异。 二是“家庭环境造就人”。三是来自学校方面,大班化教学模式,班额六七十人,教师纵有三头六臂,想照顾差生也回天乏术。四是教师教学艺术也影响着学生成长。本文重点从教师教育角度探究差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一、 差生形成原因
(一) 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L·罗恩·哈伯德认为:教育必须从使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着手,这是进行教育的不可逾越的第一步。数学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过程,又是情感交流过程和智能培育过程。因此,只有在热烈的情感交流、兴奋地探求、积极地求知气氛中,使教与学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重视,不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以情引趣,由情导知;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照本宣科,就教材教教材。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枯燥无味,最终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二) 违背学生认识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原则。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教学超越学生认识水平,导致学生学习产生分化,这是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教学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生活实践感知。教学不提供较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缺乏实物依托、缺少具体事物感知的情况下,把结论硬塞给学生,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因而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应该结合实物教具,充分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了解物体的面、棱、顶点等特征,可实际教学中,有老师直接讲述,让学生读记特点,学生缺乏实物感知,学习就很困难。
2、 以成人思维对待学生,揠苗助长。主要表现:学情把握不准,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拔高要求,结果学生无法达标,严重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备课不深入,是差生形成的根本性原因。具体表现:
1、 备课粗放,甚至课前“临时抱佛脚”。现实中,有老师抱着“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本教案书”进课堂,讲什么,怎么讲,课前完全心中无数,教师上课时根本没心思关注学生,即便是优生,也可能似懂非懂,更别说中差生。
2、 贪多求快,忽略实效。有教师片面认为:快节奏大密度就是高效课堂。多数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教学不同步。因此 一堂课仅有少数思维活跃的优等生回应,大多数学生只能成配角,结论大多在教师强“塞”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不少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习受到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差生就随之產生。
3、 复习铺垫差,抓不准新知生长点。在教学新知前设计恰当的复习引入题,或创设情境,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有利于减缓学习新知的难度,促进知识正向迁移。但是,有的老师抓不住知识的生长点,铺垫不当或忽视旧知铺垫,阻碍了学生获取新知识,造成新旧知识脱节,致使中下学生学习困难。
4、 个别辅导不到位,问题累积。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在正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较容易地掌握较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否则,学习会困难。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对学生己存在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未及时清理,导致旧帐未清又欠新帐, 最后,问题累积,这是导致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综上,形成差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中某些失误和不当造成。针对上述问题,改进课堂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差生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化差生对策
(一)“亲其师则信其道”,尊重和接纳差生,是学生产生学习愿望的前提。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怕遭冷落,渴望 “以诚相待”。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比如,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情感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会最强,教学效果会最佳。
(二)精心备课,精讲多练,是转化差生的关键。备课时,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讲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学生模仿性学习的机会。精心设计习题,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进程。教学方法上,特别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例如,在讲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长(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等,尽量让学生数一数、摸一摸,量一量……学生多操作,增强感性认识。
(三)分层要求,减轻负担,让学生远离“题海”,快乐学习。作业题量要适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分层次,不搞一刀切。既设计中差生必须掌握的基础题,又安排优生需“跳一跳,才能摘到桃”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重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
(四)培养良好习惯 ,注重帮辅。良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做到:(1)上课专心,认真听讲。(2)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把握学生学习状态。(3)独立按质按量完成作业,书写认真(4)不耻下问,向同学、老师请教。还可以通过“学生结对子,一帮一”、教师个别辅导等活动,加强差生辅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