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锋
摘要: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当体现在数学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评价等环节,使得教学过程切实与分层要求相符合,能夠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分组分层教学法还在于一种学习潜力的挖掘,通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来对学生知识面进行拓宽。本文就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分组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应用
中国分类号:G633.6
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同时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教学法的选择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切实与学生学习状态相符合,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由于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因此这一教学法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分组分层的基本原则
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需要把握基本的分组分层原则,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分组分层可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与滞后生三个层次,其中优等生是学习能力较为突出的一类学生,且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中等生则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思维水平都处于中间水平,需要教师从旁指导,至于滞后生则是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一类学生,对应的成绩也相对较差。具体层次划分过程中可按照20%、50%和30%的比例对优等生、中等生和滞后生进行划分,这就形成了对应的学习小组。这一分组原则的优势在于能够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达到平衡整个教学过程的目的,避免学生自卑学习心理的出现,加之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对于数学教学质量是重要的保障。
二、分组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面向全体和两头兼顾的原则导向下,完成学生层次分类后需要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及具体教学要求相吻合,旨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整体知识结构。在能力和思维的基本教学导向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相吻合,并将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各教学环节当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分层可表现为了解与感受、理解与内化和掌握与探索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有着一定差异性。比如在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教学时,优等生除了需要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外还应当能够利用公式寻找复杂三角函数问题的解决路径,而中等生则需要理解公式推导并能够在公式指导下分析综合三角函数变换问题,至于滞后生则需要在牢记公式的基础上学会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便可。
2.课堂教学层次化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更多的表现为教和学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分层分组教学的重要性就突出体现在对学生双边活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教师的备课环节需要切实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中等生视为教学的基准,并且需要兼顾优等生和滞后生的学习需求,本着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课堂教学,在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处理好各教学层次之间的落差。无论是知识点运用、新知识讲授还是题型变换都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以此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滞后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而中等生则需要完成教材中的思考习题,至于拓展和探究类题型则可由优等生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一层次的教学,教师的从旁指导都不可缺少,并控制好不同阶段与层次的教学节奏,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学习任务层次化
在数学学习任务分配方面也应当依据实际的小组划分来突出学习任务的层次性,这对于学习效果提升和学习目的实现至关重要。在优等生的学习任务布置方面就可以相对偏难些,通过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力,这是对优等生学习优势的一种突出。中等生和滞后生在学习任务布置方面就应当以基础知识训练为主,通过对知识难易程度的控制处理好中等生与滞后生之间的能力对比,从基础知识强化方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从旁指导不可缺少,这是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困难,并指导学生寻找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对数学教学效果的综合优化过程。
4.课后作业层次化
多层次习题的布置也是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所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课后作业的层次化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这其中就涉及到三类作业的布置,即基础性作业、基础作业和运用型作业的结合以及基础作业与探究型作业的结合。滞后学生通过完成基础性作业实现对习题的综合感知,而中等生则在基础作业和综合作业中训练自我解题能力,至于优等生则也需要一定的基础作业训练,并借助探究和拓展型作业实现对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课后作业分层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既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同时也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作业布置,杜绝作业抄袭问题的产生,这对于教学效果是重要的保证。
综上所述,从现有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的实践过程不难分析,这一教学法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对应学习方法,于分组分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后的数学课程教学中,需要从教学评测等阶段更好地探讨分组分层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薛玲余,刘卫强.新课标下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3(12).
[2] 李 瑞 杰 . 分 组 分 层 教 学 法 在 高 中 数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 J ] . 河 南 教 育 (中旬),2010(6).
[3] 沈宇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