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明
微博上的一段视频近日引发舆论关注。在福建南平光泽高速收费站,货车驾驶员单手持卡伸向收费员,两人双手只间隔几厘米,谁也不愿往前伸,僵持近1分钟。9月26日,福建高速公路公司称,此前收费员曾多次起身接卡,但驾驶员故意捉弄收费员,让她拿不到通行卡。
如果只看视频,恐怕网友更多地会指责收费员,因为她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服务态度,而且舆论对公路收费和收费站这些年有微词,所以出现不利于收费员的评论在所难免。但是随着后续新闻的出现,这起事件很快发生了反转,绝大多数网民开始指责涉事司机:“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这司机人品有问题。”“作为收费员,平时被语言捉弄的时候我们就不说了,被摸手的时候我们说什么了?”
冲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但并非所有的“冲突”都具备这种功能。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机,拍下身边的不平事,发到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些甚至成为舆论热点,评论转发过万。但其中也不乏掩盖自身错误,人为裁剪事实片段,误导舆论,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这样一来,“冲突”刚被曝光时恐
还不是事实的全部。一旦蒙蔽了公众的眼睛,必将造成舆论风向的暂时错位。
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的舆论监督格局已发生变化,由少数几家权威媒体发布消息,行使舆论监督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媒体不再是唯一的舆论监督主体,网民也获得了相应的监督权,社交媒体的方兴未艾使网民的监督权力在强化,而形成舆论热点的成本则更低。但与此同时,他们缺少严肃媒体处理新闻事件的能力和出以公心的态度。在这个收费站事件中,视频拍摄的角度显然来自涉事货车。僵持之前发生了什么,僵持是如何结束的,我们无从得知。
如果监督主体有意回避一些事情,这样的“舆论监督”越多,反而越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好转。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如果舆论参与者的权力不断扩大,但行使权力的能力和履行相应义务的意愿没有相应提升,就会导致舆论的错位和失真。这是近年来诸多新闻事件反转的重要原因。
匡正舆论事件,只靠个体网民提高觉悟,期待他们以良好的自律形式既监督别人也监督自己,显然并不现实。而围观者普遍也是抱着“吃瓜心理”,除非事关其切身利益,否则也很难理性发言。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的权威媒体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对于热点舆论事件及早进行客观、认真、深入的调查,让事件真相尽快浮出水面,降低舆论争论的社会危害程度。如果我们的传统媒体把自己看家本领丢掉了,一味抢眼球抢时效抢热点,是不是也是在为舆论反转推波助澜呢?▲
(作者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