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小说叙事的抒情性“基因”

2017-09-28 17:02:50孙仁歌
文艺评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抒情性叙事学抒情

○孙仁歌

也谈中国小说叙事的抒情性“基因”

○孙仁歌

每每谈及小说叙事抑或叙事学,往往容易被西方叙事学巨无霸强势置于“失语”状态,尤其谈及中国小说叙事形态,较之西方排山倒海之势的叙事学研究成果,不免感到理屈词穷,似乎不走以西释中之路,就无话可说了。不过,只要转换一种思路,以中释中,以中国自身拥有的传统叙事理论去释读汉语小说叙事形态的抒情性传统抑或“基因”,还是有话可说,还是拥有一种语境的自信与满足。

曾研读过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世骧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韩进廉的《中国小说美学史》以及童庆炳的单篇论文《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等等,都是阐释中国小说叙事始于抒情性“基因”的重要资源。

杨义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中国小说的抒情性“基因”,但杨义在书中阐释中国叙事学的起源乃至文化渊源时,也绕不开歌舞礼乐以及《诗经》《楚辞》等本土文化传承。在谈到“叙事”就是“序事”时,作者特别指出:“此时所谓‘序事’,表示的乃是礼乐仪式上的安排,非今日特指的讲故事,但已经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和顺序了。”①此说虽然没有把抒情传统纳入其中,但实际上也在证明一个事实,中国小说的叙事起源,的确与抒情传统息息相关。

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以翔实的材料阐释了传统文学对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作用及意义,认为传统文体渗入小说,诗骚对于中国小说影响之大,尤其明清小说以及“五四”时期的小说,要么引录大量诗词渲染其中,要么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特别是“五四”时期的小说几乎所有优秀的小说都笼罩着抒情的氛围,无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与否,但“诗骚”与“诗趣”所构成的抒情意味都是中国小说叙事的重要特点之一。可见,抒情之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可谓源远流长,贯穿古今。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中国古典小说之引录大量诗词,自有其美学功能,不能一概抹煞,倘若吟诗者不得不吟,且吟得合乎人物性格禀赋,则不但不是赘疣,还有利于小说氛围的渲染与人物性格的刻画。”②王瑶先生著有《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一书,书中也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郁达夫、废名、艾芜、沈从文、萧红、孙犁等人对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的现象,在他们的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里,饱含抒情性的叙事形态比比皆是,可以加以印证的小说文本不胜枚举。

或许,中国小说叙事与抒情结缘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中国一代代文论学人的认知体系里,早已构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无论是从说事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小说叙事的胚胎抑或根源,恐怕都不能绕开“诗骚”其里这个事实。韩进廉在《中国小说美学史》一书中指出:“小说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始终受着‘诗骚’传统的影响,使小说思维呈现出诗化的流变态势,以致在唐代出现了刻意追求诗意的传奇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更产生了浪漫抒情小说。”③任何国度的小说文本的诞生无疑都会受其本国所处时代的语境制约,完全不受本国一时一地语境制约的文学是没有的,即便有也一定是那种闭门造车的产物,无关社会乃至读者之痛痒。谈及中国小说叙事社会的文化语境,就不能不研究国人的生活习俗、说话和行为方式以及诗词歌赋的抒情渗透,韩进廉就把历史散文作为小说“本根”的寄生地,他认为“词赋虽然不是小说的直接源头,但它先于小说产生以致早在汉代就趋于鼎盛,它那虚构故事情节的叙事框架,对客体的精细描绘,不可能不对小说文体施加影响”④。的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不同时期的历史散文,对中国小说叙事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渗透过程,是无需争论的。否则,中国后世小说不会产生那么多璀璨夺目的意境小说和诗的小说。

陈世骧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似乎就以一种不容驳辨的语言向世界坦言:中国文学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离不开抒情传统的赓续与丰富,是抒情传统成就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就是抒情史,中国古典文学是如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岂能与抒情传统绝缘?当然,陈世骧强调的是抒情性作品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属于强势,并没有直接阐释中国小说叙事的抒情形态,不过,他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充分肯定与理性阐释,其实也呼应了另一个学术观点:抒情即中国文学之观念。童庆炳在《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一文中,就从审美的角度旗帜鲜明地断言:中国文学观念以抒情为主。此文论据翔实细密,论证客观有力,逻辑严密无水,虽不是专著却胜是专著,读后给人一种安抚而又信服的感觉。

童庆炳从《诗经》《尚书》以及《春秋左传正义》等典籍依次展开,以精当严密的文字阐释了“诗言志,歌咏言,声依乐,律和声”对于中国文学的渗透与传承,抒情性与叙事性作品的接轨仍以情字当先,即便明清以降小说、戏曲作品开始兴盛,但小说、戏曲仍然摆脱不了抒情其里的事实。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演变中,抒情为上一直是叙事的核心,即一个“情”字贯穿故事始终。对此,童庆炳在文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表面上看,似乎离开了抒情传统,转向了叙事方面,其实也不尽然。就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作品而言,仍然贯穿着中国的独特的抒情传统。”⑤这倒也是事实。从唐宋元传奇话本及明清戏曲、小说,无论是《玄怪录》《五代史平话》《隋唐志传》,还是四大古典章回小说乃至现当代小说中某些追求浪漫诗意审美理想的小说代表作,都洋溢着挥之不去的抒情传统。可见,把抒情视为中国小说叙事的“基因”并非想当然,如童庆炳所说:“这就是说明了中国戏曲讲故事为表,以抒发情感为里。”⑥他还以《红楼梦》为例,认为“《红楼梦》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地叙述故事”⑦。的确,《红楼梦》所讲述的故事充满悲情色彩,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不尽的感叹和悲情。叙事如歌的例证,在《红楼梦》的叙述文本中比比皆是,即便绕开那些诗词歌赋,就直奔那些纯属讲述的文字,也不乏诗意的基调。

综观中国文学史叙事性作品,讲故事只是一种手法,而传播思想情感乃至审美情趣才是讲故事的动机乃至根本目的所在,所以把故事视为抒情的载体,是有理有据的,并非空穴来风。即便放眼世界文学的叙事学研究,也不排斥叙事与抒情的相辅相成、互补交替的原理。在论及文学的本质之种种经典论断中,托尔斯泰就不容争辩地把情感视为文学的本质。不管你接受不接受这个论断,情感之于文学俨然氨基酸之于生命,不可或缺。尽管中西方文学观念有异,但讲故事受情感因素驱动的规律是个普遍真理。只是中国文学的抒情强势一直骑在叙事的肩头吆五喝六,无论是曹雪芹讲《红楼梦》、罗贯中讲《三国演义》还是施耐庵讲《水浒》、吴承恩讲《西游记》等等,都受抒情观念的驱动与诱惑,叙事常常是为抒情的叙事,即为情而叙。可以说中国古典小说抒情浓于故事,即便现当代叙事性作品的抒情观念日趋淡化,但诗性的、浪漫的、饱含意境的小说文本,也不胜枚举,下面不妨列举几例略加印证。

鲁迅的小说作品一直被冠以国民批判性及其立人主题,但这种严肃的文学精神及其主题思想并不能掩盖其小说叙事形态的抒情观念渗透。《伤逝》正是一篇饱含抒情色彩的小说。小说一开头就是以抒情入事的,既是悲情的基调,又是诗意的话语组合,整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就像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始终都是在歌唱故事,而不是一般性地在讲故事,《伤逝》可谓既是抒情的小说,又是诗意的小说,小说的叙事方式及其话语组合完全被诗化了、抒情化了,如果以分行的形式组合,即便冠以抒情性的叙事诗,也并不荒唐。或许,《伤逝》这篇小说的悲情故事,就比较适合以抒情的方式叙述、以诗意的话语渲染,如此,小说的主题思想才能得以更加激情而又给力的表现。不过,以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论,可以说鲁迅的每一篇小说都不乏抒情的基因,即便《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以及《孔乙己》等等,写作之初的动机及其叙事过程中都饱含着一种抒情的内在驱动,否则,都文将不文。

现代文学史上,除鲁迅之外,小说叙事饱含抒情意味的还有沈从文、郁达夫、废名等小说家的小说文本示范。沈从文的《边城》就被一些研究者不由分说冠以“意境小说”,各种以意境为理论背景的《边城》说,自然离不开抒情这个核心观念。郁达夫及其小说《沉沦》一度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创始人以及优秀代表作,尽管争议多多,但似乎谁也否定不了郁达夫小说文本中的浪漫情怀与抒情形态,悲鸣也好,颓废也罢,都从叙事中漫溢着一种极其性情自我的诗意性特征。废名的小说被后世研究者置于生命感伤体验的语境中加以评析,却也阐释得入情入理逼着你与之苟同。许多评论家把诗化的、意境的、审美的等等溢美之词都给了废名的小说文本,似乎中国的现代小说都可以戴上一顶叙事为表抒情为里的花翎冠。

无疑,中国现代小说的浪漫主义一派,不单中国文学观念延伸使然,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与渍染,这并不因为文学观念来自于模仿的基因,而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格格不入,从某种理论上说,中西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一定的共时性,如果说有所区别,一是来自农耕文明的浪漫,一是来自海洋文明的浪漫,而来自海洋文明的浪漫覆盖的面积更广泛,也更具有渗透力。

说到底,文学是有根之本,有源之水,如果中国文学缺失抒情的基础及其传统,无论西方浪漫主义如何巨无霸,也难以成就中国式的浪漫主义文学尤其小说文本的抒情形态,应该说,抒情性“基因”决定了中国式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汉语言以及汉文化情结,也印证了鲁迅的那句名言:“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流出来的都是血。”的确,从中国的喷泉、血管流出来的东西,自然都是中国的水和血。

中国小说叙事的抒情传承血统也然。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1页。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③④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第15页。

⑤⑥⑦童庆炳《中西文学观念差异论》[J],《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1期,第63页,第63页,第64页。

安徽省2017年度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批号:sk2017A049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抒情性叙事学抒情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简论抒情体
“臆断”所指非李渤
考试周刊(2016年97期)2016-12-26 15:48:30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20:40
纪实摄影的抒情性
数码摄影(2016年9期)2016-10-13 03:17:40
新中国十七年版画之抒情性表达方式的意义
『双阳』抒情十八大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