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2017-09-28 06:19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体育

林 琳

(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 福建 厦门 361024)

福建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林 琳

(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 福建 厦门 361024)

通过对福建省18所本科普通高校健美操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福建省本科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健美操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足,课外指导和教学评价环节中的科学性欠缺,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单一,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等问题。为提高健美操教学的质量,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创新健美操教学的模式;应优化设置健美操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健美操运动在高校的更好开设与发展。

福建;普通高校;健美操;问题;创新

作为一项有氧运动项目,健美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健、力、美为特征,以塑造形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为主要目标,加上其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健美操课程不仅促进大学生身体耐力、力量及协调性的基本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有良好的帮助。由于开展健美操教学和活动受时间、地点和健身器材的制约较小,所以成为各高校体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受到了广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喜爱,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热点项目。如何正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传统的健美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促进健美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福建省18所本科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就健美操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对高校体育部分管领导、教师和上课的学生进行了访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将18所本科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健美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调查表明,我省高校的健美操教学模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标准化,镜面和背面结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重复练习,没有主动的接受知识。缺乏课外指导的健美操课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练习的自主性随着课程教学的深入就减少,进而影响健美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说来,当前我省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健美操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足

调查显示,当前我省本科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主要是采取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形式,理论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见表1),55.6%的高校有2个学时,而44.4%的高校没有健美操的理论课。原因是在课程计划的设置时认为公共体育课为是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并且课程教学学时数较少,为完成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和健美操的套路教学,只能减少理论教学。而理论课程的不足,一方面学生无法全面认识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点、学习目标和锻炼价值,进而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难以结合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征,将高校体育教学同健康教育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单纯为了上体育课而学健美操,不利于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课上缺乏相应理论知识的指导,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健美操学练的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表1 18所本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理论课开设情况

2.2 缺少课外指导

调查显示,由于一学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课时数在32-36学时,这其中包括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一般和专项身体素质、专业课程教学和期末考核等,教师能够进行健美操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练的效果监测不足。在访谈中有61%学生反映,在选择上健美操课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但是上课后发现学习任务重、训练难度大,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了健美操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尤其是学生想在课外巩固知识或者开展自我练习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不能很好的开展课外自我练习和提升。

2.3 教学方式与方法较单一

调查表明(表2),目前我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主要是教师采取镜面和背面示范法,学生进行模仿和训练;此外有66.7%的高校采用了学生分小组练习;有27.8%的高校采用了教学助手的教学方法协助老师课堂教学。综合来看,我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教学方法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1]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利于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性。

表2 18所本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健美操课堂教学方法情况

2.4 教学评价环节不够客观

由于健美操的特殊性,量化程度较低,在评定时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时,会有主观性,不同教师之间的考核标准容易出现偏差,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环节的热情,发挥学生在健美操课堂上主观能动性。

调查显示,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评价工作中,91%的高校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的终结评价,即通过期末一次性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健美操项目学习成果的评价依据。但在教学实践中,不排除有的学生学习刻苦、训练有素,但在考核中紧张或者身体上的不适造成发挥失常,导致健美操期末考核成绩不理想,甚至影响到期末总成绩的高低以及个人奖学金的领取问题。所以,一次性的终结评价方式,可能会最终影响到学生对于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长久保持。

此外,现有的健美操教学制定的评价依据过于标准化,基本都是以健美操项目的最终考试评分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而且缺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在健美操课堂上难以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达到教学要求,会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上的缺失。

2.5 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我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在数量上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近年来,由于受到高效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在校生数量呈现出倍数式的增长,但是高校健美操教师的数量和性别比例却没有实现相应的增长,尤其是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健美操课程基本都是学生自主选课,导致女生成为健美操课堂人员结构的主要构成,而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从事健美操教学的男教师极为缺乏,女教师会因为年龄的增长,难以适应节奏感强、运动量大的健美操教学,这就形成了学生学习需求增大、教学任务变重同教师数量不足之间的反差。有的高校在学校教师发展建设进程中过分强调高学历,使得很多新教师的教学经验缺乏,对健美操专业的教学能力存在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健美操教师没有开展网络健美操教育的意识,导致在课下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进而制约了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的有效创新策略

3.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高校设置健美操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健美操教学的传统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正确发挥引导职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的参与到健美操教学活动中来。[2]同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在健美操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可以利用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新的角色,并通过辅导、答疑、解惑[3],同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和运动情绪;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多加强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懂得如何在团队内部同其他队员的对话与协作,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协调性发展。

3.2 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与标准。高校健美操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各项教学管理活动的系统性开展,提高健美操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4]。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应当将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即弱化健美操竞技性教学,而是要着眼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增强健康教育的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健美操兴趣、体育情感和个性化素质的养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康观,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和体育思维能力。例如,参考国内外近年来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目标,至少应当涉及运动技能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并且将这5项目标深入贯彻和落实到健美操教学的实践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美操教学目标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充分契合,实现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3.3 创新健美操教学的模式

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选取成套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健美操教学同学校具体情况和地域特色的充分结合,使得健美操教学缺乏新意,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健美操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时,要有针对性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适应高校健美操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反馈,将学生的练习和考试进行录像,相互进行判断,找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将分层,分组,教学小助手等教学方法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以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健身理念的学习为主,做到对学生健美操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充分适应与满足,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3.4 健美操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

根据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首先开设理论课程,让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强化,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编成一套适合健美操课堂的准备活动,进行配乐练习,将最基本的步伐融入到准备活动中,形成成套的动作。选择时代感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如街舞健美操、拉丁舞健美操、爵士健美操等特色鲜明的有氧运动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使现有的高校健美操课程内容体系更加完善、实用和科学,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健美操兴趣,促进学生运动素质逐步提高。

3.5 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在校大学生不是健美操运动的专业运动员,主要是以健心、健身为主要为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应当加大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比重,构建合理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健美操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的不断改进,正确合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以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并引导学生在健美操课堂上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5],增加团队的队形变化考核,既要考察学生的上课学习态度,学习前后的进步幅度,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要考察课后锻炼的主动性和团队学习的创造性等[6]实现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的多维度和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健美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6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面对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高校需要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对健美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健美操教学的实际需求,持续性增加健美操教学的投入,创建良好的健美操教学环境。教师是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负责教学目标的制度、教学任务的落实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所以各高校必须首先保证健美操教师的数量和性别比例,将健美操教学的师生比调整到合理状态。同时,高校要重视健美操教师综合教育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健美操教学方面的教学技能和指导技巧,积极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能。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应在加强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健美操教学的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以教师积极引导为指导,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优化设置健美操教学内容,建立形成性和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健美操课程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胡兆晖.吉林省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

[2]王英英.论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与个性化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5).

[3]康雷,闫涛,赵娜,张立杰.普通高校健美操课教学问题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9,(43).

[4]郑秋梅.健美操运动中的心理训练问题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健美操队和专选组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3).

[5]李雁.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健美操课程学习评价现状与发展对策[J].搏击(体育论坛),2013,(05).

[6]杜峰,李倩,周红兵.健美操运动员节奏的实验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G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31-02

林琳(1976.4—),女,汉族,福建厦门人,硕士,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体育课体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课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6体育年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