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阳 李红娟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非计算机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的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规则,我国教育部门正加大力度对非计算机类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从现阶段非计算机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研究了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更好的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善,并提出了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非计算机教学 教学改革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23-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进入了互联信息化时代,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非计算机类教学的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所谓非计算机类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打破在传统观念里,非计算机类教学主要通过单一的授课形式,通过书本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式。不得不说这样确实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但长期下去学生会逐渐失去的学习的兴趣。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计算机类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轻松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的到精神上的休息,另一方面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各大院校有必要加强对非计算机类教学的改革,力求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非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意义
通过对各大院校非计算机类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主要都是通过教师提前备课,将该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整理成模块化的形式,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说对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确实具有明显的效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非计算机类教学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改革创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为主,这也就要求各大院校非计算机类教学不能一味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应该加强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意识的建设,相关执教人员应当打破自身老旧的教学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自身的教学态度。在教学方法的制定上,可以多联系互联网背景知识,将丰富的网络元素添加到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增添教学工作的乐趣,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力求做到以愉快式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
二、非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改善非计算机类教学缺乏实践性的现状
一般来说,在大学之前,各大初高中几乎不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一方面因为学生年纪尚小对于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差,一旦走出课堂个人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家长认为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对于宝贵时间的浪费,家长的不理解也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为改善非计算机类教学缺乏实践性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家长、学生和教师同时进行思想意识教育,只有让他们意识到实践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得非计算机类实践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2.更新非计算机类教学的主体内容,增强与现实的联系性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于非计算机类教学主要注重理论内容,而忽视了与现实工作和生活的联系性。这样的教学现状造成的最明显结果,就是课程与实际产生了脱节情况。我们期望中非计算机类教学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为将来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而脱节现象的产生,使得我国的非计算机类教学工作变成了“绣花枕头”,学生空具备一身专业知识,但没办法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可以说这也从根本上对教学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为了我国非计算机类教学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正加大力度对教学与实践进行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力求做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3.增强非计算机类教学工作的合理性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非计算机类教学采取的都是理想化教育。我们默认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就能够将知识很好的理解,并可以在日后需要的时候自由的使用。但如果对这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仅仅能接受一部分的知识,且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使用,很快他们便将所学忘得一干二净。为了更好的改善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的现状,制定更为合理的非计算机类教学方式,力求在课堂期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记忆所学知识。
三、非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尊重教学本身的专业特征,对课程进行针对性设置
非计算机类教学本身具备严谨性和繁琐性等特点,论趣味性和简单程度肯定会比艺术类课程少得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不得不更加重视这一类课程自身的专业特征为其量身定做最适合的教学方案。一般来说为了提高趣味性,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增添新型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或者通过视频教学等方式对教学课件进行演示。这样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为教学工作增添不少的趣味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来安排非计算机类教学的内容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差异性。因此为了紧跟新课改的脚步,非计算机类教学工作的安排,应当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个人特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侧面体现。非计算机类教学因其自身具备极高的可塑性,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变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也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工作开展的可能性。
3.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适应非计算机类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应该对教师的整体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教师不光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也要具备良好的个人魅力好个人行为习惯,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的行为举止和处事方法进行模仿,这也就要求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事准则是否符合教师身份另外也需要对教师进行非计算机类教学思想的创新培养,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保证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非计算机类教学的改革对于学习氛围的建设和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非计算机类教学因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常常不能与其他学科使用同等的约束条件,而该教育本身又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我们不可能不对该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学生是未来社会能够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原动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完善非计算机类教学工作的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非计算机类教学工作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吴玲玲,张杰.高校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4):212.
[2]刘海鸥,郭海霞.论非计算机专业《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9):277-277.
[3]陈连锁,高阳.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维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2,10(4):63-65.
[4]李子龙.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239.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