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案导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2017-09-27 05:34黄轶群
新课程·教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化学策略

黄轶群

摘 要:导学案的定义并非预习方案,跟教案也有一定的区别,也不同于教案,是一整套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学案导学模式,主要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出一套更完善、更科学、更有针对性,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方案。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化学;策略

导学案的质量直接与课堂的教学质量挂钩。因此,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教学过程严格按照“编写导学案—运用导学案—理性分析—总结反思”这些步骤去开展,巧妙发挥导学案的教学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化学知识的可接受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编写导学案所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堂引入学案导学模式,旨在全面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导学案主要包含:专业知识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总结等,化学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教学时不难发现,有的教学内容一个课时根本无法讲完,有的甚至还需要好几个课时。例如,在教学“金属化合物”“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内容时,这类章节知识点繁而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开展。基于此,化學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为每一章节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

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到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针对知识点巧设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探究、总结等步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相关问题设计得不宜过多、过杂,问题难度要有坡度、有缓度,另外,问题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所得,有所进步。

3.参与化原则

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化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例如,引入科学优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喧宾夺主”,少讲、精讲,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率地学习。

4.方法化原则

古语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教授给学生相关获取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有效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5.层次化原则

化学知识点繁多而杂乱,知识难度分为多个层次。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点由浅到深,有坡度地进行教授,实现学生思维阶梯式发展。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课堂的简单应用

学案导学模式在化学课堂的应用,重点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在于学生怎么学。教师应当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习什么重点”“怎样学”等问题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

1.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的核心:学生能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自主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化学教师在布置学生任务时,应当给学生规定学习范围,讲解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如,在教学“金属钠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趣味性的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一个绑一小块金属钠的玩具,放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并且改变实验名称“愤怒的玩具”,明显的实验现象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规定学习范围,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根据现象进行思考,自主解析疑惑,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2.合作能力

单个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化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中合作、在学习中交流。

例如,在研究“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溶液会变黑”时,学生刚观察到这个现象不能马上认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实验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首先,教师将公式写在画板上:(1)5Cu+H2SO4(浓)=3CuSO4+Cu2S↓+4H2O (2)Cu2S+2H2SO4(浓)=CuSO4+CuS↓+SO2↑+2H2O (3)Cu2S+2H2SO4(浓)=CuSO4+SO2↑+S↓+2H2O将相关实验材料和器材分发给学生,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各司其职、合力来检验心中的疑问,最后得出结论。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入学案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当遵循编写原则,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更完善、科学的教学之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丁浩.高三化学复习中导学案编制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学,2011(8).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化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