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红
【摘要】利他行为是一种个体自发的、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是一种高尚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网络传媒的发展,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利他行为的培养遇到了危机,对我国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更是提出了挑战。笔者通过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界定及影响因素的探析与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进行梳理,并根据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针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少年儿童 利他行为 培养困境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47-02
利他行为是人们在互动中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社会行为[1]。利他行为的发展状况是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少年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在与少年儿童的接触中发现,少年儿童出现唯我独大、自私自利、不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倾向。因此,试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培养遇到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是少年儿童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1.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利他行为”有许多的论述。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西方的《圣经》里也说:“凡是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3]由此可见,爱而无私,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的行为才是君子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要求的。
在古代,“利他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要求,自孔德提出利他行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的学者对利他行为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各学术界对利他行为的内涵界定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学者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把利他行为界定为一种不期望日后有所回报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笔者认为,利他行为是发自内心深处自愿的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具有不求精神与物质回报的特征,同时利他行为是利他者主观主动的,是经过理性考虑的、并不是被人强迫的行为。虽然利他行为并不要求利他者侵害自身的利益,但有些利他行为还是会让利他者的某些个人利益有所损失。
2.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少年儿童自身的利他认知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利他认知是利他行为产生的前提,没有对利他规范的把握及真实利他情境的体验,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利他行为[4]。而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普遍低,是非观念较弱,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也没有形成很好的利他认知,因而少年儿童也就难以产生利他行为。
(2)少年儿童所处的學校、家庭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的作用。教师、父母的利他观念及利他行为对少年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父母、同伴实际的利他行为会给少年儿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提到利他行为,并付出实际行动,少年儿童看得多了,也会模仿学习教师的行为,父母的影响亦是如此。当然若教师的行为是与利他行为相违背的,少年儿童也会模仿学习到,不利于其利他行为的发生。
(3)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
现在少年儿童的娱乐多数是以手机、电脑为主,看视频打游戏已是常态,但这些视频游戏里传播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少年儿童无法判断好坏,会不自觉的模仿自己喜爱的人物的行为,少年儿童将这些好的、坏的、自私的甚至是损人不利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作为自己的利他导向,阻碍了其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探析
1.少年儿童利他对象的选择维度小
少年儿童的年龄较小,生活能力还弱,认知水平也较低,平时所接触的人群有限。他们利他行为的对象多数是在熟悉的环境中针对熟悉的人,可选择的范围小[5]。在学校中,他们的利他行为多数是帮助老师拿拿东西、整理整理桌子,帮助同学值日、借同学文具;在家庭中,他们的利他行为多为帮助父母倒垃圾、扫地等琐碎家务事。虽然这类利他行为在少年儿童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达不到提高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目的。不仅不能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还弱化了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多为淡漠,甚至冷眼旁观。
2.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利益目的性过强
因为当代少年儿童多数还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及隔代长辈对独生子女过度保护和娇宠,使被娇生惯养长大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愿帮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同伴或平时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过的同伴,并且大多数少年儿童不愿帮助对自己无利的求助者,即使发生了利他行为,效果也比较差。
有时,父母和教师通常会用物质奖励、表扬来强化少年儿童的利他行为。虽然这些奖励促进了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发生频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少年儿童为了得到大人的表扬奖励,有的少年儿童甚至会在老师、家长面前表演,积极地帮助他人,但这利他行为带有过强的利益目的性,并不是发自少年儿童内心的行为。一旦老师、父母不再给予儿童这样或那样的表扬奖励时,儿童的这种利他行为也会随着消失。
3.少年儿童利他行为具有盲目从众性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表明自身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不全面,导致对家长、教师和同伴的依赖性过强,会受到家长、教师、同伴的影响,往往会以他人的价值标准进行利他行为,盲目跟从。在进行利他行为时,考虑得较多的是自己身边的人是否也进行了这种利他行为,是不是跟别人的利他行为是一样的,而不是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帮助求助者。
有的少年儿童还会在看到同伴进行了某种利他行为后,也要跟从同伴,以此来体现自己跟他们是一样的,不是异类,融入群体,维持与同伴间的友谊。这样,少年儿童进行的利他行为并不算是少年儿童的真实意愿,只是机械地跟从大多数人的行为。
三、应对少年儿童利他行为培养困境的对策探析
1.营造良好的社会利他环境
少年儿童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因而,组织社会活动,可提升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社会层面的分享、互动、助人以及捐赠等利他活动,扩大少年儿童接触除了熟人之外的人群的机会,使其利他对象的范围有一定的扩大,不再局限于熟悉的人群之中,在实践中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开办“游戏小组”的经验,尝试发挥社区的能动力量,在社区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利他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感人小插曲远比那空洞的说服教育效果明显。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带少年儿童参观福利院、养老院,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的事,并积极地将自己看完的书籍捐赠给他人;带少年儿童参加一些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开展的公益捐赠活动,身临其境这样的善举会给予他们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学会感恩,学会承担社会责任。
2.提高家长、教师的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6]
通过研究表明,家长、教师与少年儿童的接触最多,对其的影响也是最为长久和深远。家长、教师的良好形象若能在利他行为方面起表率示范作用,那影响将会事半功倍。同时,家长、教师也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教育方式,给少年儿童传播的是同一的价值观、道德观,体现最大的教育合力。可开展“家校联动”活动,如亲子活动、家访,使家长、教师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有同一的认识,统一双方的教育观念,尽可能给少年儿童提供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
当然在平常的教育中,家长与教师不能过度的强调进行利他行为的功利性目的,给儿童灌输利他行为是一种对他人有好处,对自身没有明显好处的帮助他人的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不求精神和物质回报的利他观念。
教师和父母运用情景讨论法,遇到问题时,教师和家长要注重启发他们不断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引导少年儿童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有效的促使少年儿童利他认识的发展,并内化为自己本身正确的行为归因,加大在不同情境中利他行为的发生。
3.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利他行为榜样
少年儿童利他行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楷模的学习和模仿完成的[7]。在观察他人行为的同时,形成自己本身的行为准则,因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为其树立良好的利他行为榜样,发挥榜样的深刻作用。教师、父母、同伴都是利他榜样的最佳选择者,在学校中,可设置利他行为的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少年儿童直接获得利他行为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利他行为的发生频率,经常扮演符合社会和组织规范的角色,自然会有更加符合组织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意识和言行,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
同时利用大众传媒的有利作用,给儿童提供具有亲社会行为内容的电视电影,传播正能量,从而全方位、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其利他意识,促进其利他行为的形成。
利他行为的发展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因为各种原因,少年儿童的利他行为培养迎来了一些挑战。当代少年儿童教育应加强其利他行为的培养,并积极地应对利他行为培养中的困境,为少年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巍巍. 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3.
[2][3] 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 论人的天性[M] .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4] 李亚男. 小学高年级学生利他知行冲突及转化策略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2015.
[5] 黄晨. 中小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2015.
[6] 王妍妍.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2016.
[7] 张勇.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200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