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在适应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以及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关爱每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帮助体育院校大一新生尽快度过大学生活适应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 辅导员 新生 适应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05-02
大學新生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和生活这一时期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1]。尤其是在新生军训结束之后,学生们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迷茫心理,他们会感到焦虑、困惑、孤独和失落,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体育院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这段时期里,帮助学生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他们整个大学生活及其后的职业生涯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等,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一、新生适应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目标实现后的迷茫
对于每名大学新生来说,跨入大学校门是他们一直的奋斗目标,学习热情高涨,而当他们实现目标,进入大学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设定新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以及奋斗的方向,从而感到失落或茫然[2]。
2.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许多大学新生并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里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增加要求新生在学习方式、方法上要有所改变然而有些新生仍然抱着中学时代千篇一律的学习方法不放,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2]。
许多学生缺乏科学合理地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获得相对较多的自由时间后,反而不知如何利用和支配,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缺乏奋斗目标,感觉空虚、迷茫,对未来不知何去何从[3]。
在生活上,目前很多新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当来到大学之后,许多生活的上的事情都要独自处理,脱离了父母的照顾让很多同学束手无策。当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不如意之事,一些同学就想家,甚至产生退学回家重新考一个离家较近的学校的想法等[4]。
3.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失望
许多学生在选择学校及专业之时,并没有针对自身的情况以及学校和科系做一番全面细致的分析,或者是分析不准确,很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所选择的专业,入学之后就可能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又不得不继续现有专业的学习,从而导致学业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一部分学生就会采取消极态度来对待从而影响了学习[5]。
二、体育院校新生的主要特点
因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在心理特征和气质性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性格外向开朗、注重感情,集体荣誉感强、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也正是因为这种气质类型使得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约束力较差,容易冲动,部分学生碍于情面不辨原则是非,很容易演变成“哥们”义气诱发不良行为[6]。
在学习氛围方面,由于经常参加训练他们进行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较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和学习欲望较低,文化知识基础薄弱,文化课学习能力较差。容易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专业(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竞技比赛成绩,甚至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从而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挂科率较高[7]。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体育院校的生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生源层次多样,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部分学科类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专业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重视个人利益,缺乏纪律观念,管理难度较大。
三、辅导员应怎样进行指导活动
1.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是是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了解所学专业,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向新生传授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帮助新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尽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8]。
2.关爱每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每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生活习惯和性格上也不一样。辅导员应该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对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建立档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疑惑进行解答。必要时要找学生单独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以班级为主体,组织开展多样的学习文化活动,有益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活动,会让新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宿舍集体,让新生建立起班级的概念。
4.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
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要利用好网络这个阵地,经常走上网络,通过学生发表说说,微信圈,更好地了解学生,指引学生,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与学生交流,传递正能量,发挥网络教育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辅导员,在学生刚进入大学的适应阶段,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加强教育和辅导,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真爱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感动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明. 军队院校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2] 王孝华. 大一新生迷茫心理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1, 29(3):37-39.
[3]丁文勤. 增强大一新生转型教育实效性的“五个三”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2):22-25.
[4] 刘仲平. 大学新生的迷茫心理[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4):108-110.
[5] 张东华. 浅谈大一新生的适应期主要问题及对策[J]. 教书育人, 2010(21):58-59.
[6] 葛见珠, 严海平, 王雁,等. 体育院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及方法创新[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2(5).
[7] 单丹.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干部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 2014.
[8] 谭涛, 柯亚莉.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迷茫的调查及疏导[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3(4):79-81.
作者简介:隋明阳(1991-),男,汉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助教,理学硕士,单位: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