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人与自然互拟现象及其文化背景

2017-09-27 07:14黄沁茗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世说新语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黄沁茗

内容摘要:《世说新语》品题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注重人物美与自然美之间的相互会通、借喻比况。采用这种人与自然互拟的方式来品评人物,除了与魏晋时期人与自然的双重发现有直接原因,更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天人同构,天人合一。

关键词:《世说新语》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世说新语》品题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注重人物美与自然美之间的相互会通、借喻比况。采用这种人与自然互拟的方式来品评人物,是有其深刻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原因的,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与自然同构、同情。

一、人与自然的品题会通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并且人的自觉具有了时代的普遍性,当人们对外发现了自然美,对内又发现了人自身的人格美时,把自然当作和自己具有同等生命人格的对象来观照和欣赏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在品评人物时,魏晋士人常常用自然山水和某种景物形象地比喻人物的美,注重人与自然的互拟。

翻开《世说新语》,我们无不感叹于其中用作品题人物的自然物范围之广、品类之多、意象之美,日月山川,风云雷电,林木禽鸟,珠宝玉石,似乎自然界中的一切美好的景观物象都可以被魏晋士人随意拿来品题人物、描摹人格,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魏晋士人以自然物来状写人的内在品格和外在风貌,笔触所至,几乎涉及人之人格生命的全部。或用来形容人的道德、品行, 或用来形容人的文章、学问,或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器识等,而自然物在魏晋人那里最多则被用来形容人的仪容风度、行为举止、精神气韵等外在的可观可感的人格形象。《世说新语》专辟“容止”一门品赏人的风姿神貌,而这些品赏大多借助自然物来进行。例如: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30)

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容止》26)

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容止》39)

除了“容止”门,在“赏誉”、“伤逝”等门中,用自然山水来比拟人的风度、神采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如: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赏誉》2)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赏誉》15)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濯濯如春月柳”,“谡谡如劲松下风”、“森森如千丈松”等等,这些品评都不是用抽象的概念、理智的判断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冷静地表达对人物的理性认知或道德评判,而是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自然物象来形象地比喻人,充满激情地赞叹人物的形象、神采、气质、风度之美。对于个体的人格形象、风度之美的重视,与魏晋时代“人的觉醒”潮流是密切相关的,也是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魏晋人物品藻的直接的理论起点是刘劭《人物志》的“征神见貌”的才性识鉴法。刘劭认为,个体的生命人格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物内在的情性、血气,与外在的“仪”、“容”、“声”、“色”,有着内在因果联系。人格形象的生成是因内而外,由基质而形仪,对人格形象的品赏则可由表及里,目容止而窥神质。“征神见貌,形验有九”,刘劭的“九征”为“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这九项合起来内外表里地构成一个人整体的人格形象。由于人的整体的人格形象往往很难用抽象的概念去界说,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是形、色、声、光等多种要素有机统一的有序组合,能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引发人们的赏爱之情,这就为人与自然的品题会通提供了可能。

二、人与自然的同形同构

采用这种人与自然互拟的方式来品评人物,除了与魏晋时期人与自然的双重发现有直接原因,更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以人与自然的基本相似性和人与天地万物的认同对等或异质同构为基础,进而在二者之间确立了一种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人看来,整个宇宙都由气生成,“全宇宙只是一气而已”,人与自然都是气的生成产物,是同构的。同构是指人与自然有相似的构成、相通的机理。老子把“气”纳入其哲学体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管子提出“精气”说:“精者也,气之精也”。庄子又提出万物为一气之变化的见解:“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荀子认为“气”为有生有知东西赖以存在的基础。《易经·系辞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西汉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东汉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魏晋士人的觉醒,更是让他们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认识到自然万物与人一样,是宇宙生命流行的产物,一草一木都是生命,展示着宇宙的奥秘,体现着宇宙的生机。“自然山水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它的最大魅力都在于体现了一种生机”,“生机指生命的意味,它不一定是生命本身”,它“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也就是说,从生命存在上看,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不可分离。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不仅可以相互沟通,还可以相互确证。纵观中国历史可知,“天人同构”的这种深层文化意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影响着人们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

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古人习惯于整体直观。整体直观是指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整体直观认识,以非逻辑分析、非理性的形式,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不可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而更多地表现为对宇宙人生的整体与直观的猜测和把握,“正是由于强调整体观念,于是特别推崇直觉”。与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国古人在言说方式上习惯于立象以尽意。

魏晋人物品评中的“目”——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作出颇具个性而又全面的概括性结论的方法,正是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和立象以尽意的言说方式在人物审美活动的具体运用和落实。《世说新语》记人物品藻,用得最多的一个动词是“目”,如“时人目王右军”、“裴令公目王安丰”、“王公目太尉”、“庾子嵩目和峤”等等。“目”被如此频繁使用,甚至被当作人物品藻的代名词,显然大有深意,不可小觑。张法先生认为:“‘目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释:一是指亲眼所见得来的认识(目观之目);二是指这种认识固形为一种本质上的定性(纲目之目)。” 这种分析是十分到位的。它最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一个或几个字品题对象,二是用形象化的比喻,即象喻。品题是运用简约精练的词汇、词组对人物的人格、风度、气质、神韵等作出总体把握和高度概括。常用的概念有:“清”、“雅”、“朗”、“逸”、“俊”等,它们完全脱离了形迹束缚,直指超脱精妙的象外世界。例如:世人品题杜弘治“标鲜”、季野“穆少”,殷中军品题王右军“清鉴贵要”,简文帝品题敬豫为“朗豫”,王孝伯品题谢公“浓至”、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这些品题词语都显得极为朦胧抽象,全靠读者直觉把握,带有很大的模糊性。而象喻更多的是用具体可感的自然物象,比起高度概括的品题,它更具直观可感性。在实际操作中,品题和象喻常常同时并用,如:“肃肃如松下风”,“轩轩如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品题与象喻、无限与有限、抽象与具象的有机结合,形成不落言筌又生动形象的“象外之象”,为读者提供了一個自由联想的广阔空间,留下回味无穷的韵味。这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人物品评中“言不尽意”的矛盾,而且更符合艺术审美规律。

三、人与自然的同感同情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人审美体验方式的影响也是巨大和深远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人的审美体验以“心物一元论”为基础,审美体验的心物两极获得了辩证的统一。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与自然、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心源与造化,内根与外景都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国古典美学以“感应”来说明审美主客体间相亲相和的关系。“感应”或称“应感”,是由“天人合一”的思想演化而来,最早从审美角度提出“感应”理论的是《礼记·乐记》的“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之后,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亦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感应论从一开始就表现为由物——心,同时也由心——物的双向过程。陆机则进而提出了由物——心——物——心,或由心——物——心——物的循环感应论。审美体验表现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的“情以物兴”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物以情观”的融合统一。本着“天人合一”的观念看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生命、无灵性的实体,一切色彩形态组合的自然对象均是流转不拘的生命形态,与人的本心有着相通之处。这样,人就有可能体会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豪濮间想也,觉鸟鱼禽兽自来亲人”之类的物我无违的妙趣。审美体验中主体迅速突破对审美对象外形式的掌握,而以心灵的味觉去体悟对象的内形式意韵,最后,主体将自己的内在之气与本身就具有生命的自然在瞬间沟通、融合,超越现实时空,达到一种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于是见人之所未见的“大象”,听希声渺冥之“大音”,以一瞬凝终古,以一在存大千。这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和自然没有界限,以致可以“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可见移情说、想象说是以人度物,化物成人,以人格化解释造成一种身外物的自身类比。而感应论则是通过“身与物化”、“神与物游”而达到对宇宙、人生瞬间感悟的“至乐之境”,是对现实时间和宇宙空间的超越所呈现的心灵空间和精神时间的自由融合。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世说新语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论李白诗中《世说新语》典故
从《世说新语》看士族女性的魏晋风度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