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摘要】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更需要成人的引导、关注,然而在一次户外娃娃家游戏中,一个男孩通过大胆创想和坚持,在游戏中生成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行为。文章通过对男孩行为的观察、分析,发现教师只将游戏目标藏入材料当中,让孩子自主引发与材料的互动,就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关键词】游戏材料;互动;娃娃家游戏
小班孩子最钟爱娃娃家游戏,为了满足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我们将娃娃家搬到戶外。绿茵茵的草地、蓝蓝的天空、宽阔的场地、轻松舒适的自然场景,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游戏。
一、游戏前的“设”和“埋”
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东西才能玩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这说明了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材料的预设要基于孩子游戏的特点,让孩子自然创想游戏。
(一)熟悉的、常见的——教室里的材料搬家
教师将部分孩子熟悉的、常见的材料搬到户外,并提供部分成品和半成品材料,如锅、铲、厨房套组、桌、椅、自制锅、灶、自制食物等。
(二)特有的、新鲜的——户外平台材料保留
教师没有撤离户外场地上的其他材料,保留了平台上的原始材料。同时增加了一些辅助材料,如海洋球、跳跳床、树叶、轮胎、塑料瓶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
(三)围拢——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小班孩子的游戏特点是具有较强模仿性,游戏情节简单、零散,动作重复简单,语言交往较少,缺乏角色意识。因此,教师将部分家具围拢在一起,形成一个半圆弧的形状。利用预设材料,构建起一个较为独立的“家”的空间感。
二、游戏中的“奇”和“思”
(一)“奇”——他在寻觅什么?
【镜头回放】孩子们在做饭,鱼宝端着蒸笼走来走去,看到跳跳床,他把蒸笼放下,却觉得不太满意,于是把蒸笼拿起来,来到厨房,打开烤箱把蒸笼放进去,然而烤箱太小,依旧不满意。他默默拿着蒸笼来到了一旁的跳跳床,这回他干脆把跳跳床向娃娃家里拉了过去,一边拉一边说:“锅子来了,锅子来了!”说罢,把“锅子”放在地上。然而小伙伴还是没有给他回应。
【分析】奇特想法诞生。原来,鱼宝一直在寻找可以做菜的锅子,虽然娃娃家中有许多现成的或自制的锅子,但太小,不适合。他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发现了场地一边的跳跳床。用充满创意的小脑袋,将跳跳床与大锅子联想到了一起。
(二)“思”——与“大锅子”的亲密接触
1.“快来炒我呀!”——第一次亲密接触。独自烧了一会儿菜后,只见鱼宝放下手上的东西,站上了“大锅子”使劲跳了几下,还顺势翻倒在锅内,发出几声呼唤,想引起同伴注意。这时点点厨师端着菜送到餐桌上,从他身边经过,没有看他。他马上对点点喊道:“哎,厨师,别走呀,快来炒我呀!”听到他的邀请,小厨师点点拿着铲子,开心地对着鱼宝“炒”了几下。分析:主动邀请式。鱼宝用实际行动想要引起同伴注意,他把自己想象成了“菜”,想让同伴来共同游戏。
2.给大锅加点“料”——第二次亲密接触。鱼宝一个人游戏,突然发现了平台一角的海洋球,他拿了两个绿色的在手里,看了一眼大锅子,思考着什么……鱼宝拿起海洋球,再次跳上了“大锅子”,这次他把海洋球放在“锅子”里,一边跳一边感受小球共同跳跃着。分析:增加情景材料。鱼宝利用新材料,再次青睐“大锅子”,把海洋球变成了他的伙伴——“大青豆”,感受着球的跳动、滚落,给这个大锅子加了“料”,显得特别兴奋。
3.连喊带拉,努力“求关注”——第三次亲密接触。鱼宝第三次跳上“大锅子”,跳着跳着,这时正好两个同伴经过。鱼宝抓住时机,一边拍打“大锅子”一边喊:“我是一颗大青菜!快来炒我呀!”光说还不够,他顺势拉住厨师的围裙,说:“快来炒我呀!”小女孩说:我来炒!说着对着鱼宝的身体翻炒了几下。一旁的包包看到了,把手里的材料不断倒入锅内。就像倒调料一般,鱼宝等待她倒完调料,再次趴倒在锅内,这次他加大了自己的呼喊声:快放点酱油呗!小女孩又赶紧去框里拿起了一瓶调料,对着锅子洒了几下。分析:坚持持续游戏。这次更大声地呼唤同伴,不光喊还连拉带拽地向同伴发起互动。在他的努力下,这次在大锅子上的游戏进行的时间更长了,获得了同伴的互动时间也更久了。
三、游戏后的“妙”与“想”
(一)“妙”——解读“大青菜”的行为
通过“大青菜”通过多次与“大锅子”的亲密互动,我们发现他想方设法地去吸引同伴,并且在游戏中来回与材料进行互动,沉醉其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自发的游戏非常感兴趣。
1.想方设法,吸引同伴注意。在这几次与“大锅子”互动中,鱼宝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努力寻找同伴,想要共同游戏。
2.沉醉其中,持续摆弄材料。我们可以发现,鱼宝真的是对“大锅子”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他已经沉醉在自己当“大青菜”的游戏情景当中,并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引导,也能够感受到快乐和享受的过程。
3.以物代物,迁移生活经验。在这次游戏当中,鱼宝多次将材料与生活经验迁移,让单一的玩具、器材变成了他吸引同伴游戏的“法宝”。
(二)“想”——我们的解读与思考
1.静观其变——给予孩子更多机会。在游戏中,鱼宝虽然似乎偶尔游离在游戏之外,但是他始终持续着自己的游戏。教师只在角落当旁观者,不去制止或者对孩子的“游离”产生提问、介入。就是因为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我们才能发现他持久坚持游戏的一面。
2.不拘泥形式——大胆创想更多空间。大胆放手,创想了更多不寻常的游戏空间。还将看似无关的材料做了保留,这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的跳跳床,竟然能引发孩子如此精彩的转变。果然孩子才是游戏的天才!
3.适当暗示——肯定孩子的主张。在游戏中孩子会出现不自信,会寻求同伴、材料和教师的帮助。那么作为教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主张和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眼神暗示,用自然的肢体动作等推动孩子继续游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行为被肯定,自己的主张是被赞许的,从而引发他们进一步自发游戏。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3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黄进.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84-200.
[4]常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