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辉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文章提出关爱后进生,赞扬欣赏学生,营造学习氛围,运用辅助教学手段,提升教师教学魅力等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性;后进生;教师魅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妙招。
一、用爱心感染后进生,让后进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个班级的学生,不仅包括学优生、中等生,还包括后进生。后进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自觉性,往往被教师和同学忽视,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师爱是学生成长的甘露。每一位学生都是未来的希望,教师没有理由不热爱每一位学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对待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后进生,亲近后进生,让他们同等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充分为后进生营造快乐的、不断进步的学习环境。
二、赞扬欣赏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渴望被表扬,渴望得到及时的赏识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赞赏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诵、富有想象力的作文、简洁的发言等都应该得到教师的及时表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氛围会变得越来越活跃,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
语文教师要设法让自己的课堂体现出人文性。在课堂中,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互相信赖,平等合作。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构建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焕发出独有的活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正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个问题,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不同因素,不同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教师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目标。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威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中,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中展现无限活力。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有效使用,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开展横向和纵向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積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从而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搜集了一些黄山景区的影像资料,再配以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提升教师魅力,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力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外在和内在素质。教师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要打造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发挥奇思妙想,设计诸多亮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要扣住学生的心弦。重在前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注重情景交融,展现求知的妙趣。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适度活跃状态。
例如,笔者在讲《在仙台》一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穿衣服模糊,有时竟忘记带领结”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表明藤野先生平日对自己的穿着不够注重,比较随便。”“说明藤野先生记忆力太差。”这些看法尽管不够成熟,但是仔细揣摩就可以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因此,笔者一边表示热情支持,一边追问学生 :“你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藤野先生的工作态度加以理解,不断强化讨论,从而使学生推论出“一个有着治学严谨,对研究执着忘我精神的学者形象”。可见,笔者通过多种可能性的设想,给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平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深刻领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教学艺术,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进而有效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