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琦
摘要:随着高校科研投入不断加大,劳务费支出成为科研经费管理的盲点与难点。在编科研人员付出的智力劳动无法得到合理补偿,无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劳务费管理出现“乱象”,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投入在科研经费中没有得到认可,无法投入足够的科研积极性。本文从人力资源的决定性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劳务费管理存在的种种困境,在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完善高校科研劳务费管理体制,为我国科研项目全成本计量、补偿与预算研究铺平道路。
关键词:科研;劳务费;劳务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41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科研力量,对研究与实验发展的投入愈来愈强,科研经费总量早已名列前茅。而人均科研经费是否达到一定水准,能否将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这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其中,人的智力劳动作为一种高于简单劳动的复杂劳动,在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否在科研经费中得以充分补偿,以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务费支出结构复杂,能否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这些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
一、 人力资源是最珍贵的活劳动
巴甫洛夫有云:“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人力资源可以说是在科学研究中最珍贵的活劳动。因为体力劳动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智力劳动相对于体力劳动而言,是一种复杂劳动,具有劳动强度大、高度复杂、高密度的劳动耗费以及高价值形成的特点。
创新是科学的源泉,科研劳动需要不断地创新。朱艳清(2013)认为,科研
劳动的任务就是不断用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的秘密,造福人类 。这是因为科研劳动者从事的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的无形物的知识生產劳动。这种劳动比起物质生产劳动来,更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创造力。
科研劳动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劳动的连续性以及科研成果的机遇性。科研劳动没有所谓的固定上下班的时间,人可以离开学习、研究的地方,但思想不可能完全离开研究主题。研究工作是一件连续不断的事情,它占据所有的时间,甚至一辈子,可能都不一定能得出结果,却也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取得突破。
以上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是最珍贵的活劳动这一点,任何一项真正的科学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人员和相关学科的专家,以及在读研究生等人员的艰苦劳动。社科研究课题一般借助于社会调查,涉及人力更多。一旦研究项目确定后,其研究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参与研究人员努力的程度,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协同努力的程度。因此,劳务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二、 国外科研劳务费的管理经验
美国大学的教学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工资,在项目预算时就按照投入时间列入人员经费预算。在核算时,按照《A-21通告》规定的“计划—确认”的方式,根据科研项目预算时预计的科研投入时间比例,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收回。实际投入时间与预计投入时间不相同时,根据实际投入时间进行调整。为了获得教师实际投入科研的时间比例,大学要求每个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定期填写“时间投入报告”或者“时间投入确认表”,然后根据报告或者确认表填写的实际投入时间比例,决定是否进行调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科研项目经费主要由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 。如图1.1所示,课题负责人及行政管理和辅助人员的工资和津贴费、咨询与顾问费(包括校外和校内的咨询费)是包括在直接费用范围内的。一些特殊的研究课题,经与项目主管面商过的一些费用,包括博士论文、教育费用、某些独立性的研究等,属于间接费用范围内。这是一种弹性的经费分配机制,一般情况下,当项目经费被批准后,NSF通过项目主管,协同相关财务部门对在研项目的经费的使用,比如是否暂停或终止、延长、追加资助等进行管理 。美国的“项目主管”管理模式,根据大的经费分配比例原则与项目负责人面商,可以根据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的具体变化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学术积累等来商榷人员费的比例,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从经费上保证研究的质量。
虽然NSF只是美国众多研究基金会的其中一支,但从各方面都可以看出美国在经费管理方面非常重视人力资源这项因素,他们充分认识到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可以说研究者对课题研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不仅仅需要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的贡献,还需要大量相关专家直接、间接性的辅助。有数据显示,美国大学承担了联邦政府90%的基础研究经费,其中人员经费(全时工资和折算工资)约占直接成本的2/3,补偿的大学的科研间接成本约占25% 。由此可知,科研经费中工资、津贴、出差费、咨询与顾问费、参加各种有关活动的费用、重新安置费、会议费、研究生津贴费用等主要用于人员的费用占多数。并且NSF还规定,高校教师为课题负责人的工资补贴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若课题研究人员在周末或晚上讲课,工资津贴可面议;若课题负责人是商业性机构的员工,则其工资、津贴等所占比例就高。
英国政府为了获得教师时间分配信息,要求教师每三年完成一套简单的时间分配表,时间跨度为一年,采用抽样统计技术,选择一年中最有代表性的至少三个时间段进行记录,每个时间段不超过6个月。从事每类活动的时间分配按比例填写,各类活动投入时间比例之和为100%。这实际也是一种近似计算,而且采用抽样统计技术,建立在教师认真回忆所做工作、并认真填写时间分配表的基础上 。
另外,要重视监督。监督机制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保证。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通过监督机制实现对劳务费管理的监督、反馈和控制,有利于实现科研经费的全过程管理。预算方面,高校管理部门既要加强对项目人员编制预算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指导,实现劳务费细化预算,又要防止虚列、夸大劳务费开支和预算缺乏执行性等问题的发生,还要严格规范劳务费预算的调整程序,使预算有章可循。审核方面,要注重对劳务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范围、发放标准及支出真实性进行严格把关,完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实现实时监控和规范审核。绩效考核方面,高校的内部审计体系要针对劳务费开支存在的违规违纪情况进行审计,配合学校监察部门查处劳务费使用的违纪违规行为,按章办事,治理劳务费“乱象”,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总之,从劳务费“乱象”到科研经费“乱象”可以看出,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贪腐、混乱”客观存在。面对如此困境,我们应当积极开展科研人员薪酬等方面基础性地研究工作,如不同科研岗位的职位描述、不同职位的工资水平指导线、不同学科的人力成本需求差异等,待研究成熟时可通过试点的方式积累经验,为科研项目全成本计量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进而合理补偿,走出“制度陷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