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中图分类号】G256.1
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品味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2、在对意境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的诗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体悟跨越千年的故园之思。
教学重点:
1、落实单元教学要求“置身诗境,緣景明情”;巩固前一单元的教学要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2、在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我们告别家乡,寻梦远方,那故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贺知章口中的乡音无改,是王安石笔下的明月春风,是张籍手中拆了又封、封了又拆的家书。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词人,品味300多年前的塞下边关,他是如何吟唱自己的故园之思的。
长相思,词牌名。双调36字,平韵。
二、新知学习
1、初读正音,领会词意
①读词悟境。请自由读两遍,读准字音和句读,初步感知意境。
②交流初读体验。
评点:字音、语调、情感——要读得缓慢而深情
2、联想想象,感悟词境
①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感悟意境,随着文字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
此时想象你就是纳兰性德,你化作他的身、眼、耳、心,你身向何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何种感悟?试着具体描摹词中的画面,再用二到五字进行概括。(引导: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可以抓住意象进行描摹——山、水、帐、灯、风、雪)
(展示四幅图景)万里行军图/千帐夜灯图/夜深风雪图/乡梦难成图
②齐读全词。
3、咬文嚼字,细品词情——具体分析四幅画面
① 万里行军图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征程?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作于出关途中,有副题“出塞”。
【细节把握,细品诗味】【炼字】
“一”字赏析: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 “一”字,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山连山,水接水,山山水水永无止尽,这漫长的征程何时能结束啊?“一”见出路途的漫长和艰辛,离边关越来越近,离家乡也越来越远。
“身”字赏析:
“身”即身躯,不仅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而且与心相对,突出身躯向榆关前行,心却不在。身心分离,承受了多大的煎熬!
万里行军,身在征途,停不下的脚步,停不下的身躯。这一程程的山、一程程的水,留下了行人的多少牵挂。
②千帐夜灯图
白天“山一程,水一程”的艰难跋涉,脚下的每一块石头,水中的每一道波纹,前行者都经历了,是那么疲惫。时至深夜,作者却夜不能寐,哪一句看出作者夜深难眠?步出营帐,看到旷野之中营帐灯火 通明。“千”乃虚指,康熙此次出巡人马达上万。
【对比赏析,感悟意境PPT】(提问)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曰:《花间》有句云“红纱一点灯”,此言“夜深千帐灯”,境界一大一小,然各极其妙。(《纳兰容若评传》)
可见此句所写景象是壮观之景。与名家英雄所见略同。
王国维非常欣赏“夜深千帐灯”一句,在《人间词话》中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寻找)之于詞,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夜深千帐灯”展现了一副壮丽的出塞驻军图,这千帐之下,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身,不是一个人,是千帐内的每一个人。也就是说,不是纳兰一人难眠,帐下每个人同样难眠。这灯,照的不仅是光明,更照出了帐内人辗转反侧的心情。在二月清寒的深夜,在空阔的原野上,这壮观之景又带出一些清寒。
【补充:意象“灯”】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灯”常常与“孤”字相连,抒发幽怨之情。《长恨歌》“孤灯挑尽未成眠”。当我们到家时,你会期待看到一盏为你而亮的灯,一个为你而耐心等待的人。我们常说,某某师长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对于在黑夜中跋涉的人,“灯”指引着方向,是光明的象征,是家的象征,温暖的象征,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纳兰眼中的“千帐孤灯”在旷野中更显孤独,眼见“孤灯”,会更向往“家灯”的温暖。
③夜深风雪图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远在边塞,风狂雪骤,词人那被“灯”触动的心弦,颤动得愈发剧烈。老北京人说:“一层秋雨一层凉”,自小生长在北京的纳兰也可说“一更风雪一更寒”,卷地狂风,铺天暴雪,“寒”的不仅是身,更是心!
④乡梦难成图
“乡梦不成”,所以深夜不寐。“聒”用拟人,怨风雪恼人,显出作者连梦回故乡的慰藉都没法得到的无奈与愁苦。“梦”是虚幻的,虚幻都“不成”多么痛苦!嘈杂寒冷的风雪夜让他自然而然地想到和此地完全相反的故园(温暖、宁静、祥和)
伴君出巡,是臣子的荣耀,而纳兰为什么会痛苦得没法入睡?通过他的生平和志趣来探讨他“故园”之思的情感根源。
【知人论世】(补充作者家庭及兴趣、特长)
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
“归故园”,这“故园”是实指,也是对心灵依靠和灵魂归宿的渴求。
三、练习反馈
纳兰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让我们展开想象,一起到他的故园去看看,那里有着怎样的情景。
请用“在故园,有……有……有…… 而在这里,却只有……”句式写一段话,展现纳兰的内心活动。(配乐写作)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思——传承千年的故园之思
在纳兰300多首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便是“愁”、“梦”,对故园的渴望,对归乡的追寻,融入他大量的诗词中。他的“故园”情结继承了千年以来天涯游子共同的故园之思:
五、课堂小结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家乡在游子的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最魂牵梦萦的地方,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纳兰的“长相思”“思”在故园。当富贵功名皆成尘土,词人回归到了永恒的故乡,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而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思故乡,念故园,字字化作长相思。
六、布置作业
用本课学习的鉴赏手法赏析纳兰性德《如梦令》(归梦隔狼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