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完善

2017-09-27 06:06曹楠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完善

曹楠楠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人量逐年增多,并且贫困生的需求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地方就开始凸显了高校资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资源分配、权益维护等等方面,资助贫困生对于我国人才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了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G455

前言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健全、政策到位、经费充足,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创新,建立了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基础上的“奖、贷、勤、补、减”等措施为主体的、多元化、相配套的资助体系,构建了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模式,资助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切实帮助和可靠保障。

一、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体现

对于每一位天赋与动机相似的社会人来说,他们都理应拥有享公平教育的权利,不应当让他们的出身而影响他们的发展,这是社会教育公共原则的体现,高校资助制度能够保证经济条件困难的大学生享受到公平的高等教育,就是孔子口中“有教无类”思想的体现。

(二)“以人为本”的体现

资质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为人本”思想的体现,确保贫困大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就是尊重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人本主义表现。经济制度给予大学生的不仅是生活上的支持,也是社会温暖的人文关怀。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是为了保证经济条件有限大学生能够在享受公平教育权利而对学生进行经济资质的制度。制度具体资助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的全部或者部分,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只用于学习期间的必须指出,而能挪为他用,资助对象必须特定的符合条件,并且经过筛选。资助方式主要有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四种。

(一)资助资源有限且配置不均衡

政府的资助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面对不断增长的贫困生数量,政府的投入显得远远不够,社会资助方面建设也仍然不够完善,一是不发达的普通高校社会资助比重偏低,而且社会资助稳定性不高。而高校仍在持续的扩招,教育成本也居高不下,根据规划计算,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40%,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将比现在翻一倍,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资源紧缺将成为严重一个严重的发展问题。除此之外,资源分配还存在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二)资助过程人文关怀的欠缺

由于资助资料处理方式不当、缺乏人文关注,许多高校出现了侵犯贫困生隐私权、干涉正当消费的行为,部分高校为审核资格,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双亲婚姻状况、家庭病史等学生个人绝对隐私进行侵犯。部分资助人或经办银行,为了扩大知名度,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在没有得到学生许可的情况之下,公开学生的信息,都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而这种侵权行为,会让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恶化,甚至导致极端行为。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措施建议

(一)政府、社会、学校三管齐下解决资源问题

(1)多方加强对资助资源的补充

针对当前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成本增加的实际问题,政府除加大扶持力度之外,还可以积极地使用财政支持政策,帮助贫困生,目前比较可操作性的重点渠道是鼓励社会企业的投资。政府或者学校都可以积极鼓励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设置社会奖学金和个人奖学金等,企业事业单位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从道理上说,承担一定的助学也是道德道义的体现,而且企业在高校中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能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针对企业要求开展捐资助学的公关活动,宣传活动,使企业获得应

有的比较高的群众效应回报,鼓励学生受到捐助后同等条件下优先向捐助企业就业,让企业又积极性投资。地方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

(2)分配的调整

政府需要做好资助工作的宏观调控工作,增加对边远地区、地方的资助,银行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含需要按照摒除差别对待思想, 防止贫富差距拉大,政府与银行也需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催缴制度、信用档案制度、违约学生曝光制度防止学生恶意拖欠还款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学校内部也应当多设置奖学金,如对于出类拔萃的学生,奖励额度可考虑加大激励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走出贫困的自卑阴影。

(二)完善贫困生认证审核体系及资助工作的规章制度

学校在贫困生认证工作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客观、科学几个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评价认知体系,并切实实施。评定标准必须达到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综合考虑高校所在地和学生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自然状况、除此共性指标之外,还需要考察学生家庭状况、在校期间的诚信表现、生活消费习惯等。学校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南京审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南京审计学院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暂行)》、《南京审计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暂行)》、《南京审计学院国家助学金评选实施细则(暂行)》、、《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困难生补助办法》、《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坚持依法管理,同时疏理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建档要求,从程序上确保了资助工作的规范与有序。

(三)资助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努力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核心竞争力

高校在需要公示贫困生信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谨慎处理公示的方式与内容,一般公示学生的班级、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即可,其他涉及学生隐私的内容,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组织,都不可任意使用、传播。如果有学生允许的情况之下,而做宣传活动,在使用信息时,也同样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我校通过入学教育和各种活动开展励志教育,激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动力,尤其重视榜样的引领作用。新老生交流会、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彰会、“润泽精英讲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场是面对面交流的舞台,学务委员会网站“优秀学生风采录”是展示与学习的平台。学校重视在资助过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教育。如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开展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和法律意识教育,通过勤工助学培养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精神,在国家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工作中培养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职业与生涯规划指导” 让学生尽早明确大学四年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成才的主动权,提升贫困生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完善资助制度这也难免出现新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把握住公平教育的原则,扩宽资金收集渠道,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帮助贫困生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良好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完善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