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在中职学校创设“非物质化遗产”课程,是通过正规教育对“非物质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途径。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课程建设的研究,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开发教学资源库,并展开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程”“进教材”和“进课堂”,有效地提高了中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程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22.22-4
一、中职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与蕴含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一个国家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欣赏观念的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各种原因面临消亡。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全国各地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将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为各级学校责任与义务,因而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目前很多“进校园”活动还只是阶段性(比如在每年6月“文化遗产日”)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展演和展示的方式介绍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较少纳入课堂和教材之中,缺乏长效性,系统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和实效性受到影响。
当前的中职学生,普遍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价值认同,比如觉得本民族服饰老土,看到一些老人唱山歌觉得可笑,还有一些人认为本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是封建迷信。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到社会变迁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很大变化,崇洋媚外思想和数典忘祖倾向比较严重;二是由于缺乏教育,现在不仅是中职学生,很多人被问及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表示需要百度一下才知道。可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程”“进教材”和“进课堂”,进而深入中职学生的大脑与心灵,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非遗”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1)通过课程建设,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让非遗的文化地位得到重视,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课程建设,向学生系统介绍各地“非遗”的相关知识,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我爱家乡文化”的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3)通过课程建设,激发中职学生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中职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4)通过课程建设,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中职学校开展“非遗”课程建设内容
(1)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的定位是构建一门课程体系的前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甚至教学方式,都服从于课程的定位。项目组认为,中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同感,除了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取向发生转变等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赏析。对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谈不上认同和热爱。所以,应讓每一位学生都了解“非遗”的相关知识,让“非遗”教育具有普遍性、长效性,系统性。单一的某一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因受专业设置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普及的范围比较小,不能实现这一目的。要达到人人了解“非遗”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应该定位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侧重于民族文化素养和增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向中职学生介绍“非遗”相关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赏析教学,增强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形成人人了解“非遗”,人人关心“非遗”保护,人人参与“非遗”传承与发展利用的良好氛围。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广西除汉族之外,一共有11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约1483万人,占广西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居住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地。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仡佬族,主要居住在隆林县、西林县。广西的土著民族主要有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其它的都是从周边的省市迁移过来的,经过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已经和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发展。其它民族按人口的多少排列分别是:瑶族,在广西的分布最为广泛;苗族,在广西最大的聚居地在融水,分布于广西的北部、西北部;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自治县、融水自治县、龙胜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主要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毛南族,主要居住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河池市、宜山市、都安县一带也有分布;回族,居住的比较分散,桂林市、临桂、阳朔、柳州市、南宁市,灵川县、永福县、鹿寨县都有分布;京族,主要以渔业为生,现居住于北部湾一带;水族,主要居住在南丹县、环江县、河池市、宜州市、融水县、都安县等地;彝族,广西彝族占全国彝族人口的数量很少,主要居住在隆林、百色、凌云等县。这11个少数民族都各自拥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北部,境内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侗族等八个民族,从民族分布看,大杂居,小聚居着广西12个民族中的8个民族,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目前为止,河池市有“刘三姐歌摇、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铜鼓习俗、密洛陀古歌、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南丹勤泽格拉”共9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另有33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endprint
首先,要将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编入教材中是不现实的,项目组在编制《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系统性,对广西各民族的“非遗”及保护相关情况作一个简介。其次,要考虑典型性,结合国家级、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情况,精选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编入教材,第三,要坚持本土化原则,只有那些能耳闻其详、能亲身体验的东西才让学生容易了解、容易接受、容易产生感情。在确定内容分配比例时,以介绍河池地区的“非遗”项目为主,在广西的各少数民族中,土著民族、人口比例较多的民族所占的比例要多些。第四,考虑多元化原则,广西每一个民族至少要有一个“非遗”项目选入教材。
(3)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向学生展示其内容,所以这门课程会更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项目组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制作配套的课件、制作微课、编制题库、收集民间和官方的相关音视频图片资料,并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保持一个动态的补充、完善过程。
(4)强化“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开展丰富多彩的与“非遗”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第二课堂”话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情,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可以在活动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和拓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了解;可以陶冶情操,让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教师自编的《崖宜情歌》、《瑶山哈西》等民族舞蹈,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到校外展演,也得到了校外人士的认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少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服饰制作的第二课堂活动,制作的少数手工艺品“民族娃娃”,参加了2013年“广西八桂天工奖”作品评选会,获得了银奖。充分体现了第二课堂活动对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5)教学计划的安排
项目组认为,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非遗”课程最好是安排在入学第一个学期上,共32学时。基于这一考虑的原因是便于开展与“非遗”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一般中职生在校的时间都是两年,第三年要到企业实习,第一学期就开设“非遗”课程,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现教学目标。
(6)考核方式
对“非遗”课程而言,考核方式应当多样化,将理论考核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的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完成某一项 “非遗”作品、完成家乡“非遗”现状态的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
四、中职“非遗”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
在“非遗”课程建设中,老师起着决定和主导性作用。教師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水平。教师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除了加强自身对“非遗”知识的学习之外,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路子。特别是“走出去”,参与调研,了解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高教师的素质,有着明显的效果。
(2)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与专业设置相结合,建设校内民族文化实践基地,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2013年3月,我校成为广西首批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培养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河池特色民族服饰文化的技能型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3)社会资源的利用
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剧院、影院、现代网络等各种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储备丰富,正好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我们要重视这类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其有效地为“非遗”课程教学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接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理念,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去,从而构成一股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才能更好传承与保护先辈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非遗如何“进校园”?(中国文化报 2014.6.3 吴文科)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第17卷第1期 刘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