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2017-09-27 21:48郭锡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一题多解自主性创造性

郭锡池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积极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就是要运用小学生的上述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开放思维。本文深入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基本问题,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阐释引导小学学习一题多解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 小学生 ; 创造性 ; 自主性 ; 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58-01

“一题多解”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启迪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所谓一题多解,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答案过程中善于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小学教师的教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充满多种可能性,善于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的潜力。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题多解模式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题多解的基本方法是衡量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基本考量。教师首先要培养小学生一题多解的意识,在解题过程中加强探究,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题多解的基本框架下,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创新能力。

一、结合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

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题多解不能通过干瘪的理论形式进行授课,而是应结合具体的案例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一题多解的具体应用方法及其范围,而不是利用空洞的理论堆砌出“空中楼阁”,脱离了学生的基本实际,不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具体来看,教师可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各种例题将一题多解进行细化和“对号落座”,由此题延伸到彼题,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并设计相似的题型供学生练习,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总结一般规律,使学生在解答不同题型时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对此类问题的固有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题多解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解决基本数学问题的各种方法,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才能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内容时,有如下例题:357+288+143、158+395+105、167+289+33和129+235+171+165,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结合律、交换律进行求解。求解357+288+143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进行观察,易知“357+143”比较容易求解,故先求的结果为500,再与143相加而得最终结果788,即357+288+143=(357+143)+288,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解决上述问题的一般方法,即先观察题目,再合理运用结合律。当再求解“129+235+171+165”时,学生首先观察题目,发现“129+171”和“235+165”可分别先求解,分别为300和400,进而求得最终结果,同样运用结合律,原式=(235+165)+(129+171)=700。

二、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一题多解需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才能顺利地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主动学习一题多解需要培养探究精神,提升探究能力,在全面深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而这一切的学习行为都需要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氛围的营造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小组合作、组织学习活动,以及丰富课后学习生活等方法,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和吸引力。另外,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良师,也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建立平等交流的教学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予以评价,多以正面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时,由于小学生对多边形的认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于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展示了相应的多边形模型,还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玩具“魔方”引入课堂。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玩起“魔方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求学生先算出魔方各个面的面积,最后求出其表面积。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魔方的形状,教师实时地提出问题:魔方的形状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魔方的表面积有没有改变呢?学生纷纷加入讨论,形成了十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外,还用培养解题的感觉,即一般性的解题常识。

三、勤于练习是形成一题多解能力的关键

小学数学引导学生学习一题多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解題方法后,学生还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培养解题感觉,增强对相关问题的潜在认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第一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轴对称”的内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辨析轴对称物体时,既要教会学生认识轴对称物体的一般特征,也要增强学生对轴对称物体的感性认知,即“轴对称图形就是将其沿着中间线折叠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当学生在遇到“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时”的题目时,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找到一个对称轴,然后看对称轴两边的形状和大小是否一致,同时,学生也可以想象如果通过对称轴进行折叠是否能够完全重合。这种一题多解的能力需要学生长期的练习,形成对相关概念的一种清楚的认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一题多解应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方法入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入一题多解模式。实践证明,一题多解模式有利于充分释放小学生的天性,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一题多解需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思考能力,既要富有想象力,又要富有执行力,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逃避,而是积极面对,想方设法地予以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开拓自己的视野,拓宽思维的广度。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肖坚强.小学数学——题型教学与解题方法训练.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苏棉花.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探究——以“认识时间”教学为例[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3(07)

[3]胡盈盈.让数学思想“亮”出来——“四基”理念下数学广角教学策略例谈[J]. 小学教学研究. 2014(17)

猜你喜欢
一题多解自主性创造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