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7-09-27 21:07崔淑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崔淑芝

【摘要】观察能力作为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对学生学好数学、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激发兴趣、积极评价,突出目的、防止干扰,启发善导、教贵得法,讲究策略、培养习惯,逆向思维、发现规律等教学策略,对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促进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 ; 数学教学 ; 培养 ; 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43-01

达尔文曾说过:“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也就说明“具有乐于观察的兴趣,学会独立自主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关键所在。

一、激发浓厚,让学生乐于观察

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1.以美引趣

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2.以成导趣

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二、强化引导,让学生勤于观察

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看重启发的作用,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有限性,在日常的数学课堂,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教师就要充当引导的角色。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外,还应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善于观察和分析。分析观察法是一种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以分析事理为目的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要求在观察对象的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如平行线为什么不会相交和三角形为什么只能有一个角是钝角得 平面几何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用眼去观察,其实有很多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很直观,学生也可能很了解,但很难上升到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更悟不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对比法来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再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充分启发学生正确地利用比较观察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清晰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差异,避免知识的混淆。另外,如果能充分挖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现规律,让学生善于观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题目相对简单,程序相对简洁,不少问题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对于数学试题来说,特别是一些综合数题,看上去难度系数较大,但只是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会从中找出规律,这与传统的解题方法相比,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计算过程。对于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学会逆向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

例如:请比较下面三个分数,然后判断其大小, 1/2、 3/4 、 6/7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的小学生一般都是采取传统的思维方法,先通分,然后再比较他们的大小,这样的话操作起来计算比较多,并且容易出现错误。如果学生善于观察,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的话,就可以打破常规,取这三个数与1相比,做差,然后比较差的大小,差小的分数就大,差大的分数较小。这样做差的话计算比较简单,计算的量也很小,解法自然也就简单了。

四、养成品质,让学生自觉观察

观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小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

2.培養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观察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3.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

观察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的基础能力,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自身的优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以上策略,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善于观察、学会观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荣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4(11)

[2]陈恒利.观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