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2017-09-27 23:19刘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学会同学

刘君

【中图分类号】G623.5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我国从古代起就很重视个体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體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品质与风采,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很快地被引入了更多的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刚开始使用小组合作交流这种方法时,课堂气氛活跃非凡,可以说把学生的思维、身心都给解放了,讨论的问题广、宽、泛,答案出其不意,多种多样。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只是讨论热烈,但回答的问题却不怎么中肯,有的甚至离题千里,有的却不知该说什么。于是,我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发现有的小组是一个尖子生在说,其他学生附和;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流于表面形式;有的小组根本不知道该讨论什么,索性在那里聊天,等等。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技能,但这种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看似热闹,收不到实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要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必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好小组讨论学习。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表现自我,管不了自己,针对这一特点,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确定学生讨论的问题,起码要有一定的小难度,也就是自己不能单独肯定的问题或有多种答案的问题。

如教小学数学第一册 “5的加减”时,问题5=□+□,5-□=□,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得到了多种答案,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这也使学生初次懂得了算法多样化,只要理由充分,答案都是对的。又如教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算式2×4=8表示什么?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最后也有多种说法,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都算正确,学生们都很高兴,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第二、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

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小组人数越多越难讨论出结果。如:我所任教班级的座位是按四大组来坐,人数不多,所以,我只安排4人为一小组,而且就近安排,前后两桌同学为一小组。另外,安排挨近的两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有必要的时候,就分大组讨论,一般时候都是四人小组学习。这样分细小组学习,学生个个都得到充分的发言,人人都得到参与。

第三,组织纪律。

分好组后,选一个善于组织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安排老师布置讨论的任务,称为第一组长;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在小组讨论时为了避免出现声音越来越高、全班混乱的现象,我选了一名噪音控制员,负责提醒本小组的同学不要高声大喊,这个人称为第二组长;另外两人,一人在组长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另外一人在组长指导下负责记录,这两人为第三、第四组长。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别人表扬与赞赏,一组四个人,每个人都做了“官”,心理上都得到满足,每人都有事可做,合作起来当然开心。但安排这些小组长又不能长久固定,每个组员一旦有进步,就要轮换做第一组长,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这样安排,学生讨论的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那就要强调第四点。

第四、要求学生学会“三会”

一是学会听话,要专心听老师讲话,认真听同学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说话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树上有5个果子,小女孩摘走2个”,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5-2=3,因为小女孩摘走2个果子,还剩3个”。但有另一个学生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写的是5-3=2”,其他的同学议论纷纷,我示意同学们把他的话听完,“因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现在只剩下3个,我想,可以问小女孩摘走了几个果子”。这名同学有他独特的看法,而且理由充分,我表扬了他,同时,也使学生们明白,不同的问题,所写的式子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二是学会提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敢于提出疑问。如上面图画应用题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是5-2=3,而另一位学生却认为是5-3=2,大家有疑问,可以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请说说原因。”有问有答,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学习,这比老师一点一点地讲解强多了。三是学会说话,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派代表汇报各小组讨论的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要求学生说“我们组认为……”或“我们的意见是……”,因为这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就要把大家共同的意见说出来。

第五、讲究教师参与的艺术,通过评价完善小组功能

在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入校时,小组合作的评价是由我来完成的,采取的形式有“摘星星”“插红旗”等等。在学生渐渐熟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我也偶尔会引导学生模仿我的方式对其他同学的答案或表现进行评价。例如,在计算教学中,我会把某一个小组完成的练习放到大屏幕上,请其他各组的同学进行评价。由于我曾经做过类似的评价,所以学生都能够模仿进行,诸如某个数字写得不够规范、画线没有使用直尺、进位点的位置不够准确等问题,学生都会提到。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得到了强化。更多的时候,学生会由衷地赞美别人的作业:“他写得可真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赞扬,却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别人长处的好习惯,受到赞美的学生也会大受鼓舞。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已基本达到要求,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变。或许有些老师会问,如此放手学生讨论学习,我们老师该做什么?合作学习强调的学生是学习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放任学生自由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更要体现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自主”是相一致的。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那些调整,看哪些问题有必要全班讨论,哪些问题必需要教师面向全班讲解,教师都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不够集中,当学生讨论的问题远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收心”,把他们引回主题的讨论上,保证合作学习的成效。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请各位专家、同行多多指教。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学会同学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学会分享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