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教育活动的实践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高中“学困生”的教育仍普遍停留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学习习惯的改善上,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还相对滞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不仅导致高中阶段“学困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教育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深入探讨高中“学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学困生” ; 思想道德教育 ; 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4-02
一、高中“学困生”的主要特征:
高中“学困生”,具体是指正处于高中教育阶段(15—19岁左右),身心发育正常(不含智力因素或其它生理缺陷),因受到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而导致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上长期而稳定的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的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各异,但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却可以发现他们在思想道德上的一些共性特征。
1.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缺乏自信。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观念(如攀比心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影响了高中“学困生”们,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扭曲。比吃比穿比手机,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成为了很多高中“学困生”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勤俭节约不再是美德,奢侈浪费也不再是耻辱。
同时,这些高中“学困生”们还普遍缺乏自信,对自己的未来抱着一种悲观和放任自流的态度。由于成绩不良,他们绝大多数都长期就读于城市中的“薄弱学校”,不均衡的教育资源使他们在面对重点学校的学生时,心理上有着浓重的自卑感与无力感,不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人生,未来对于他们来说是“得过且过”。
2.道德观念模糊,道德情感淡薄。
当前,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以及社会思潮的交锋。中国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信仰的缺失、思想的混乱、教育的失衡、权利的强势,再加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推波助澜,使当前的社会道德氛围显得那么的功利和自私。这种道德氛围直接影响了“学困生”们的个人道德观,表现出是非淡薄、诚信缺失,善恶模糊,荣辱不分,进而造成道德判断能力缺失以及道德行为选择错误,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容忍度较高。
3.权利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弱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社会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在社会舆论的引导下,高中学生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高中生,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非常明确,自我保护意识强,对侵权行为能主动采取反击措施。但是,权利意识增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负面表现:如重自我权利享有,轻视、漠视他人权利;重物质、重索取,轻向社会奉献;责任认识与责任行为的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
4.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脱节。
当前的高中生,普遍接受了较为充分的道德理論教育,因而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道德行为训练,导致道德行为的社会满意度较低并明显呈现出言行不一、言行脱节状态。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以下三种情况:一,知而不行。他们有着对真善美的道德共识,却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知而不完全行。他们希望能做正面的榜样,却总是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两个样;三,知而自己不行,却要求他人执行。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义愤填膺,做起来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5.道德状况不稳定,容易发生波动。
在实践中,高中“学困生”们对道德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知道和理解”阶段,意即“知道怎么做”,“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很多时候经过教育,在短时间内也可以做得很好。但是,这样良好的道德状况却无法稳定地持续下去,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反复。例如,学生们都知道上课玩手机不对,被老师批评时也会产生羞愧感,但总是有人会控制不住自己,明知故犯。或者经过教育,好上一段时间后又犯。
二、加强高中“学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确立适合高中“学困生”水平的德育目标。
目前,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这个目标从总体上表现出了时代性,方向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差异,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考虑对不同群体学生提出一些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德育目标。如湖南衡阳就以学生习惯养成为着入点,编写了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地方教材《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把青少年德育目标细化为208个好习惯,从而构建起了符合教育规律、系统全面的“养成教育”德育体系。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落实德育导师制度。
德育导师(包括专职和兼职)素质的高低是德育导师制能否顺利开展及取得成效的关键。作为德育教师,首先应努力提升自己课堂的教学效果、用丰富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人生阅历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把课堂教学与德育渗透真正地融合起来。其次,还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与德育方法,杜绝那种 “只管教,不管导”的教育意识。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事例,教会学生在面对道德冲突与矛盾时如何做出合理的价值选择;要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善于抓住机会,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性、独立思考性和担当责任性,以便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程度。最后,德育教师们还应该通过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增强职业道德感,掌握一定的德育理论,研究德育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有的放矢的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实效性。endprint
3.明确高中“学困生”真正需要的德育内容。
(1)底线教育。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曾说:“你可以做不到舍已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因此,底线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要在适合学生的体能智能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诚信、善良、尊重和宽容的道德品质。
(2)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们懂得并形成热爱生活,感谢社会;热爱集体,感谢学校;热爱家庭,感谢父母的感恩意识。对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感恩教育方式(如给父母洗脚,跪谢父母养育之恩等),从其实施来看,既显得十分浮夸,也未见有多大的效果。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和提倡社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提供一定的寒暑假工作岗位等)。
(3)责任教育。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像水泥使建筑物坚固一样,责任感使我们的道德坚固,抗拒诱惑和考验。” 所以,强化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是目前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自我责任教育、对他人责任教育、对家庭责任教育、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教育。
(4)理性教育。中国目前的教育多偏重于感性,善于用人类情感的绞缠,口号的煽动来蒙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这样往往会导致受教育者的他治状态,对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趋附或屈服于外在的强制性的权威影响。而且,还容易产生盲从、狂热、偏执甚至是暴力现象。因此,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培养“学困生”们的理性精神: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免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培养学生批判地、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各种现象和事物;教会学生学会反思,反思自身,反思社会。
4.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重视高中政治课堂的作用。在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理性批判、理性分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效果;其次,我们要注重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坚持。绝不能让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口头上。要走出课堂, 就近就便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最后,要树立切合学生实际的道德榜样。
5.改进高中“学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特别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据或材料上,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察。同时还应将社会和家庭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反馈作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从而实现考评工作的科学化。
6.尊重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1)以学校为主阵地,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求我们的学校工作必須依法依规进行,有科学规范的德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感染学生的心灵。最后,要加强“家校互动”,拓宽沟通交流的渠道。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不应仅限于通报情况,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搞好教育辅导,家长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
(2)加强政府监管,优化社会环境。第一,政府应当完善法律规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第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整顿文化市场,清理文化娱乐场所,尤其是学校周边的复杂文化环境。第三,加强网络建设,尤其是对手机网络的监管,从法律、技术、制度等层面上尽量杜绝手机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第四,充分发挥社区力量,调动各层次社会成员,齐抓共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3)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一方面,家长要摈弃“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的错误观念,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搞好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关爱家人、尊重他人、认真工作、快乐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总之,高中“学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只有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 真正关注、关心、关爱“学困生”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学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互相衔接,互相融合,互相补充,才能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最终促进“学困生”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优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