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的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方法探析

2017-09-27 06:46刘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主体性低年级学生

摘要:低年级建筑设计课中,学生因专业知识薄弱容易在学习上陷入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探讨了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意义,以及教师在课程中如何理清教学思路、选用合理教学形式与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课 低年级 主体性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1 课程中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体现在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笔者认为低年级设计课应该由教师主导,但要以学生主体性的实现为目标。提升学生主体性会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参与度,设立丰富的课堂形式,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优化教学成果有促进作用。

2 建筑设计课现状问题及目标提出

建筑学二年级设计课是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灌输正确设计方法的专业主干课,起着带领学生设计入门的承上启下作用。以往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课程目标常被设立为完成设计任务。教学方式是教师逐步地帮助学生改进方案直至出成果,往往会导致学生从师性过多而自主性过少,毫无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目标是在设计课中改进方法,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性,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思路

3.1 帮助学生建立设计信心

主体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在个人的进步和老师的鼓励中具备设计自信。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设计知识和方法较少,设计能力还有欠缺。这种前提下,只有多发掘他们在设计基础课阶段已具备的能力,才能帮助其建立设计信心。基础课程培养出了学生的手绘、表述设计以及制作手工模型的能力,教师应结合课程要求,让学生用手绘图来分析案例和展现设计,做模型体味空间等,引导他们将具备的能力用于设计中,慢慢地建立设计信心。一旦学生有了设计信心,肯定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构建丰富的课堂形式

低年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基于该特点,教师需要用更丰富的课堂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过去设计课的主要形式是教师逐个与学生探讨方案,探讨中其他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显得没有活力。可见,适当地加入多样的形式很必要,例如带领低年级学生实地参观优秀建筑作品,开展小组汇报方案比赛,将评图环节做成一场全校设计秀,结合建筑设计周和模型大赛的活动去展示课程成果等等,这些形式都深受学生喜爱,且很有意义。

4 教学中的形式与方法

4.1 从任务布置开始

低年级学生设计概念薄弱,所以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设计的热情,可尝试设置任务书时更灵活一些,仅规定主要功能房间要求,一些附属房间由学生自行添加,另外,可从以往提供两个可选设计基地,改为给出四个环境各异的基地,扩大用地方面的选择范围。

在设计推进过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适当布置些开放性任务。例如,在外观造型设计阶段,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表达自己外观设计倾向的分析报告,督促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确定外立面设计风格,最后由教师评出分析报告环节分。经过实践发现,在开放性任务指引下学生不再简单模仿抄袭已有立面设计,而是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分析所选风格的内在含义,再实践到方案中去。又如,在整体模型制作的阶段,借着学院模型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分组选择优秀方案设计制作模型参加比赛,给参加比赛的小组成员加分奖励,在这种方式的促进下,学生便轻松积极地完成了模型制作任务。

4.2 分阶段控制教学过程

建筑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首先布置任务书,接着讲授相关的设计原理性课程,然后学生查阅设计资料和做出案例分析,最后按照任务要求用数周来完成设计成果。这种授课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不利之处,表现在因为学生设计过程中的付出得不到加分,他们会更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针对该情况,可将设计课成绩划分出过程分,学生每完成一个环节得一项分数。既能使教学有条不紊的推进,又能让学生逐项完成设计任务,降低他们在设计初期的难度感,每个环节都学得扎实。

另外,在授课环节中若采取集中讲解设计理论的方式,会使低年级学生很难消化知识,当他们开始做设计时常有遗忘讲课内容或不能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对应的情况。改进后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在每次上课时按照设计进度分专题讲课,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设计。例如,独立住宅设计课教学时,将授课分为设计前分析、平面功能布局、立意与形体推敲、剖面设计方法、设计技术辅助等各章节,用各章节稳步推进学生的设计。此方法让学生了解近远期目标,消除了他们刚接触设计时的恐惧心理,并且分阶段评分比期末一次评判更能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

4.3 用学生擅长的方式去探讨

低年级学生常因为不能高效地用语言向老师表述闪现的设计灵感和遇到的设计困难,而失去了课堂上的主体性。针对该情况,教学改革一方面要加强设计基础课中的手绘训练,使学生有自信用草图探讨方案;另一方面担任二年级设计课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选择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参与交流,最好不用固定的作业去阻碍学生快速思维的发挥。等学生经历了多个设计之后,再要求他们熟练的运用不同的表达手段来展现设计思想也为时不晚。例如,在概念设计阶段,可让学生用粗铅笔画草图向老师展现设计思想;也可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用手工模型参加方案探讨,从制作草模、局部精细模型到整体模型逐步改进方案。这样的一些做法更能使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并能设计出优秀成果。

5 结语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程中注重提升学生主体性,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改进教学方法与形式,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并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学,就能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伶伶.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葛翠玉,何培玲.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6).

[3] 丁蔓琪,冯静,李延龄.“化整为零”模块化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以二年级独立住宅课程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1(11).

[4] 李春青,王欣,胡雪松,段炼.基于基本空间语言能力和中國人文属性的建筑设计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5]曾罄.“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福建建筑,2014(4).

作者简介:刘帆(1985.2-),女,四川成都人,讲师,从事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性低年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