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
【摘要】: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在高中心理课中以投射测试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思维导图工具开展教学。通过渗透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体验心理学“自主自助”的思想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经测评,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投射测试、思维导图、心理教学
· 【中图分类号】G633.2
1 问题提出
“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为主,面向团体普及心理知识、教会学生获取信息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实践。
进入高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1]在这一阶段,个体已经可以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其自我意识也获得高度发展,高中学生开始考虑人生道路的选择,更清晰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且这一阶段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对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一堂心理课往往热闹花哨,学生课上玩的很开心,课后实际应用时却又一筹莫展。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投射测验和思维导图来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并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2)了解热闹的心理活动背后其本质所在,(3)运用心理课上学到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体验心理活动的奥妙,并获得一些实用有效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进一步领会“自主自助”的心理学思想。本文以高一“自我认识”课题教学为例,探究投射测验和思维导图在高中心理课中的具体应用及成效。
2 教学问题解决与实施
2.1教学流程设计
2.2运用投射测验,认识真实的自己
自我认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高中学生处于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因此他们对自我有更深入的认识需求,只有当他们了解“我是怎样的人”后,才能以“我是这样一个人”的稳定姿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是一个很难深入的一个课题内容,学生出于掩饰心理,往往不自觉会把自我认识的内容缩小,尝试利用投射测验和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投射测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测验技术,其参与性和互动性优势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更容易开展,但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尽管它在个别心理咨询中常有应用,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鲜少应用。
在本次教学中,尝试用蔬果的特点来投射个体的特点,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和选择,并比较自己的选择和别人的选择的异同,通过增强小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来自他人。结果显示学生兴趣浓厚,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改以往课堂上缄默不言的沉闷气氛,成功引入课题。
2.3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自我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它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人们的想法,被广泛的应用在研究、组织、解决问题和政策制定等各个领域,也被应用在高中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中。
自己动手,才能更深切的体会和理解学到的知识,应用一定的工具和技能,可以帮助认识到更多的自己。教学效果显示,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体会到工具和知识带来的改变,通过各自不同的思维导图,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是独特和唯一的,从而肯定自我,悦纳自我。
3 教学问题解决成效分析
3.1问题研究方法
教学完成后,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法,从 “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评价,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共18题,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计分法,选项包括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和同意,分别记为1、2、3、4、5分,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回收率100%。
3.2 成效分析
由表3可知,该问卷的Alpha值为0.675,信度尚可,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2.1 学习效果分析
在学习效果、投射测验教学效果、思维导图教学效果三个大项目中,学习效果的得分相对较高,4.014,其中学生在“积极参与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与其他同学有互动交流”两个项目上的得分超过了4.40。
在“与教师有互动交流”这一项上的得分却几乎是所有项目的最低分(不包括反向计分的项目),只有3.05,说明教师在这节课的参与性和互动交流上做的不够。
3.2.2 教学效果分析
在思维导图教学效果和投射测验教学效果的项目中,“思维导图帮助我从更多的途径认识自己”项目的得分为4.43,是所有项目中最高的,说明思维导图工具被大部分同学所认同。两个反向计分题目“我不太喜欢思维导图(投射测验),但是不得不用”,学生的得分分别为1.98和1.88,学生对这种说法持“不太同意”的看法,虽然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投射测验和思维导图,但他们对这个工具还是接受的。
另外两个项目“思维导图(投射测验)在这节课中的应用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学生的得分分别是3.25和3.23,两个数据很接近,显示他们偏向比较同意这种看法,说明学生在课前对这两种方法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课堂的应用与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樣,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从标准差值来看,项目“投射测验在这节课中的应用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思维导图可以迫使我进行深层次思考”这两个项目的值相对较高,分别为1.165和1.152,说明学生在这两个项目的得分相对离散。endprint
4 教学反思与建议
4.1 引入活动,提升效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2012)》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活动更多的强调体验,体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引入思维导图和投射测验,对学生的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有良好的效果。投射测验活动使学生在发言时没有那么多顾忌,思维导图则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和途径去认识和了解自己,也认识和了解到自己是一个多面体。
值得反思的是教师在课堂和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项目“我与教师有互动交流”在18个项目中的得分最低。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做好前期准备,做好课堂活动的引导,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货而又让学生感到与教师是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呢?这个项目得分带来很多问题和反思。
4.2 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心理知识的掌握与否则在其次。这次尝试引入投射测验和思维导图,把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议在以后的心理课上,多采用类似的方法和措施,让心理课更加“活”起来,更加生动有效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訂)》.
2、胡海鑫,陈士奇,《预防星座迷信,增强自我认识》的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
3、郑蓓蓓,遇见,自己——自我认识辅导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4).
4、李革,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8)
5、雒力静, 李春报,投射测验及其在中学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
6、原蓉霞,房树人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应用[A],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年7月
7、胡继中,借鉴思维导图异课同构,促进单元模块高效教学——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
8、朱海燕,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复习课中的应用探析[J], 上海教育科研,20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