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2017-09-27 13:23伍静刘启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假装物体

伍静 刘启珍

【摘要】假装游戏是幼儿和儿童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其根本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而心理理论是指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已有许多学者研究证实假装游戏与幼儿心理理论的能力有关,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二者关系进行梳理的相关文献,所以本文主要就假装游戏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探讨,为国内学者更好的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假装游戏 ; 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61-02

一、引言

假装游戏是2-6岁儿童经典的游戏形式,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假装游戏中,儿童学会与同伴交流,理解彼此间的意图,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会处理冲突。而心理理论是指个体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并运用这种结构,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并预测和控制。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这种能力的发展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发展,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抽象思维、社交能力、言语能力可以在假装游戏中得到充分发展。可见了解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之间的关系,将可以提供一種更好的办法去发展儿童的个性、认知和社会交往等等 。

二、假装游戏的特点

假装游戏也叫社会装扮游戏(Social pretend play)、社会戏剧性游戏(social drama play)、角色游戏(Role-play)、假扮游戏(Make-believe)。假装游戏是指儿童在游戏中有意歪曲现实,设想某些当下并不存在的事物或属性存在的行为。它包括五点要素: (1)游戏装扮者;(2)一个真实的物体;(3)一个不同于真实物体的表征物体;(4)装扮内容与真实内容同时存在;(5)装扮者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意识的。Leslie明确了假装游戏的定义并描述了其三种形式:(1)以物代物,指的是将一种物品当作另一种物品来使用,如将一块积木假装为一块肥皂;(2)虚构属性,指的是赋予一个客体当时并不具有的属性,如假装面前的洋娃娃生病了,开始照顾她;(3)虚构客体,指的是想象使用一个并不在场的客体,如手做捧书状。

三、假装游戏与心理理论的相关关系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儿童在四岁左右才能认识到个体拥有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心理表征,或者他人拥有与自己的想法或愿望不一致的心理表征,并认识到他人的行为表现是以其心理认识为基础的。但是,在两岁儿童的假装游戏中,其行为中已经表现出了与心理理解相对应的能力。因此,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有理由可以推测假装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研究者就会思考,儿童在假装游戏中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或者在假装游戏中儿童是否获得了类似的经验从而使心理理论得到发展?

在假装游戏中,儿童将一个物体想象成“表征”的另外的物体,例如将砖头想象成手机,这一情景与错误信念所面临的情景类似,而无论是假装游戏,还是心理理论,都需要有理解这种情景的能力。Astington和Jenkins对假装游戏与错误信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假装游戏的效果与儿童对错误信念的掌握相关。Rubin等人认为,在假装游戏中得到训练的这种能力可以传递到非假装性领域。因此在假装游戏中所获得将一个事物看成表征的另外一个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儿童心理表征能力的发展。

儿童在假装游戏中有时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例如过家家游戏,你扮演“妈妈”,我扮演“爸爸”,因此幼儿会以妈妈的口吻和行为举止来行动。而这种通过假装成他人并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的这种实践有助于心理理论的发展。

在假装游戏中,儿童也可能面临着处理冲突的情景,这种协调与后来的心理理论的表现有积极的关联。Taylor和Carlson对早期想象、装扮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假装游戏水平显著相关。但是此结果并不适用于三岁儿童。 研究者们对普通正常幼儿进行的实验表明,儿童的心理理论成绩可以通过假装游戏训练后得到提高。

总之,儿童在假装游戏中可以通过以上几种途径促进社会理解的发展,为心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或者获得与心理理论相关的技能。

四、假装游戏中儿童心理能力超出其真实水平的原因探讨

在假装游戏中,儿童需要有多重表征能力,即区分出真实物体与她所要想要装扮的物体。也就是心理表征的能力。就如假装吃面包的女孩,她可以同时区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维果斯基认为,在假装游戏中,儿童表现出超越他自己真实的水平。两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玩扮演游戏,但是基于相似物体之间。三岁孩子可以用具有不同功能和外表之间的物体进行替代。即在装扮游戏中,儿童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演绎推理能力。但如果脱离了游戏,儿童则无法表现出这种能力。

Clark和Mechanisms等人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时因为存在互斥误差(The Mutual Exclusivity Bias):即三岁前的儿童只接受事物的一个水平,拒绝接受事物另外的水平。比如一个三岁的小孩知道“狗”代表一只狗,就不会去接受宠物这个词的概念也属于狗。这也说明为什么更高一级水平的概念词不会被儿童接受。

Flavell也认为这种误差来源于不能把两个标签同时赋予同一个物体。 Flavell (1988)设计了一个外表-事实操作任务来证实孩子在现实中没有多重表征的能力。在外表一事实任务中Flavell等人向儿童出示一个有迷惑性外表的物体,一个看上去像苹果的蜡烛。实验者要向幼儿重复说明物体表面是一个样子而实际却是另一个样子。然后问儿童关于外表的问题“当你看到这个,它看起来是苹果还是蜡烛?”和关于现实的问题“这个实际是什么?是苹果、还是蜡烛?”。尽管三岁儿童能够正确回答出问题,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个物体的。这些研究表明三岁儿童在确定外表与现实的差别以及信念来源是有困难。而四岁左右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或显著的变化,他们认识到外表和实在有差异,认识到观察和知觉的着眼点如何影响信念的形成。endprint

Deloache进一步研究儿童在现实世界中是否有表征能力。他先让两岁和三岁的儿童参考小的模型,然后让幼儿找出藏在沙发后面的娃娃。再把儿童带入真实的大房子中,大房子与模型成正比例,且各种设施摆放位子都一样,观察儿童是否可以准确找出娃娃的所在地。实验结果显示:两岁幼儿还没有理解物体间一致性的联系。而三岁幼儿可以直接找到娃娃所在地。实验证明了三岁儿童可以理解小房子就是大房子的表征。目前有三种可能解释这种现象:

(1)合适的方向(Direction of fit):精神层面就像是思想对于外界的desire。另一个方向就像是外界对于内在思想的belief.儿童首先理解是desire。

Horgan认为装扮游戏就像是mind?鄄to?鄄world,而在外表-事实操作任务中是world ?鄄to?鄄mind。所以在這种理论下可以解释为什么儿童可以在装扮游戏中理解物体多个表征的身

份,而在其它环境下就不可以。

(2)内隐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多重表征理论认为真实身份与假装身份在不同的水平下操作。可以用Posner's的技能习得模型来解释。比如一个老练的司机,他开车的动作时无意识的,但是在开车时避开周边车辆确实有意识参与。就像是真实身份保存在内隐知识中,而装扮身份就像是司机避开行人和车辆,保存在意识中。内隐的知识不会出现在意识层面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儿童在装扮游戏中可以理解物体的多个表征层面。

(3)标签和使用(Labels versus usage)——关于儿童在装扮游戏中如何处理同一个物体多个表征。在外表-事实操作任务中儿童需要记住物体的两个身份,而在装扮游戏中儿童不需要记住物体的身份,只需要知道物体的如何使用。如砖头,不能吃。而且儿童并没有使用真正的替代物品的标签。他们会说“pretend this is a telephone”而不是说“pretend this banana is a telephone”。

五、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 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对于理解假装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Vygotsky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独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这是儿童在他人的帮助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心理正是在这两个水平的动态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上发展。在假装情境中儿童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与非假装情境中儿童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之间所形成的“最近发展区”及其动态交互作用,将导致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这或许是研究假装游戏的发展功能和潜在教育价值所应当关注的。

虽然已有了不少研究对儿童假装游戏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少重要的理论模型,但无论是其理论模型的全面综合性还是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方法论基础的深入性都有欠缺的地方。比如考察儿童心理理论的测验,方法大多过于抽象,远远超出儿童的真实能力。所以,测验的结果是否能代表儿童的真实能力值得怀疑。因此这需要以后众多的研究者在观察和评价儿童的心理理论的时候,考虑一种更加严谨和完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车向东.儿童的假扮游戏世界[J].学术探讨,2011(03),202-204.

[2]王晓雯,孙桂苓. 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17-18.

[3]倪伟,熊哲宏.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J].心理科学,2007,04:1020-1022.

[4]王赞,杨宁.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0,(2):46-50.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假装物体
路过你的窗前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朋友圈,有2 亿人假装在学习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假装辞职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