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17-09-27 22:07吴莉萍张晓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吴莉萍 张晓飞

【摘要】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心理学视角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现状及其心理分析;应用心理效应,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心理学 ; 大学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浙社科规[2014]20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20-03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者。大学生能否自觉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而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现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

一、心理学视角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普遍低下,学生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少从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接受者的需要、过程关注不够。在邱柏生等人编的《思想教育接受学》一书中,提出:所谓接受,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1]因此,接受过程不仅受环境影响,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者有关,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所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有目的地运用心理效应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践行,对于建立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调动大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一)心理学视角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主动的施教行为与受教育者能动的接受教育行為“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懂得尊重学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信任感,才能对我们实施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产生兴趣和接受。运用心理效应有利于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理解、接纳的相互信任关系。运用心理效应,有利于改变角色认知上的对立模式,克服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平等、融洽的教育氛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没有心理距离,敞开思想,消除隔膜,交流思想;由主从关系变为平等关系,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心理学视角有利于调动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积极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我的“内化”,而这个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与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运用心理效应,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积极性、自觉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追求至善至美人生境界的内在动力,而理想人生境界的实现,需要大学生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特别是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激活人的潜在能力,增强人的自信心和成功期待,通过个体的自主选择、自主内化、自主发展、自主评价的过程,推动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

(三)心理学视角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把握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其思想行为和心理发展规律,是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科学的理论和鲜活生动的大学生生活,也成了空洞的、枯燥的、乏味的“说教”,使大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内在的心理需要动机,越是教育越使学生逆反,这样的教育是很难凑效 。运用心理效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了解研究教育对象,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 “知与行合一”,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状及心理分析

研究和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 ,本课题组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进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00份,有效回收296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归纳、分析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

1.基本情况

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一所外语类本科院校,其基本特点:文科生居多,女生多,男女比例数悬殊,男女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不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偏少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要公民了解、认识该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继而才会认同并接受该价值观。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中,73.99%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了解”,还有16.55%选择了“仅听说”,只有7.09%的学生表示很了解。这和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特点有一定关系,女大学生相对而言了解时政较少,一般不愿主动去关注宏观政策和意识形态内容。但调查反映的情况依然具有一定科学性,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确实偏少,这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endprint

3.更加注重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习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95后年轻大学生更加注重方式的多样和新意,拒绝单调单一的传统说教式教育,更加看重教育中网络、新媒体技术和实践的运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培育价值观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更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讲座、论坛、知识竞赛等形式成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则成为了辅助方式。这表明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转变教育方式,方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4.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肯定学校作用,但不可忽视其他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社会多方面的信息,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调查中有75%的学生都认为高校比较和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5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社会腐败的不正之风、网络负面信息、功利价值观念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加重要的原因,学校的教育反而是其次。这反映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于大学校園的侵扰较大,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只是高校职责,如何有效遏止社会的错误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与误导愈加重要。

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现状

(一)理想信念坚定,但部分学生态度冷淡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代大学生的身边往往有较多的干扰信息会影响到他们对于事物的分析与判断。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态度调查反映:对理想信念坚定、比较坚定而占60.14%,但也往往会因为社会腐败、功利主义、贫富差距等问题而干扰大学生的判断力。所以,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态度冷淡,据调查:回答“一般、没有想过、无所谓”的占39.86 %。这表明,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否更多取决于社会影响力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而不只是简单的口头认同。

(二)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更强调个人实现

自我意识的强化成为很多学者在研究当代青年人时总结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如何有效实现个人价值也是首要问题。75%的大学生都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爱国的行为表现,其次才是为社会、他人作贡献。65.2%的人认为自己能基本做到“八荣八耻”的要求,只有14.2%的人肯定自己能做到。不良风气、道德沦丧、奢靡成风、急功近利等因素普遍成为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荣辱观的不良因素。这再次表明大学生在形成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往往要受到社会方面的干扰,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之任务愈加棘手。

(三)大学生具备基本道德素养,但存在道德冲突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较好,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如95.6%的人都会选择主动关灯、关水龙头。但另一方面,社会风气败坏、公民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往往使得大学生在履行道德行为时有所顾虑,比如在调查扶摔倒老人时,83.45%的人都最终选择了扶,但其中41.2%的人选择了“先留下能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的证据再扶”,选择“不扶,打电话给110或120;不扶,避免被诬陷”的占16.56%。究其原因,五成以上的人都认为社会风气和明哲保身观念往往是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

(四)关注个体人生的发展,但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

当代大学生普遍注重个体兴趣和人生的发展,但受制于社会现实和家庭压力,往往没有足够动力与毅力去坚持,也很难科学地规划自己人生的未来。在调查中,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因素时,选择“兴趣”占73.99%;选择“发展前景”占68.24%;48.31%渴望稳定的工作。调查显示,57.4%的人都曾经有过规划但不能坚持,很多人处在焦虑状态。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能很好规划人生,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坚持的毅力。

从对问卷的整合分析中,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汹涌浪潮中,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多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交融与碰撞,面对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西化,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道德规范层面还是价值取向、心理行为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上不成熟性、心理上的矛盾性,行为的不稳定性现象:如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与冷淡性并存;价值取向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两难冲突等等。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新的视角去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方式、新的途径。

四、应用心理效应,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具体生活中,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感知和领悟,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注重大学生内在心理机能的调动,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创新课堂主渠道教育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教育的主要途径。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课堂主渠道教育形式。不只是把价值观当作一种知识单向地向学生教授,而是注重价值灌输、价值澄清、价值推理和价值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的价值分析、价值推理、价值判断、价值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中心,注重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生活价值问题探究以及社会实践深化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认知和认同核心价值观。

要重视课堂教育,创新多种形式。作为思政教师要更加注重创新教育形式,优化教育机制。通过案例式、合作式、体验式、调查式等多种互动方式的教学,变“单一灌输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化学生“被动式上课”为“主动式学习”,活跃理论课程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与认知。这也要求教师更加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轻松的“思政课”学习环境,对学生可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endprint

(二)遵循心理需求规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接受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作用的结合过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融入人性关怀式的情感性渗透,尽量可能地满足学生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大学生在大学里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如生计困难、心理障碍、就业压力等。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运行机制,着力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结合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完善资助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发放困难补助、提供助学岗位、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高校通过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咨询、指导服务,多渠道就业为他们制定各种优惠扶持政策,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多渠道就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在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着因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实际问题引起的心理障碍,学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课内辅导与课外帮助、专题讲座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多渠道、多途径地指导和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践行的内在动力。

(三)应用“从众效应”心理,营造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高校普遍都是比较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并把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以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认同。建设校园文化,努力怡情养志。高校要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活动文化,它的形成历史积累的过程和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而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开展弘扬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名著的读书活动,熟读背诵核心价值观24字。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加强学校报刊、宣传橱窗、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利用重大的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点、富含时代特征和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内化成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四)坚持知行统一,践行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美国德洛什认为:“学校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和践行自律和自爱、合作与团队精神、尊重与责任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等道德价值。在许多情况下,课外活动计划有助于学生实践和运用共识性价值以及发展良好品格特质”。[3]为此,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各种机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实践教育和间接渗透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美国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我们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总结创新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好的做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主题活动、重大纪念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报告讲座、演讲辩论、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每年的国庆节、建党节、建军庆、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格,外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促使其做到知行统—。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如大学生“三下乡”、义工服务、慈善服务、针对贫困地区教育师资薄弱的情况,组织义务支教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社会调查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徐宁.贯彻核心价值观 贵在知行合一[N].人民日报:2014年06月27日.

[3]徐绍华.美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J].未来与发展.2011(3).

作者简介:吴莉萍,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编审。张晓飞,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没有用”的心理学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跟踪导练(二)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