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红
余年初
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理事长
《教育》:您如何看待核心素养提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现实意义?
余年初:严格来说,核心素养不能局限于教学实践,更不能全部依托教学实践,因为核心素养的提出并非针对教学活动而设计,更何况教学活动只是教书育人的一条路径。但客观地说,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付诸教学实践,因为学校教育活动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学活动的支撑。
我们必须搞清楚核心素养和教学实践的逻辑关系。有人疑惑:教学活动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关联吗?教学本就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长服务,教学本身也不仅仅是针对教材的学习活动,教学更不是用单一的分数来考核或用升学指标来检验的教育活动。那么,教学活动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呢?比如科学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探究,而不是止于低效重复的作业或考试;比如责任担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责任与担当,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挑三拣四,要一视同仁……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品质,让学生获得方法与自信,教师才会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教育人。只有认识到这些,教师才会远离平庸,追求教学工作的超越与卓越。
《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余年初:教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学,基本层面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教科书显然涵盖不了知识与技能的所有范畴。教学的顶层设计务必把握育人核心,即使是学科知识,甚至是一道题的解答,都要围绕知识的高质量获取与方法的灵活运用,即围绕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做文章。所以,我们的教学定位设计就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对教材的学习与效果检测,应该上升到核心素养的高度,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成果检测等方面多维布局,而不是只基于教材和应试去演绎。从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改进和知识运用的创新方面统筹思考,而不是只盯住分数和升学做统计。对教师而言,要上升到教育哲学的高度认识和开展教学活动。若非如此,就会流于形式,反复在技术层面打转。以前不少学校的课改之所以有作秀之嫌和形式主义的诟病,就是因为脱离了教学的育人之本而走向了技术主义的迷途。
《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
余年初: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关键是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明白了关系和定位,知晓了方法和路径,不一定就能保证会有预期的效果。教书育人离不开教师这个当事人的文化指引和精神引领。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植入教师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系统而深入。核心素养在教师的身上不能得到具体的言行展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就会缺乏对接的窗口。尤其是责任与担当不够,即使有再高超的教学技巧,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烹饪的能手,而不会是一个能够策划出精美宴席的高手。因此,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道德人格素养。
刘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
《教育》:核心素養在学校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是什么?
刘畅:在中关村一小,我们分为道德与公益、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学、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国际理解、融合课程、毕业课程八个领域展开实践,很多领域教师们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站到教师论坛的舞台上。大家看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这个概念已经动摇,我们过去说孩子是学霸,孩子数学能力好,解题能力强,但是我们看现在的孩子,他们会说我们班同学谁学习好,他还特别会帮助同学。
在每年一次的年度教师论坛,我看到了教师们不仅教育理念发生变化,教育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很多教师的气质修养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看到每一位老师已是我要按照学生学的去教。
《教育》:核心素养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刘畅:小学是奠基工程,我们要给学生种下一颗种子,这个种子就是核心素养。我们在核心素养谈到的我与他人,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取向,集体的价值取向等等,我们要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软实力里面有实际获得,比如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就要体现在学生不仅仅要提出问题,更要会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到学以致用。还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不能盲目顺从老师的指挥棒。
教育改革最终的成果要指向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在学校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伴随的主体,我们的老师要从关注森林,到关注每一棵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谢维和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教育》:如何平衡德育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
谢维和: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追求分数和高考的成绩,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唯分数论”的做法,是不尊重事实。对分数和中考高考成绩的尊重,关系到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的利益,也是人们的一种要求和向往,应该尊重这种合理的要求。
但是尊重分数,并不是让教师加班加点补课,让学生做遍所有的题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提高学习成绩密切相关,是重要因素。真正优秀的学生除了成绩优异,还有共同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他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好的专注能力和自律能力。
这些共同特点,将其归纳为一种素养,就是自觉性。优秀的孩子们体现出的这种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也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德育和学业成绩两者间找到内在的联系机制,真正看到核心素养的实践效果,这恰恰是一种科学。
《教育》:您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谢维和:核心素养就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并且能够一直持续影响他们一生的某些素养,是若干由此能够预测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基本走向,并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素养。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预示力。而这种预示力正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资格。真正具有这种预示力的素养只能是一种以道德素养为基础的综合性素养,由此真正成为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终身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endprint
教育领域中的大量事实已经越来越倾向一种“德性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程度,特别是他的性格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不仅是教育学家,而且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而且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
潘来强
江苏省南京市板桥小学校长
《教育》:核心素养的提出,学校德育应该有哪些转变?
潘来强:第一,经验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变。核心素养召唤的第一个主题词是“全面”。德育最大的问题是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以前的德育要培养的各类素质都是分散的、不科学的、随意的和没有内在关联的。核心素养介入德育工作,要求我们从“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去思考德育问题,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更有目的性,更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
第二,被动适应型德育向自主习得型德育转变。核心素养召唤的第二个主题词是“发展”。一切有效的德育或者说一切有效的教育,一定是受教育者在教师支持下自己主动学习、自我成长,这就是“发展”的逻辑始发地。这个必要的转型还直面当前德育的另一个大问题:学生被动适应规则。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倡导“自主,最重要的学习策略”,德育更要走向“自主育德”的道路,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规律决定的,也是核心素养的再次紧催。
《教育》:板桥小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潘来强:校本课程系列,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德育途径。换句话说,所有的德育途径最终都有“课程”,由零散走向更加系统、更加统整,各方面教育均有安排,德育的所有途径联合发力,更加有效地落实德育任务,促使学生自主立德和德育升华。
所有的校本都将强调激发学生养德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对话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特别重视学生在系列自主探究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可见我们的行动更是在践行一条真理: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潘来强:改革素养评价方式。核心素养就是要实现品格和能力发展看得见。德育评价必须放入整体素养评价,且一定不是学科成绩评价的陪衬,这是德育真正转型,走向“有位、有为”的决定性推动。同时,我们一定要坚守,我们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孩子自主成长,而不是为了给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更不能偏颇地说德育要为教学服务,要为成绩服务,这种理念“‘对得很也错得离谱”。
我们必须要做的是:综评重德性,重视学生德性成长的过程性描述,突出激励成长、德智相长;自评受重视,通过小题大做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养德;参评多主体,以拓展学生德性冶炼的空间,拓展德育的参与面;形式儿童化,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而非成人的眼光进行评价,适合儿童需要,促进儿童成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