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平
三月的一天,班中有一位孩子带来了一只小兔子。可爱的小兔子引发了小班孩子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围在小兔子旁边,久久不肯离去。小班科学活动“兔子爱吃啥”也就这样开始了。我首先向孩子一一介绍了图片以及今天的活动内容,并把今天活动的要求明确的告诉孩子“老师要请你们来喂这些兔子,看看小兔子爱吃什么,就把要它喜欢吃的食物图片贴上去。” 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他们兵分几路,争先恐后的拿着食物喂兔子吃,观察三十名孩子情况如下:
1、15名孩子忙于挑选不同食物,拿了食物往兔子三瓣嘴里塞,然后马上换食物,反复的动作,让小兔子惊慌失措。
2、22名孩子已经找不到记录的表格和图片材料,有的开始嚷着:“我的青菜不见了”,“老师,我没有苹果了”、、、、、、场面陷入了一片混乱。
3、约有8名幼儿一边喂养,一边记录,但不能实现记录和行动的同步,但还是问题百出,有的喂了青菜贴苹果,不能够真实记录;有的喂了三种贴一种,不能完整记录;有的粘贴过程有困难,无法及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活动的失败,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也对该活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一)目标定位偏颇。
这次整个过程孩子的兴趣由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喂这一行为,尽管教师用了简单化的表格图表和一系列图片,但目标和实际在此活动中还是严重脱节。
(二)记录不能发挥真正价值,其提供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有效载体。
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本意是让孩子用粘贴的方式帮助记录实践操作结果。但很显然孩子对喂这一操作过程远远比粘贴图片记录兴趣浓厚,这是受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影响。其次,大量的图片让孩子应接不暇,无从着手,恰巧影响了孩子的喂养和记录。图片成为了孩子记录的一个累赘。所以,在此案例中,提供人手一份的图片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任何生物都有其生存的规律,小兔子也不例外。但是在本案例中,却严重违反了兔子的生理规律。一个劲在一段时间内多个孩子围着一只兔子进行喂食,不管是兔子需要还是不需要。这样的活动使孩子对小动物的情感、爱心大打折扣,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第二次活动策略的调整与实施:
策略一:目標的调整
1、积极参与喂养活动,乐意亲近小动物。2、通过喂养、交流等活动,增进与小动物的感情,知道保护小动物。3、初步感知集体记录的形式,了解兔子的食性。
策略二:活动后的讨论
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小兔子不要吃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们有的说小兔子吃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又喂它吃青菜,又喂它萝卜;有的说是小兔子吓坏了;也有的说是因为早餐还在肚子里;我趁机引导,“那我们什么时候喂它最合适”。很快孩子们达成了共识:跟小朋友吃饭一样,早饭、中饭、晚饭再加上点心。根据孩子们的意见,我们共同制作了一张小兔子喂养的时间规定表。
策略二:调整表格,教师记录;
重新设计了一张记录表格,表格的第一栏为孩子所猜测的兔子爱吃的食物图象,第二栏是空白幼儿探索后用来做标记的。
策略三:变集体活动为区域、日常活动;
把本来意在一次集体活动中进行的活动变为分散的活动区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建议孩子随时根据情况喂养兔子并记录。
每天在不同时间段有七、八个孩子到区域中去喂兔子,有的耐心的把食物送到兔子的三瓣嘴,有的在一旁等待,有的收拾整理着食物,也有的围着表格讨论。
策略四:变主要形式的记录为辅助形式的记录;
把原来人手一份记录材料,调整为一张大表格张贴在喂养角,幼儿根据自己喂小兔子情况及意愿在表格上相应的图片下贴上小圆点。
一周下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同自己预测的“小兔爱吃蔬菜、水果、树叶等植物”,对争议最大的主食面包的功能也得到了基本认同兔子喜欢吃。但对于预测中大部分孩子认为的兔子不喜欢吃的肉类食物却出现了新的争议。不知不觉中孩子增进了与小兔子的情感,小兔子也成为了班中的一员
一系列的情况,也让我对小班的科学活动开展有了深刻的反思与思考: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处理好记录价值与记录形式的关系。
教育价值观是涉及到教师教什么?幼儿将获得什么的问题。在喂小兔子吃食这一活动中,怎样的记录有利于小班孩子学习显然成为了记录价值的争议点。在本案例1中,教师通过表格设计、粘贴记录等(特别强调记录)记录形式,提供了大量的图片,旨在让幼儿解决兔子到底爱吃什么这一问题,结果当然事与愿违。而案例2中教师让记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喂喂兔子、观察兔子中感受小动物的可爱,萌发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愿望,正是在这样的情感激荡和支配下,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应遵循动植物自身的生理规律,处理好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社会、自然的和谐,也就是生态的平衡。但在案例1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首先请幼儿在一段时间内喂小兔子吃食物严重违反了兔子的生存规律,破坏了生理需要,这也就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其次,一次教育希望实现长期教育的目标,破坏了教育的持续性和长远性,这也是一种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在案例2中得到了改变。首先,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机制。让孩子们根据兔子的实际生理需要去喂养,实现教育最终为社会和谐、自然和谐服务;其次,充分考虑教与学之间的生态化、平衡化,给予幼儿充分自由的时间,在活动区时间、晨间来园、午间活动、傍晚离园等时间让孩子自由选择。
(三)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处理好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小肌肉群发展不完善,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受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转移快,喂养兔子最大的兴趣在于喂养这个动作的操作过程中。案例1中,尽管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又有格子的记录纸,又有琳琅满目的兔子食物和与之相对应的图片。但恰恰是前者的单调无味和后者的形象刺激,让孩子的兴趣被后者所吸引。其次让孩子一边动手操作一边选择相应图片进行粘贴记录,这一过程包含着太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显然是脱离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案例2中,记录已经成为了一种辅助性学习方式,细心的根据小兔子的需要进行喂养才是活动的重点,这正符合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这样的活动才有开展的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