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寿华 杨群义 吴维伦 姜 权/江苏省盐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培强做大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赵寿华 杨群义 吴维伦 姜 权/江苏省盐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于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盐城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一号文件要求,全市“三农”工作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内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先导,以产加销一体化为纽带,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服务基地和开拓市场等综合功能,着力在“三引领一优化”上,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引领农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作用,以消费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引导原料生产基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致力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海大食品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不断壮大速冻蔬菜加工规模,拓展产品市场,引领促进本地区四青蔬菜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周边地区原来小麦加水稻的单一传统模式。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开发了速冻黄秋葵、速冻荷仁豆、速冻甜豆、速冻日本高雄毛豆、速冻青花菜等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工,发展了青毛豆、蚕豆、甜玉米、青花菜、荠菜等四青特色蔬菜原料的生产,基地面积达10万亩,产品拓展到国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四青蔬菜亩效益达8000多元,为以往种植粮食的5~6倍,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盐城万洋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以保护价订单托底收购的模式,带动辐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建成2.35万亩基地,年产西兰花、青豆等绿色果蔬1.25万吨左右,每亩平均增加收入5000元左右。公司为基地农户提供种子、农药、技术、检测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建成果蔬初加工、深加工车间,将生产和收购的产品及时加工、冷藏,从品质上构筑基地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带动一产、做优二产、搞活三产,推进产加销游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东台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围绕一体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外向化开拓的“四化”联动目标,不仅成功跻身全球奢侈品供应商行列,拥有国际市场定价权,而且通过龙头企业利益反哺带动,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好地稳住了蚕桑基地,实现了茧丝质量和农民养蚕收入的不断提升,其桑园亩效益和蚕茧质量居全国前列,蚕业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加工以及茧丝质量都代表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今年,企业抓住国家在富安镇实施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机遇,建设和提升一厂(茧丝绸加工厂)、一馆(茧丝绸文化馆)、一园(高效蚕桑示范园)、一街(丝绸特色商品一条街),不断夯实一产蚕业生产基础,做强二产茧丝绸深加工,做美三产茧丝绸生态农业旅游,致力推进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富安茧丝绸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盐城金昉首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农民合作社等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滨海百里黄海风光带振东闸北侧的原淤尖盐场千亩农田,一期流转土地1500亩,着力打造首乌中药材生态休闲观光园。园区以高效优质中草药生产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业、中草药精深加工业为特色,集休闲养生的绿色庄园、全国首乌生产加工技术创新中心、首乌加工产品供应基地、首乌文化博物馆、首乌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形成三次产业互动发展、联动发展的格局。
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围绕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的要求,在调绿农业生产方式、创塑农业特色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奕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滨海大米协会注册的“滨海大米”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公共资源(地理标志)、企业资源(发展载体)和农户资源(产业源头)优化组合起来,形成农产品加工的龙头带动机制。公司出资成立“五统一”综合服务站,进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植保、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对种植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绿色化生产,从种子、化肥到耕种、施肥,由公司全程指导、监督,采用网格化管理,层层分工。以商业化的发展理念来经营农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江苏万盛食品有限公司自建3000亩玉米种植基地,新建沼气池,利用自产玉米养猪,猪粪制沼气池发电,沼气渣肥田,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低碳农业,不仅生产了5000头有机猪,而且每年节省了180万元饲料成本、40万元电费。
优化农产品中高端供应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其深化加工的优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收入链,不断优化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创新产销模式,更好地满足和引领市场消费。江苏宁富食品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生产基地+企业+商超销售”的产销模式,寻求多元化农产品市场开发。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会员制订单销售,养殖过程通过网络24小时全程跟踪并公布。2016年供应上海宝燕壹号等单位草鸭1420只(三年生每只四百元),江苏省台办、南京妇幼保健院等单位黑猪316头(黑猪肉统价每斤50元),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公司与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之一“饿了么”合作,被列为餐饮调理包核心供应商,预计今年餐饮调理包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至2019年底年产能5亿元,逐步实现“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市场运营模式。盐城市北京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行“公司+订单+农户+餐饮”的运营模式,2017年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上中央厨房项目,以“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产销模式,通过建立食品统一加工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进一步提高中高端人群的餐饮消费需求。
近年来,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盐城市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培大育强农业龙头企业。2016年3月,盐城市委农办与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编制了《盐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明确“十三五”期间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梯度式和跨越式发展,重点培植一批年销售超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规模龙头企业,全力实现年销售超50亿元乃至100亿元领军龙头企业的突破。着力培大育强一批在行业内外有影响的领军型、旗舰型农业龙头企业。全市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行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规模拓展、质效提升、技改扩能、创牌创新、联农带农等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企业争创农业产业化星级龙头企业和联农带农先进企业。2017年,全市有3家企业被市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四星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评定为三星龙头企业。
创新推广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业联盟或产业化联合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现互惠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富安茧丝绸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宝龙集团“公司+种养小区+农户”、海大公司“公司+专业村+农户”、温氏集团“公司+订单+农户”、辉山乳业公司和乾宝牧业公司及中粮肉食公司等企业的“规模养殖(精准扶贫基地建设)+系列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等联农带农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017年,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等食品加工业,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 “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 以及“产加销游”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重点项目中,总结推广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及农旅风情小镇建设典型,集中予以宣传,引导面上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的实施。
强化落实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每个县(市、区)重点发展1~2个粮油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对粮油等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推广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用技术,培育发展主食加工示范,传承发展“老字号”主食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原子号”新产品。加快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努力打造特色,引导资金、项目、政策等要素向集中区和园区企业集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险种,稳步推进渔业养殖保险创新试点和农机综合保险。完善和落实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烘干、大型农机具库、仓储等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农业产业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龙头企业在发展壮大中资金瓶颈依然十分突出,有些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外部发展的自然环境越来越严峻,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了龙头企业发展的步伐;三是各级政府对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如用地、用电、税收及扶持政策上仍应加大力度,各项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强化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继续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要素投入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等问题,加强服务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显特色。
强化利益联结。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及时、足额收购农户手中的农产品,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农民”的联结模式,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
发挥品牌效应。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打响“生态品牌” “原产地品牌”“绿色和有机品牌”。抓好品牌产品的优质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