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教改教研意义

2017-09-25 10:30张利群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摘 要:高师院校作为教师人才培养摇篮,应该基于师范教育特色优势加强“大学课程教学论”研究。针对中文专业文学概论课程性质特点,构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体系模式,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的结果,旨在探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规律特征,有机整合教学资源、学理结构、知识谱系、理论体系、实践应用等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自觉意识,发挥教师教改教研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及其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深化拓展。

关键词:高师中文专业;文学概论;大学课程教学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师因其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及其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从而在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见习和实习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及其教育体制、制度、机制上都具有师范性优势和特点,由此形成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及其他类型大学的办学特色。这通常以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结构板块中的教育类课程体现,如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学科教学论等;同时也通过注重师德教育、基本素质、技能技术、教学方法等以彰显师范教育特点。当然,师范院校所开设专业课程尽管与综合性大学及其一般院校同一专业课程没有太大差别,但也会因师范性而形成专业课程的特色特点。人们通常将高师性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所设置的教育类课程视为办学特色优势所在,而忽略高师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因此,在高师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不仅课程教学特点特色并不为人所重视,更缺乏对高师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毋庸置疑,高師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但往往局限于中学学科教学论,诸如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论、中学外语教学论等,而忽视对高师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及其教学论研究。作为高师院校,应该在重视中学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高师课程教学论的研究。这一方面是为了使高师专业课程也应该具有师范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大学专业课程本身的建设。因此,针对高师文学概论课程而言,提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是顺理成章的。一门课程应该有这门课程性质特征及其教学规律,应该有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和知识系统,应该有这门课程的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这既是课程合理性、科学性、专业性的理论依据,又是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作为高师专业课程教师,不仅应该知道教什么,而且还应懂得怎样教、为什么教、如何教好,提高对“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1]的认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提出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命题,以期推动大学课程教学论构建,达到深化拓展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创新发展的目的。

一、提升文学概论课程认识,探索课程教学规律与特点

文学概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首先是从教材改革起步的,改革开放近40年涌现出上百部文学概论教材,脱颖而出被公认为更新换代的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2]。教材改革不仅揭开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序幕,而且推动文学理论批评创新发展及其观念变革。童庆炳提出文学理论“双向拓展”观念:“双向拓展是指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拓展。从宏观方面拓展,就是让学生始终关注学术前沿,关注当前正在兴起的文化研究的思潮,我们试图把文化研究中国化,叫作‘文化诗学;从微观方向拓展,就是强调文本的分析,让学生有对作品的分析能力。”[3]即从宏观的文化诗学与微观的文学批评进行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双向拓展。对于文学概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而言也是如此,首先必须面对这一课程的基本认识问题。

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性质特征及其定位,涉及观念、思维、认识、态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确立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思路,必须首先端正和提高对文学概论课程认识,以便进一步厘清课程性质特征,找准它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为其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奠定基础。

其一,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定位。虽然谁都反对将理论视为教条或空头理论,谁都会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但一方面是因其将文学概论课程定位为理论性课程而产生出只讲理论的误解,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是在教学实践中,使文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有一定难度,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其教学内容理论化、概念化、抽象化。当然,力图将理论体系化、知识化、系统化作为大学教育而言是必要的,但如果理论既无法体现出实践性品格,又无法更好地让学生接受,这就必然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导致理论抽象化、概念化、教条化的误区。因此,只有对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有足够认识,才能对文学理论有正确的认识。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是决定文学理论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依据,而且也是决定文学理论的正确性、有效性、实用性的根据。文学理论立足于实践,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理论之所以正确,就在于它能运用和适用于实践,因而实践性品格是检验和决定理论正确与否及其有否价值的重要尺度。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学理论是具有实践性品格的理论,文学概论课程也应是具有实践性品格的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具有实践性品格的文学理论在教学中就更应该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品格,体现出理论教学的实践性风格和特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上文学理论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的、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老师,往往是从文学实践出发和教学实践出发而逐步推向理论,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进行理论教学,将抽象、枯燥、教条式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生动、具体可感的理论,使“灰色的理论”转化为“绿色的理论”。

其二,文学概论课程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定位。教学要讲效果,文学理论也要讲效果,文学理论教学必须坚持实效性原则才能在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教学实践性环节。教学实效性并非仅仅是指教师上课受到学生欢迎,有一个良好的接受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指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切实可行、可用。这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作为教学内容的文学理论本身是否正确,是否合时、合用,是否能解决现实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文学理论教学方法也是否正确、合时、合用,能否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和面向现实解决问题。因此,文学概论教学的实效性和文学理论的实效性同等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文学理论实效性,而且还要考虑文学概论教学的实效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教学的实效性原则体现在:一是善于联系文学实践来讨论文学理论;二是善于联系当前的文学实际来讨论文学理论;三是善于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讨论文学理论;四是善于联系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来讨论文学理论;五是善于联系教师的科研成果来讨论文学理论。如果只埋头播种,而不考虑收获,这样的教学是无效劳动、是无用功的作为,所教授的文学理论无疑也是空洞的理论、教条的理论、没有实效的理论。

其三,文学概论课程的活动性与互动性定位。从广义而言,教学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尽管教学内容是理论或书本知识,故而往往被认为是理论活动。但只要将教学视为活动,活动的实践性品格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是应该受到充分重视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从活动尤其是从实践活动角度来看教学。首先是将教学活动视为一个过程,这就必然会呈现出活动的阶段性、步骤、程序、效果,其中的实践性品格就能体现出来。同时将文学理论教学视为一个活动过程,也必然会有界定、判断、说明、论证、分析等理论思辨过程,从活动形式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概念、命题、原理表述的实践过程,因而注重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的实践性品格是非常重要的,况且在其理论讲授活动中实践性环节更是强化实践性品格的。其次,教师的教的活动和学生的学的活动也会因其活动的特点而带有实践性。因为教师的教不是因为自己懂得理论和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懂得理论与知识,因而要考虑教什么的同时怎么教。学生在学的活动中也不仅是学到理论与知识,而且是学到技能和方法;不仅考虑学什么,而且要考虑怎样学。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作为活动主体而存在的,都会有一个教和学的活动实践过程。最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主体间性的互动交流关系,实际上也是活动的实践关系,在双向交流沟通中既完成了教与学的双重任务,又使文学理论得到教学实践的检验和升华。

其四,文学概论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文学概论课程性质特征决定其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结构中的定位。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亦即各种类型的文学课程的指导性课程,以其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范畴、命题、批评方法提供文学课程教学基础及其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是中文专业的指导性课程,以其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理论品质提升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作家作品评论的理论水平,发挥文学理论对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指导作用。再一方面是中文专业的总体性课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所谓“文学概论”就是对古今中外文学现象的概括性总论,也是对文学规律特征的总体认识与系统把握,因此可谓中文专业文学现象、知识结构、知识谱系、理论体系的系统整体的“概论”。

针对高师性质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及其理论判断、分析、评价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范畴、命题以评论、分析作家作品及其文学现象的素质能力上。这应该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教学及其课文分析接轨,因此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接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必须和必然的。

二、探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构建思路与研究内容

在厘清和辨析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性质特征及其定位基础上,必须进一步研究其课程教学论及其理论与实践,因此提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顺势而发,水到渠成。近年来,我们以“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为教改教研课题,以之作为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内容,注重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与课题研究、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等方面结合,致力于构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这一基本思路可概括为:首先,将文学概论课程放置于高师院校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等教育教学系统中定位。其次,将科学研究中科研与教研结合,一方面为教研及其教学实践提供科研成果及其学术支撑,另一方面为学术科研提供面向教学实际与专业实践的问题和需求。再次,着手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框架内容的研究,构建其理论实践体系及其教学论研究模式。最后,通过研究成果的影响、传播、示范、辐射作用,阐发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这一研究的总体目标设定为:通过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旨在推动大学课程教学论构建,达到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形成科学系统的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以高度的“教学自觉”深化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在确定基本思路与研究目标基础上,继而探索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路径,具体表现为五位一体路径:一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整体性改革和创新;二是建立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发展模式;三是创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整体化结构和体系;四是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如何夯实其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础,必须着重从三方面考虑问题:一方面是考虑课程教学论的课程资源和课程要素构成。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4]课程资源和课程要素应在课程架构中体现并构成体系、系统和结构,必须立足于资源发掘、资源整合、资源优化及其课程要素综合、结构调整、构成系统,使课程资源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课程要素。另一方面考虑课程教学论的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教学行为要素构成。也就是说从教学活动构成论的研究视角考虑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过程、阶段、环节、结构、效果、构成等要素结构及系统,将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对象与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意图与效果、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教学要素及其关系放置在教学活动中辩证处理。再一方面考虑课程教学论的理论构成,或者说理论板块组合,从而构成课程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体系。综合这三方面的考虑,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的基本架构是以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为框架,以课程资源和课程要素为基础,以教学活动过程的内在逻辑和发展线索为结构,构成纵横交织、多维立体、开放灵活、系统构成的基本架构,表现为一个网状圆形、多层立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体系大致上划分10个板块及其主要内容。一是课程论,包括文学概论课程的历史源流和沿革;课程性质和特征;课程在中文专业和文艺学学科中的定位;课程与文艺学系列课程群的关系;课程教学观念更新及其教育理念发展等主要内容。二是教材论,包括文学概论教材的历史源流和沿革;教材现状、问题和对策;选用教材和自编教材关系;教材建设的途径和措施等主要内容。三是教学资源论,包括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的来源和类型;理论资源与实践材料资源;跨学科综合资源与新兴学科新资源;古今中外文学理论资源的整合和贯通;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等主要内容。四是教学内容论,包括文学概论课程对象的文学理论体系和结构;文学理论前沿信息与最新成果;教学内容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与知识谱系构成系统;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等主要内容。五是教学活动论,包括教学主客体关系和主体间性;教学设计的动机意图与目的效果;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课堂结构及其教学实践性环节;课程学习考核及其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主要内容。六是教学方法论,包括课堂教学方法及其文学概论教学法;现代教育技術发展及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的工具性与本体性辨析;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及其现代教学工具手段;网络课堂及其互联网交互式教学方式等主要内容。七是实践教学论,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的多种途径;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关系;课内外实训与第二课堂拓展;社会调研与田野考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主要内容。八是课程特色论,包括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地方院校的地方性特色;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整合特色;跨学科课程教学特色等主要内容。九是教学效果论,包括课程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关系;课程教学效果对相关课程的影响力;专业学科评估与课程评估效果;课程教学的示范性与推广性产生的社会效果;教学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效果等主要内容。十是高师专业课程教学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接论,包括高师见习实习的实训对接;课程教学内容的资源对接;高师课程教学论与中学语文教学论对接;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鉴赏、评论对接;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与文学理论发展对接等主要内容[5]。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体系结构的形成和建构既要遵循文学理论教学规律,又要遵循文学理论规律和文学规律;既具有课程教学的普遍性,又具有文学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既具有教学论的理论性,又具有教学论的实践性;既能使教师增强教学的自觉性和理性认识,又能使教师掌握好教學的技巧技能,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

三、构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及其研究的价值意义

对于高师院校专业教育而言,加强“大学课程教学论”理论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其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更新与顶层设计的价值意义在于:一是更有利于使高师的师范性院校定位更为准确,为基础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为明确。二是更有利于使高师专业教育与中学各学科课程对接,强化师范生的专业与职业技能和素质。三是更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精神,使教育教学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四是更有利于高校教师能够掌握大学课程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五是更有利于深化教改教研与实践探索,提供高校教师教学主体性与自觉性。六是更有利于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及其课程建设,推动精品课程与优质课程建设发展。

探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是我们对构建“大学课程教学论”的回应与践行,亦即将顶层设计落实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理论实践探索上,落实在针对具体课程教学研究上。因此,构建“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及其针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是我们的初步探索与尝试,还需要继续丰富完善,更需要深化拓展。我们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学界关注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更希望能够带动高师中文专业各门课程教学论研究,探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课程教学论”“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论”“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论”等所构成的中文专业课程教学论体系。因此,“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一方面具有必要性、重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辐射性。概括而论,其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其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深化拓展教学研究空间。中国改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进入深水区,教育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拓展进程中,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高校教师,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因此,基于教师的本职工作要求及其职责义务所在,必然将教改教研关注点聚焦课程教学。课程教学乃为教育要素构成中最基本而又处于中心地位的基础元素,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水平及其教学效果,关系到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提出构建“大学课程教学论”,致力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既是教学改革的问题导向,也是教学研究的问题导向。既是在以往教改教研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的结果,也是汇集教改教研成果着眼于突破创新的结果。既着眼于课程建设,又着手于教学改革,能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结合,形成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三位一体合力,能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拓展中推动课程教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其二,探索高校课程教学规律特征,构建“大学课程教学论”体系模式。大学课程教学有其自身规律特点,对其研究也不乏经验和成果,但将其上升到课程教学论来认识,继而形成大学课程教学论体系,这在高校并不多见。即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定的课程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但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大学课程教学论的理论体系与理论模式,或者还停留在感性和经验性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因此,探索高校课程教学规律特征,将经验体会上升到理性认识和理论升华高度,构建“大学课程教学论”体系及其理论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高校教学研究首先必须立足于课程教学研究,探索课程教学规律特征、功能作用、知识结构、知识谱系、理论体系、实践应用等价值意义,明确课程教学性质特征及其定位、课程对象与内容、课程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实训及其实践教学、教学效果及其评价、课程建设与评估等要素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大学课程教学论”体系,创新大学课程教学模式。

其三,提升高校课程教学的自觉性,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局面。高校教师肩负双重职责,一是教学,一是科研,如车之两轮才能并驾齐驱,鸟之双翼才能展翅高飞。但长期以来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科研硬教学软、科研紧教学松的偏向,造成科研教学失衡状态,不仅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而且也影响高校整体发展。即便在科研构成中,本应包括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两方面,但重学术研究轻教学研究偏向亦如此。因此,应该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确立起高校教师以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的观念,以教学为立身之本、以科研为立足之根方为教师之名副其实,也正是提高教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从高师院校课程教学特点出发,试想一下,如果中文师范专业没有开设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话,或者没有对中学语文教学及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话,那么毕业生就业后就难以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同理,高校教师如果能够胜任专业课程教学的话,那么就应该重视课程教学研究,应该自觉将其研究层次提高到科研高度上认识,使其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桥梁及其结合点、契合点与生长点。

其四,课程教学研究有利于推动课程建设向精品课程目标发展。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工程战略无疑是对课程建设提出更重要求和目标,已形成上下共识的课程建设热潮。从教育部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战略,到各省市教育厅、教育局,再到各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目标,建立相关制度、体制、机制,建立评估体系、评估标准、评估方式、推广方式等。课程教学研究不仅有利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深化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推动课程建设向精品课程目标发展。我们所在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已经建设成为省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所在文艺学学科也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优秀教学团队。我们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取得突出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编著文学概论教材及其文艺学系列教材获得省级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论文集《大学课程教学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多篇,不仅提高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积极性,而且也带动中文专业各门课程教学论研究兴起,形成“大学课程教学论”研究趋向。

其五,“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课程教学研究的立足点与落脚点主要还是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需求。因此,尽管“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是基于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的理论研究结果,构建了课程教学论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结构框架,但毫无疑问这是来源于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结果,同时也应该成为经实践检验证明能够指导实践提升的研究成果,应该具有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项目,我们进行了实践调研、现实考察、经验总结、研究现状综述等工作,在掌握大量材料基础上进行研究。二是课程教学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构成的知识体系,既体现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品格,又体现实践研究的学术性品格。从这一角度看,课程教学论其实质就是课程教学实践论与方法论。三是课程教学论提供案例教学、个案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实训方法研究具有鲜明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四是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研究同时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抓住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将理论研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将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效果。五是扩大成果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化其作为高师“大学课程教学论”研究成果的代表性、示范性、推广性意义,发挥其实践应用性价值作用,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 教学论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2.

[2]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童庆炳. 面向未来的思考——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二人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6).

[4]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5] 张利群.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