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炎外语教育思想内涵的历史探究

2017-09-25 10:30吴俊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6期

摘 要: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外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王宗炎先生生前是我国外语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从事外语教学工作长达50年之久,对我国外语教育做出长期思考并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对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均产生过明显作用。为此,在历史视角的观照下,文章先简要梳理王先生在外语教育及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再从历史的视角,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外语教材编选的对策、外语学习的秘籍等四个方面,分析王先生外语教育思想的内涵。对王宗炎先生外语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推动外语教育研究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王宗炎;外语教育思想内涵;历史探究

王宗炎(1913—2011),籍贯广西合浦,1934年在中山大学英文系本科毕业。1944年开始在广东廉江中学任教两年,之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外语系、广州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 1986开始在中山大学外语系担任英语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直至2000年11月退休。另外,他还是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担任过广东省政协委员。他热爱外语教育事业,毕生都在为外语教育事业做贡献。王先生在外语教育方面的研究,造诣很深,给我们留下很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1]。

关于“外语教育”的含义,学术界已做出界定:“外语教育”突出外语对“身心发展”的影响,注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教育理念、赋予教学活动教育意义、力图实现教育目标等方面关乎培养“人”的思考[2]。这表明,外语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外语教学”,更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如前文所述,王先生毕生从事外语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外语教育思想。纵观王先生的外语教学实践以及外语科研成果,其外语教育思想内涵尤为丰富,不仅涉及外语教学目标及所需解决的问题、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包括外语教材选编、外语学习方法等。对此,下文将从历史视角,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明确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外语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外国语文学校则是元朝之时就开始设立。付克的研究表明,元朝政府1289年所创办的“回回国子学”为我国最古老的外国语文学校,换言之,我国早在元朝时就有学校外语教学活动(教授波斯文字)[3]。据高晓芳的研究,在我国,包括英语在内的外语教学活动,则是19世纪60年代之初才出现[4]。自此之后,外语教学活动才逐步为世人所熟知。

1.外语教学的目标

上述关于我国早期外语教学的分析表明,我国早期的外语教学仅限定在较小的范围之内。新中国成立之后,外语教学获得长足的发展。一直以来,在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外语界也一直在对外语教学的目标进行探索。那么,外语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尚处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模式探索的十字路口上。在此种背景下,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学的目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在20世纪70年末期,许国璋先生就明确指出:“学习外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我所用,把这一个目标定为外语教学的目标。”[5]许国璋先生从整体上来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刘道义则专门分析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他指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6]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外语教学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种背景之下,王先生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得不同文化的人们能进行交际、对话、讨论。”[7]王先生对外语教学目标所做出的界定,较之许国璋、刘道义,王先生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仅用一句话就明确回答外语教学旨在促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能进行交际。纵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现代外语教学提出的要求,王先生对外语教学目标的界定正是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体现。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说,王先生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指明我国外语教学的方向,铺平外语教学蓬勃发展的道路。

2.外語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要落实外语教学既定的目的,就要明确外语教学必须要解决哪些问题,惟其如此,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方面,外语教学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外语教学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尤其是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外语教学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要妥善回答:“外语教学必须要解决什么问题?”对此,王先生认为,“归根到底,外语教学必须解决的是两个问题:(1)教什么,用什么教材,不能全由上级领导单方面决定。(2)学什么,怎么学,不能全由教师单方面决定。”[5]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王先生关于外语教学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的意见呢?对此,我们还要结合王先生提出这个意见的时代背景做进一步的分析。其一,从时间而言,王先生的这篇论文是在2005年上半年发表,由此推断,王先生应该在2005年上半年之前就提出这个意见。其二,从目的而言,王先生是在评论束定芳的著作《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之时提出这个意见的。其三,从特定的时代背景而言,一方面,20世纪末期,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战略,旨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由此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快速增长,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录取新生108万人,及至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录取新生则达到275万人,增幅达到154.6%。这就对大学课堂教学(包括大学英语)带来新的挑战,为适应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明确外语教学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由此可见,王先生不愧为我国外语界的一代宗师,在21世纪之初,仅用寥寥数语,就把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解释得清楚明了,夯实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指引我国外语教学又快又好地发展,提升我国外语教学的质量。

事实上,关于“教什么”“学什么”,王先生也给出明确的意见。就“教什么”而言,王先生认为,“我们的外语教师,因为限于时间和资源,没能设法了解学生的需要,所以往往只凭个人的有限经验来决定教学内容;不这样做的,可惜还很少见。”[8]“英语教材要有文学作品但不能限于文学作品。”[9]“老师的时间有限,学校的资源也有限,事实上上课必须以课本为基本材料,再由任课教师按具体情况加以调整补充。”[8]王先生的这些话表明,一方面,外语教学内容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不仅要涉及文学作品,还要包括其他方面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教学要依靠教材,但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就“学什么”而言,王先生在《我走过的弯路》一文指出,“学英语,既要在语言之内来学,也要在语言之外——在社会背景中,在传达媒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历史中——来学,这是我在长期走弯路之后悟出来的一条道理。”[9]“外语专业学生除学外语外,还要学习财经、政法、历史、文化等知识。”[8]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先生就提出要“在社会背景中,在传达媒介中”学习英语,非常有远见。及至21世纪初,王先生就外语学习提出明确的建议,外语专业学生不仅学习外语学科知识,也要学习财经、政法、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这才能符合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要求。

无论是“教什么”,还是“学什么”,王先生都是结合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而提出自己的意见。王先生的意见中肯,切实可行,适合教师的“教”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学”的需求。

二、揭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外语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取决于足够数量和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又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息息相关,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则是外语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引导外语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做好专业发展,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生存的问题,还关系到高校外语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高。长期以来,王先生非常关注我国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前文所述,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种背景之下,早在20世纪90年之初,王先生就指出:“语言学使得我们学英语时少走弯路,引导我们注意英语的特点,帮助我们挑选教学法,让我们在写作和翻译时多一点把握,它还帮我们擦亮眼睛,看清某些语言作品的优缺点。”[10]至于如何学好语言学,王先生也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英语教师要学好语言学,应该(1)抓语言学习;(2)抓语言理论学习;(3)思考论证那些理论;(4)如有可能,提出自己的题目,开辟自己的园地。”[10]及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王先生更是语重心长地说:“(1)提高语言文化知识水平,(2)提高科研能力水平,(3)提高思想品德水平。”[11]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旨在探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总而言之,王先生认为外语教师学习外语语言学,有很大的帮助:其一,学习语言学,对选择外语教学方法将会有所帮助。其二,学习语言学对英语写作以及翻译有很大的提高作用,能用到很多地道的词汇。其三,学习语言学,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外语理解及外语文化水平。其四,提高自己的眼光,对一些语言类的作品能有一个更好更独到的见解,对很多外语作品有更深切的体会。由此可见,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更说明王先生高屋建瓴,把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为我国外语教师,尤其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先生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扩招之后外语教师数量及质量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我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校的扩招,外语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达标。为了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1999年之后的几年间,众多高校引进一大批英语本科毕业生。如何加快培养这些本科学历的英语师资,就显得十分迫切。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各高校管理层也意识到要加快培养2000年之后几年间所引进本科层次的外语教师专业水平,也为提高这些外语师资水平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进修、在职攻读硕士等。无论是进修,还是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都要系统学习语言学。王先生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为破解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指明了出路。

三、探寻外语教材编选的对策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教材,外语教师将无法正常开展外语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核心的资料,换言之,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外语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教材编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分为广义的教材和狭义的教材,狭义的教材一般指的是学生使用的课本。关于外语教材编写,王先生对“教材”的定义、外语教材编写的原则、如何解决教材内容多而授课时间少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教材的定义,王先生指出:“教材应该包括老师所使用的一切教学材料,不限于课本。”[8]王先生所说的“一切教学材料”,就是指广义上的教材。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外语教材不限于纸质课本,还包括视听资料、影视资料等。這表明,王先生关于“教材”定义的分析,与21世纪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符,符合新时期外语教学对教材的实际需要。

外语教材编选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外语教材的编选,王先生结合自身长期的外语教学与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其一,总结经验教训,“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材的经验”[12]。其二,要考虑目前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要考虑到目前国家建设的需要”[9]。其三,外语教材编写要遵循实际需要与相关理论的原则,“参考当代国外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并根据中国学生的实际需要”[13]。其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内容与技巧并重,示范与创新并重”[13]。简而言之,外语教材的编选要吸取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遵循当代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的理论,符合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初到21世纪初,王先生在长期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中所总结出的上述几个意见,对于我国外语教材的编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教材内容多而课时少”的问题困扰着广大外语教师。对此问题,王先生认为:“应由教材编者、教师、教育行政领导大家协商,求得初步解决。”[8]这说明,外语教材内容与外语教学的课时之间并不完全一致。这个问题并非单依靠外语教师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编者、教师等多方共同协商才能解决。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更多,使用外语的时间也更长了,学习外语的环境也有极大的改善。因此,外语教材的编选必须要根据外语教学课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做相对应的调整,使外语教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鉴此,外语教材的编写者必须要与外语教师一道,反复沟通、商讨,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当代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原则,确定外语教材内容的编选。

四、挖掘外语学习的秘籍

对于外语学习,王先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前面已经分析了王先生所提出的“学什么”,下面重在分析王先生关于“如何学外语”的建议。

1.勤学苦练

作为一名资深的外语学习者,王先生语重心长指出学习外语的“秘籍”:“学外语必须下苦功夫。”[14]“要掌握一门外语,勤学苦练是必由之路;平步登天,只是幻想。”[9]王先生活到老,学到老,及至21世纪初,王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仍手不释卷,坚持学习,不愧是 “勤学苦练”典范。21世纪,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并行,唯有“勤学苦练”,外语学习者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2.如何掌握外语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方可进行听、说、读、写,才能利用外语进行交际。那么,如何才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外语词汇呢?对此,王先生在《怎样记英语单词》一文提出独特的建议:“英语词汇虽然没有严密的系统,可是单词与单词之间还有某种联系,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联系,我们记单词就方便些。”[15]“记英语单词要细水长流,及时巩固,不能长驱直入,不顾后方。人的脑子到底是有裂缝的水桶,不是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只有天天补充,不断复习,我们的英语词汇量才会越来越大,我们理解运用单词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15]“想了解一个词的用法,必须看上下文,看语境。先进行泛读,再将有兴趣的词语抄下,按一定次序编起来,经常复习。”[16]王先生关于如何学习掌握英语词汇的这些建议表明,要掌握外语词汇,不仅要利用词汇之间的相互联系,更要持之以恒,在具体的语境及上下文,熟悉、掌握词汇的用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先生就关注如何有效记忆外语单词,所提出的建议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外语词汇。事实上,在21世纪的当下,王先生关于如何有效记忆外语单词的方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正确看待外语学习出现的错误

在外語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呢?是置之不理,还是因出现错误而放弃外语学习呢?事实上,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对此,王先生认为要进行错误分析,具体就是:“错误分析非但老师要做,学生也要做。师生合作,共同研究,成绩定必可观。”[17]王先生这番话说明,要克服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需要师生通力合作,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举一反三,必定能提升外语学习成绩。王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期提出这个主张。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今天,而王先生却能高瞻远瞩,站住时代的前沿,就英语学习提出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主张,实属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吴俊.王宗炎先生的外语教育思想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6):105-108.

[2]蔡焱.关于“外语教育”与“外语教学”的再思考[J].学术论坛,2012(5):204-207.

[3]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7.

[4]高晓芳.晚清洋务学堂的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7-69.

[5]许国璋.谈谈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任务[J].人民教育,1978(10):21-25.

[6]刘道义.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1988(02):6-10.

[7]王宗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René Dirvon和Martin Pütz的《文化间交际》 述评[J].国外语言学,1994(4):14-18.

[8]王宗炎.为开路先锋喝彩[J].外语界,2005(2):78-80.

[9]王宗炎.我走过的弯路[C]//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0]王宗炎.英语教师看语言和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3(2):1-6,20.

[11]王宗炎.我们要做三件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1-2.

[12]王宗炎.语法学说和英语教学[J].国外语言学,1980(2):1-6,48.

[13]王宗炎.粉笔青灯五十年[J].福建外语,2001(1):1-4.

[14]王宗炎.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 面对现实,抓住重点[J].外语研究,2000(3):1.

[15]王宗炎.怎样记英语单词[C]//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6]王宗炎.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1-3.

[17]王宗炎.分光镜下的汉语干扰英语实例[J].外国语,1980(6):16-23.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