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017-09-25 10:30谢火木刘李春钟杰翁挺
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谢火木 刘李春 钟杰 翁挺

摘 要: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将实践教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厦门大学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为抓手,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了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补充,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实践;创新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010年,我国正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议题[2]。从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来看,主要体现为学者们大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相融合,并对创业基地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探讨模块化、分层次的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专长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定性研究、泛泛而谈,从战略视角探索创新创业教育[3],未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世界著名高校十分重视创新教育,提高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培养中,“个性化的教育模式”[4]“创新竞赛模式”[5]“宽松环境育人模式”[6]及“玩兴氛围模式”[7]等教学模式对提高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而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个子系统组成,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8]。厦门大学自2005年以来,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对标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大幅度加大实践教学分量,增加实践性教学学分,从17到19,再到现在的43。同时,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为抓手,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实验教学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应用的桥梁,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明显加强,越来越凸显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提高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是解决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必然要求。

(1)加大实验教学投入

经费投入是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保障。近五年,学校投入近2亿元专项经费,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成了包括工程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在内的一大批实验教学中心和公共实验平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有力支撑了实践教学改革。“十二五”期间,建成1个国家级、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改革传統的实验教学是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职能的根本途径,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和方式具有探索性、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9]。厦门大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与学生创新性实验相结合,鼓励实验课单独设课,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项目。

(3)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使得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能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10]。目前,全校已建成3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20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面向校内外开放,所有在校学生均可通过互联网登录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进行在线学习。

(4)搭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

学生的创新研究需要物理空间载体。2012年起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建设了一批新俱乐部、工程师训练营、创客空间等本科生创新实践平台。如芙蓉隧道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已有机器人、智能车、无人机、创意工厂等工作室入驻,是一个完全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校所有学生、鼓励跨学科学生交流的创新实践俱乐部。基地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由学生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全天候24小时开放。

(5)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

厦门大学出台了《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教学实验中心管理工作规程》《本科生学业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文件,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实践教学工作有序开展。2014年结合教学实验室的特点,建立实验室6S管理方法,在全校教学实验室中推广,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实验室的效益,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以学院为单位建设院级实验教学中心,鼓励跨学科实验室平台建设,建立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推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制度,推动教学、科研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2.推进建设加强组织,确保实习实训成效

实习对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活动的主要场所[11],但是由于教学计划执行不到位、实习前准备不充分、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经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12],且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更重视理论与知识的传授,高校人才培养中实习实训多数情况是走马观花,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要[13]。厦门大学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习实训,组织集中实习,推进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大实习经费投入

厦门大学切实做到“三优先”,新增经费优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新增生均拨款优先用于学生培养,新增教学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2013年起,学校在保证日常教学经费持续增长的同时,设立实习专项经费,逐年加大经费投入。2015年学校将本科生学费的60%用作本科教学日常经费。2016年,这一比例直接提高至100%,该部分经费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实习教学的前提,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14]。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组织学生集中实习,开展“真刀真枪”实习,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和行业、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与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产学研合作形式推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实习基地资源共享,推动多个学院联合建设跨学科的大型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建成一批相对稳定、覆盖面大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9个,其他各级各类基地495个。依托上述实践基地,接收本科生实习。

(3)厚植校内实训教学环境

学校建设了“综合工程訓练中心”,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设备总资产6 000多万元,开设生化、电子设计与工艺等多类课程。每年短学期学校统一组织相关理工科专业学生入住漳州校区,开展“真刀真枪”实训。

(4)强化实习环节管理

实习是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等实际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环节[15]。实习(实训)教学工作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出台《实习工作管理规定》,要求凡有实习计划的专业须制订《实习教学大纲》,并与实习接收单位共同制定年度实习教学计划。

3.打造科创竞赛平台,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2013年,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厦门大学着力打造科创竞赛“两平台”,启动实施“八化”新模式。“八化”指科创竞赛全员化、科创训练多样化、科创项目课程化、科创场所基地化、科创竞赛团队化、科创竞赛国际化、激励机制常态化、学术讲座日常化[16]。

(1)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

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省、校、院四级项目体系)、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本科生项目)和院级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吸引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以科研项目形式资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由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教师指导,学生或学生团队共同完成。

(2)打造学业竞赛平台

2013年以来,学校按照每个学院每年重点打造若干个品牌赛事,构建校级学业竞赛平台;瞄准国内外重大赛事,参照其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无缝对接,使校内赛事成为校外赛事的选拔赛,遴选赴校外参赛的后备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竞赛,提升学业竞赛水平。对有潜质、有竞争力的竞赛项目学校通过专项经费,资助其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设立创新学分。学校设立2个必修创新学分,自2015级本科生起,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项科研训练和一项学业竞赛,对参加各类竞赛、进行科学研究、申请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进行创新学分认定。二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指导科创竞赛计入教学工作量等。三是单列科创竞赛推免指标。四是召开年度科创竞赛总结表彰大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五是搭建交流平台。编制年度总结材料,将本科生科创竞赛成果、论文成果、教师指导心得、学院科创竞赛工作总结等汇编成册,总结交流经验。

(4)创新管理

一是创建厦门大学本科生创新网,实现了从学生申报、教师指导、学院审核、专家评审、立项审批等全周期管理。截至2017年6月,网站总访问量超过90万人次,已成为学校热门网站,成为科创竞赛信息发布平台、师生交流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二是建立即时服务平台,通过本科生科创竞赛微信公众号及QQ群,实现自助咨询、即时信息推送、随时解答等24小时服务。

4.加强项目策划运作,增强实践育人实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以社会为舞台,开展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活动的总称[17]。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能动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8]。

(1)立足重大现实,精心设计内容

结合 “一带一路”和创新创业等重大热点问题,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需求调研、实践基地需求对接等工作,设计“信仰·力量”政策宣讲行动等四大行动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等十个专项,深入引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构建常态体系,推动项目运作

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社会调查”,组织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实践项目的选题、队伍组建、过程管理、报告撰写等环节,推动社会调查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构建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体系。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将实践内容与课题立项相结合,打破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课题立项→实地调研→课题研究→实践验证→成果形成的良性循环体系。

(3)完善保障机制,规范基地管理

对社会实践全过程实施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打造多层级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增强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完善经费资助制度,将资助金额与实践成果质量挂钩,按照成果得分对团队采取梯度式的资助,激励和引导团队有效提高社会实践质量。制定《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提升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4)促进有机结合,推动成果转化

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加强部门间联动协作,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成果共享和转化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对优秀作品进行遴选并后续跟踪辅导,提炼实践成果并转化出有价值的课题项目,促进成果上水平。近年来,社会实践成果在学校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作品和创业项目达30余项。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厦门大学逐步构建了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补充,多层次、立体化、开放性的“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在2014年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所获得的33项省部级以上奖项都与实践教学改革相关,其中直接以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申报的获奖数达11项,占33.3%。2015年9月8日,教育部“简报”第37期以《厦门大学“四轮驱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题进行了报道。

二、几点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体四翼”还需在不断深化完善,坚持问题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贯穿到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学全过程,主动应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孕育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与氛围。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項系统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部门开展协同工作的重要抓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齐抓共管才能见出成效,需要学校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参与,全校上下协同,各学院更要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逐步实现创新教育“全员化”的目标。

(2)多措并举,加强建设

高校要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的比重,继续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创新实践基地,给学生更多可以“捣鼓”的地方,更多可以孵化创意的“苗床”。积极为本科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加强校企合作,为所有本科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将创新教育与本科生导师制、短学期制相结合,围绕创新创业、科创竞赛问题,促进教研

结合。

(3)以人为本,注重个性

学生参加项目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的兴趣,自发地组成一个个“小小班”的过程。通过导师的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激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体验学术活动的一般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创新。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众多、形式多样,而创新性又要求教学管理不能僵化,需要在灵活性和规范性之间寻得平衡。通过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建章立制,清晰管理范围,明确激励措施,同时将运行中出现的好政策、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让参与创新教育的师生明白应该怎么办、可以怎么办、怎么办更好。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正确的评价,不断优化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牛庆玮,胡伟.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0-73.

[2] 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105/xxgk_120174.html, 2010-05-13/2016-09-01.

[3] 韦雪艳.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回顾、分析及前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10-17.

[4] Soonhye Park, Soo-Young Lee, J Steve Oliver, Bonnie Cramond. Changes in Korean Scienc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and Science Teaching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n Overse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006, (17):37–64.

[5] Theodore Lewis. Crea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viding children with glimpses of their inventive potential. Int J Technol Des Educ, 2009, (19):255–268.

[6] Robyn Gibson. The ‘art of creative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 15(5): 607-613.

[7] Berg DH. The power of a playful spirit at work. Qual. Particip. 1995, 18(4): 32–36.

[8] 郑春龙,邵红艳. 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9] 黄大明,秦钢年,杨春兰,廖庆敏. 提高实验教学人才培养功能适应创新人才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26-129.

[10] 王卫国.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5-8.

[11] 朱天云. 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7):853-855.

[12] 宋歌,孙玉楠. 完善高校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几点建议[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52-53.

[13] 王保东等. 建设开放型实习实训平台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2014(6):179-181.

[14] 刘国买,谭轶群.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8):132-133.

[15] 余龙江,李为,鲁明波. 新形势下本科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索[J]. 高教论坛,2008(10):21-24.

[16] 谢火木,翁挺,戴莉华. 以科创竞赛“八化”带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5(1):27-30.

[17] 刘晓东.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18] 郝丽,孙成豪,刘秀华,高海虹.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41-44.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