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秋
[摘要] 目的 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療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观察分析。方法 在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和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则为76.0%(3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a)-0171-03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Banxia Xiexin Tang Jiaji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Mixed Cold and Heat Chronic Gastritis
BAI Xiao-qiu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Frontier Defense Corps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banxia xiexin tang jiaji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mixed cold and heat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xed cold and heat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and banxia xiexin tang jiajian decoc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6.0%(48/50) and 76.0%(38/5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banxia xiexin tang jiaji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mixed cold and heat chronic gastritis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anxia xiexin tang jiajian decoction; Mixed cold and heat; Chronic gastritis
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普遍,且发病率高。该病的病因比较多,属于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临床症状轻重不同,病程延长,反复发作。病情复杂,以寒热错杂证比较多见[1]。慢性胃炎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心伤害,减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院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该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治疗中,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取得的效果。对该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内镜检查以及胃黏膜病理活检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以及嗳气等,反复发作,持续的时间超过6个月。排除B超和X检查出现肝胆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以及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所选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19~53岁之间,病程在6个月~3年之间。对照组中男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20~48岁之间,病程在4个月~3年之间。西医诊断标准:给予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符合胃炎内镜方面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慢性胃炎的病史。中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胃炎确定的中医证型标准。表现为:口苦、口干、嘈杂、胃脘痞满、疼痛、舌苔黄等。两组患者均经中西医诊断确诊,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非藥物疗法 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养,保持愉悦的心情,禁忌暴饮暴食,避免食用生冷、生硬不易消化的食物[2]。鼓励患者少食多餐,戒烟戒酒,近期内不可饮用浓咖啡。
1.2.2 药物治疗 给患者服用半夏泻心汤。处方为:姜半夏9 g,黄连6 g,黄芩12 g,党参12 g,干姜3 g,红枣10 g,炙甘草6 g。针对脾胃虚弱的,去黄连,加白术、黄芪。针对严重淤血的,合用丹参。针对脾阳虚者,去黄连,合黄芪建中汤[3]。针对胃阴虚者,去黄连、干姜,合益胃汤。针对湿热症状严重的,减少干姜,增加黄芩。胃胀明显者,加香附,佛手。
1.3 评价指标
该次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指标。该组研究中,分为以下几个评价等级。显效:给予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治疗效果明显;有效:给予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身体得到了快速恢复;无效:给予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不但没有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方法
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胃病在临床上比较普遍,且致病原因多。中医学认为[4],慢性胃炎主要是由长期饮食不节、寒湿内侵、七情刺激、劳倦内伤致使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水湿运化障碍,阻滞为瘀、郁而化热、胃失和降所致,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胃炎组织出现了不典型性的增生以及肠腺化生等情况,严重可导致患者发生胃部的癌变,临床应当给予重视。另外,气机上升、下降失常后,同样导致气血不和,发生痞满。针对脾胃虚弱,缺乏锻炼的人,容易引起胃痛、痞满。患者情志不畅,体内血气淤积,堵塞,也会导致胃痛[5]。除此之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暴饮暴食、喝酒、抽烟等,长期以来都会加大胃的压力,引起胃病。黄帝内经指出:“肝胆失调、胃气升降失常是引发该病的核心”。中药加减治疗注重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止痛,能够有效增加胃肠蠕动、生津养血,对改善肠胃失调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临床上在治疗胃病时,采用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具体来讲,针对寒热错杂的患者,应用了寒热并治的原则,应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该方药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最早在中医书上,已经对半夏泻心汤的效果做了记载。针对厥阴痞证的治疗,给予干姜、半夏治疗后,可以祛除患者体内的寒气。给予黄连、黄芩治疗后,能够清热燥湿[6]。针对心下痞的治疗,主要病因为胃气亏虚,给予大枣、人参、甘草治疗后,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黄连、黄芩,苦寒泄热,燥湿,辛苦合用,有降逆止呕消痞之功效。黄连味苦,性寒,在清热泻火、解毒方面的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在降低胃火方面上,效果显著。干姜辛热,可以祛除胃中的寒气,湿气化成水气。联用上面的两种药物,不但可以祛除患者体内的寒气,清除痞热,而且能够有效的调理肠胃,使肝气逐渐顺畅。针对脾胃虚弱症状的,在祛寒后应用党参、干姜,能够避免对脾胃造成损伤。同时,再加入白术、黄芪两味药后,能够起到益气的功效。对于淤血严重的,加入丹参后,能够活血化瘀, 起到止痛的效果。针对脾阳虚弱的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后,能够补充气血,祛除寒气,缓解疼痛。针对湿热症明显的,采用黄芩加量、干姜减量的办法,能达清除湿热的效果。其中半夏的主要功效为降逆止呕、化痰消痞等,党参是常用的补气中药,其性平、味甘,具有补益脾肺、养血生津的功效;黄芩、黄连的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干姜的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半夏与人参联合使用,对胃部失养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能够健脾养胃;诸药合用能够达到辛开苦降甘补的功效,促使胃黏膜的恢复和修复,进而改善胃肠道的不良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在该次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中医辩证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建康等[7]在临床研究中也明确指出: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组成的中药药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功能,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与该次患者研究结果观点一致。王月新等[8]在临床研究中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31.82%)、总有效率(89.39%)均略高于对照组(21.31%和7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0.182;χ2=3.500,P=0.061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 HP 阴转率(95.24%比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三联疗法更能有效保护胃黏膜,促进 HP 清除。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医上的寒热并治是应用了辨证分析的办法,针对不同的症状,给予协同加量或者减量的办法,有效的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并非单纯的联合使用两种中药。虽然在治疗慢性胃炎时采用中药治疗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受到肝气的影响,要求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给患者加强宣教,使其保持情绪的舒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慢性胃炎,达到彻底康复[9]。
综上所述,在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法,采用了中医中的辨证施治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宪莉.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8):50-51.
[2] 赵长城.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75-77.
[3] 廖列辉,罗家胜,梁海莹,等.中西药结合治疗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炎症状的慢性荨麻疹116例疗效观察[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暨中南六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讨会.2011:265-266.
[4] 朱翠菱,石桥,周丽娟,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347-349.
[5] 王方石,王晓男,闫秋,等.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9):82-85.
[6] 邓天好,谭达全,陈慧,等.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近3年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190-193.
[7] 王建康,陈丹,王继兴,等.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证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7):499.
[8] 王月新,武迎军.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66例[J].中国药业,2014(16):123-125.
[9] 赵力波,刘永.HPS检测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口腔HP感染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6):173-174.
(收稿日期:2017-0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