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高三学段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如何在本学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有意识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逐渐形成中华传统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 高三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一时间,“核心素养”一词便成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通过教育去形成与发展的,这些素养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为了把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落到不同的学段,就需要把这些素养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也便随即产生。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意义非凡。
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性
1.对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亦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同样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毋庸置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在吸收“外来”的同时,必须不忘文化的“本来”,理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会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这样,中国学生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自己的脚跟,又跟上世界前行的步伐。
語文学科在各个学科中,承载了更多传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我们期许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中华民族振兴富强的必经之路。
2.对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意义
中国学生发展既具有当代学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中国学生所受的知识教育、规范教育过多过强,因而自主意识、学习品质、思维方式、探究精神、文化意识等是比较薄弱的。这些不足与弱点的克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必须有良好教育的积极干预。
在语文学科中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并由此,明晰、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引导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特点,形成中国风格,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在高三学段面临的问题
1.客观存在的高考指挥棒,导致师生降低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视程度。
10个月高三学习,师生在高考这个明确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主动或者被动地都会将主要精力和矛盾焦点聚焦在如何提升高考的考试分数上,直接导致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降低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视程度,更不必谈用真正内化于内心,落实在具体的实践和行动。
2.方法性指导占主导,导致“文化传承与理解”易成为空谈。
高三语文教学中,更加侧重对学生语文学科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具体表现在文言文侧重字词的积累,文意的表层理解,忽略了其中蕴含的深邃的传统文化;人物传记过多注重对人物事迹的筛选整合,忽略了人物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精神与骨气;诗歌鉴赏侧重亦过于注重各种类型习题的中的规律和总结,进而忽略对诗词中流露出的诗情画意……每种类型的文本授课都过于注重方法的运用和指导,忽略从文本或者素材中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只知道“工具性”而窥视不到“人文性”,又何谈“文化传承与理解”。
3.适合高三学段的资源欠缺开发与整合
高三习题资料是丰富的,但是如果作为能够“传承与理解”文化的资源,似乎还太过零散和冗杂,不成体系,欠缺目的性整合。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可挖掘的价值也就被忽略。加之教师的资源意识也较为淡薄,所以那些习题,于师生的意义也就仅仅是答题得分的工具罢了。
三.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实践探索
1.积极转变和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意识
即使在升学压力繁重的高三学段,师生双方,亦都应转变认识,立足高远,树立在日常教学中理解与传承文化的观念。
于语文教师自身而言,教育眼光不能够仅仅局限在功利方面,应要更加长远,育人目标要更加全面,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并愿意用行动去探索与实践,不负先贤“为往圣继绝学”之教会;于学生而言,对自己的发展定位应更为广阔与博大,转变鼠目寸光的狭隘视野,立足个人内涵底蕴的培养与提升、视民族的进步与腾飞为己任,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带给时代与社会的力量,在体验民族文化的同时,自觉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提升民族自豪感。
2.将“资料”变“资源”,合理开发与整合
客观存在的高考是我们无法逃避、必须直面的重要关卡,高三学习的特殊性也无法凭一己之力抗衡与改变,但作为有责任与使命感的语文教师,我们便不能让功利性占据高三生活的全部,不能罔顾语文学科中蕴含的文学魅力、文化精髓,即使带着镣铐,也要努力翩翩起舞。endprint
高三的学生每天接触的大量习题资料,事实上是丰富的“资源”库,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媒介,挖掘其中隐性、显性的文化价值,开发其成为我们传承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素材资源。
诗歌鉴赏:人生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古人将人生的怀抱、个人的志向、家国的情怀等等,融入到了诗情与画意中,或温婉动情、或慷慨顿挫……鉴赏诗词,就要沉心静气,体味其中流露出独特的文化韵味:《雨中花(旆拂西风)》中彰显出的大国的慷慨威严;《秋尽》中,杜甫伤时忧国,期盼以潦倒之力,张开报国怀抱;《竹轩诗兴》向我们诠释了“穷则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格……教师在面对这些“资源”时,要对其中的精髓加以提炼,引导学生关注及内化。
文言文:发现每位先人身上的精神力量。古人圣贤,先哲往圣,那些在漫长古代岁月中,为中华民族贡献一生,或利国利民,助一世之太平,或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在动荡年代用个人意志品质对抗邪恶势力的先人,他们决不能只是冷冰冰的文言实词、虚词,而应当让他们的精神始终感动于我心,融入于我行:《李栖筠》为民疏渠,解百姓于水火;《彭时》推行优老政策,惠民利国,“服御俭约”,古大臣之风范尽显;《钱士升》对干扰国本之事据理力争,离职不悔;《杨涟》对黑暗势力,钢钉入骨,宁死不屈,彰显出封建士人阶层的傲岸风骨;《苏颂》“纯孝”之心感动世人,被人敬仰……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挺立在面前,怎能不为之动容?这份精神的力量,不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吗?
现当代人物传记、新闻:总有这么一群人,甘用毕生的心血,标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不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他们所迸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回应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苛求和信念坚守。《狱医陈忠良:刀锋上行走28年》,在危险但平凡的岗位中贡献毕生的普通人;《“平民建筑师”齐康》,设计为民,将强烈的民族融入感,倾注于建筑设计中;《洪荣昌:红色收藏家的传奇》,用自己的行动,告诫子孙后代勿忘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历史;《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琴声一曲余韵长》让我们领略了传统乐器不可抗拒的魅力。
作文素材积累及文章写作:在积累写作过程中,反思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学生日常积累的时评作文素材中,蕴含了大量时代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例,彰显当代人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积累与写作,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逐渐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反思能力。如故宫的守门人单霁翔,在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恰当的方式让其焕发时代的活力;“国礼”由古至今的发展,弘扬国威,量彰显大国担当;根基厚重的传统古典文学,在当代变成了营销管理等实用学说,究竟是喜是悲;中国青少年对“科研”职业发展规划式微,“科学家要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理想如何延续;经济飞速发展,美好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有时被看作“守旧”与“刻板”,当代中国人应当如何传承大国工匠之风……一次次对灵魂之门的叩击中,书写下的是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对传统的思考。
3.课堂的实践与操作
在高三学段期望能对传统文化加以传承与理解虽困难重重,但也预示着我们面临着振奋的挑战。在课堂实践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资源中,深入思考、挖掘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人物美好品质,并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与渗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分享,发现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会学生在积累中透视“古今”,领会文化连续性,进行文化思考,逐渐形成文化传承的能力;通过具体写作,增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责任感,为中华民族发展与振兴,贡献力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望我辈教誨的少年,能身兼古人之优良品质,心怀家国天下之责任,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髓,一直传承与延续。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