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PI和PDCA学习闭环的大学生规划研究

2017-09-25 19:12吴芳李金芸马玉茹
东方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PDCA循环绩效管理

吴芳+李金芸+马玉茹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学习规划现状入手,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以成都大学学生学习规划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2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少大学生的学习计划存在不具体、目标之间衔接性较弱、计划的执行情况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管理学中的KPI绩效管理和PDCA循环移植到大学生学业规划中,为大学生整理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以期借此帮助大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方案。

关键词:PDCA循环;绩效管理;学习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学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自主学习,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下,为实现个人学习目标,大学生需要自行制定学习规划。很多大学生在制定及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计划与目标之间没有实质联系、计划的可操作性低、完成情况不好等问题,凭个人主观意识感性地制定计划,导致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目标却难以实现的结果。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管理学中的KPI绩效管理和PDCA循环移植到大学生学业规划中,旨在帮助大学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方案。

二、研究目的

大学生在制定学习规划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凭个人的感性认识制定学习计划,其执行效果差强人意。此次调查以英语四级考试为突破口,结合KPI和PDCA学习闭环原理对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致力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自身学业生涯规划的情况,他们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提高规划管理效率。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在了解大学生对于自身学业规划的情况下,基于KPI绩效管理和PDCA学习闭环原理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整理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三、大学生学习规划现状及影响情况

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份数为192份,通过SPSS分析得到以下因素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一)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对学生形成制定规划习惯的影响

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为小学、专科的受访者从小学开始形成制定规划习惯占比分别为16%和15.4%,分别为从小学开始形成制定规划习惯平均水平的1.7和1.69倍,而其余情况均在平均水平上下小范围波动。

父母最高受教育情况为专科、本科及以上的受访者没有制定规划的习惯占比为8.3%和30.8%,前者低于没有制定规划习惯的平均水平13.6%,后者高于平均水平8.9%,其余情况均在平均水平上下小范围波动。

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虽然对学生形成制定规划习惯有影响,但此时对于该影响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二)有无短期目标对计划的制定及执行的影响

在没有短期目标的同学中,未制定考前计划是平均水平的2倍;制定但未按计划执行为0;制订了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0.58倍。说明没有短期目标的同学通常不会制定考前计划,而且不制定计划的比率远远大于制定计划的比率。

在有短期目标的同学中,未制定考前计划是平均水平的0.92倍;制定但未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07倍;制订了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03倍。说明有短期目标的同学中,制定考前计划的比率远大于未制定考前计划的比率,未执行计划的同学要略大于执行计划的同学。

通过有无短期目标的同学相比较,有短期目标的同学比无短期目标的同学更倾向于制定计划,同时有短期目标的同学在执行计划方面表现一般,只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何时开始有规划习惯对计划的制定及执行的影响

小学开始就有设计规划的习惯的同学,未制定计划的是平均水平的0.82倍,制定计划但未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0.68倍,制定计划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67倍,说明这类同学在制定计划表现良好,尤其是执行情况方面是所有类别当中倍数最高的。

中学开始就有设计规划的习惯的同学,未制定计划的是平均水平的0.68倍,制定计划但未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01倍,制定计划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46倍,说明这类同学在制定计划和执行情况上表现良好,均是大于平均水平。

大学开始就有设计规划的习惯的同学,未制定计划的是平均水平的1.33倍,制定计划但未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1.01倍,制定计划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0.46倍,说明这类同学中,制定计划的同学比不制定计划的同学略多一点,但执行计划的人只占制定计划的三分之一,表明执行情况较差。

没有设计规划的习惯的同学,未制定计划的是平均水平的1.58倍,制定计划但未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0.72倍,制定计划且按计划执行是平均水平的0.46倍。说明这类同学中,未制定计划的同学比制定计划的同学要多,且执行计划的比率低于平均水平,他们的制定计划和执行情况表现较差。

综上所述,小学开始有设计习惯的同学在执行情况方面表现最为良好,其次是大二和初中,表现最差的是没有设计习惯和大一开始有设计习惯的。在制订计划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大二开始有设计习惯的同学,没有设计习惯的同学表现最差。

(四)何时开始有制定规划的习惯与是否会检查考前计划并进行调整分析

从小学开始有制定規划习惯的的受访者中,不检查计划的占27.8%,较不检查计划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了26.4%,而从大学开始有制定规划习惯但不检查计划的受访者分别占58.3%,高于不检查计划的平均水平4.1%,且越晚开始制定计划的受访者不检查计划的比例越高;检查并调整计划的比例为61.1%,是检查并调整计划平均水平的1.75倍。从初中、高中开始有制定规划习惯的受访者检查并调整计划比例均高于平均水平。由此可得出,更早的形成制定计划的习惯会推动学生做到检查并调整计划。

四、增强学生科学有效的设计、制定以及执行规划的建议与对策

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我们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使计划不断改进,KPI绩效管理与SMART原则将对我们的计划执行情况做出绩效考核。根据这一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规划。

(一)目标设定原则

目标的明确性:制定目标时要明确总目标是什么,在目标的落实上要做到子目标与总目标之间有联系。

目标的可衡量性:首先考虑能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再进行质化。

目标的可实现性: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程序。

目标的时限性:。根据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对拟定的时间进行掌控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总目标。

(二)计划实施原则

制定好计划之后,便是计划的执行,而高效的执行力是计划得以完成的关键。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执行,检查,调整三个部分循环。根据目标制定的每一步骤、每一标准定期检查实际情况与计划的契合情况,确定是否出现偏差,并且分析判断差异出现的原因,再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计划或实际执行以达到计划与实际相符的目的。每一个小目标的执行都可以套用这三步循环,多个小目标集合为的计划也可以套用该循环,从而实现大环与小环并用的科学高效的执行手段。

参考文献:

[1]范洪;大学生学习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7.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PDCA循环绩效管理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