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25 06:37:05杨慧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杨慧敏

(虞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商丘 476300)

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杨慧敏

(虞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商丘 476300)

目的 探究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舒适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8天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抑郁及焦虑不良心理,促使心率、血压及呼吸维持稳定,提高肺功能恢复能力。

心理舒适化理念;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应用效果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应用于重症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呼吸辅助治疗机械设备,通过外界压力将机体内所需的氧气泵入患者体内,借此维持患者体内的血氧饱和度,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因患者对仪器治疗设备的不确定性产生担忧,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恢复,故实施有效的护理关于至关重要[1-2]。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实验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24±4.6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9±1.24)年。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83±4.58)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6±1.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引导家属配合护理人员积极鼓支持患者、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根据患者护理情况调节呼吸机各项参数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舒适化理念,方法如下:①冥想式情感抚慰。由专业培训过的护理人员进行旁白冥想引导,2次/d,不得低于15 min/次,持续8天。②肢体抚摸式。嘱咐患者多采取平卧位,对患者上肢、背部、下肢进行按摩,并对每个手指关节进行揉按,每个关节揉按2~4 min,依次按揉其他指关节,揉按20~25 min/次,早上各1次,坚持8天。③情感沟通。护理人员亲切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收集患者相关生活习惯及性格取向信息,对患者基础资料更好的整合。同时也为后期治疗过程中交流奠定话题基础。患者因器械通气无法正常交谈,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视为能够交流的对象,帮助患者追忆过往的经历。交流时间在15~20 min/次为宜,1次/d,持续8天。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焦虑进行测评,分数越高,抑郁及焦虑越严重[3]。②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况

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分)

组别抑郁焦虑对照组57.62±5.2358.93±5.67实验组51.63±4.0552.14±4.26 t 6.1786.520 P<0.05<0.05

2.2 干预后8天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8天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s)

组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呼吸频率(次/min)对照组129.52±6.4373.41±4.0386.54±5.1420.43±3.06实验组117.91±4.8368.13±3.0574.35±4.2617.44±2.85 t 9.8327.11812.5014.927 P<0.05<0.05<0.05<0.05

3 讨 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及抵触等不良情绪。其负面情绪会及直接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强,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出现呼吸急促等不良症状,影响机体各项生理指标,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8天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抑郁及焦虑不良心理,促使心率、血压及呼吸维持稳定,提高肺功能恢复能力。其原因在于通过冥想式情感抚慰,凝聚患者注意力,感受身边美好事物,帮助其沉淀心理的恐惧和焦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肢体抚摸式护理通过改变体位、按摩、关节揉按等,有效刺激患者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促使患者产生愉悦感,帮助其维持心境平和;通过情感沟通,引发患者怀旧情绪,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产生共鸣,增进护患亲切感,有利于平复患者情绪[5-6]。

综上所述,基于心理舒适化理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抑郁及焦虑不良心理,促使心率、血压及呼吸维持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陈 庆.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65-366.

[2] 常 艳,王 英,刘 洁.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31-334.

[3] 曹重阳,罗庆华.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20):2855-2857.

[4] 季华庆,石建国.国内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7):33-39.

[5] 卜庆锋,刘来勇,刘 杰.无创呼吸机对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2):182-184.

[6] 徐晓飞.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669-1670,1728.

本文编辑:张 钰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sychosocial comfort in the treatment of nonrespunctive ventilator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YANG Hui-min
(Yu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Henan Shangqiu 4763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sychosocial comfort in the treatment of nonrespunctive ventilator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108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mental state and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were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mf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respunctive ventilator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promot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respiratory stability and improve lung function recovery ability.

Psychological comfort concept; Respiratory failur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pplication effect

R473.5

A

ISSN.2096-2479.2017.14.5.02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0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