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城市国际化提升杭州交通水平

2017-09-25 08:28许玲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杭州

□许玲

对标城市国际化提升杭州交通水平

□许玲

杭州城市交通发展要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窗口期,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加以实践,借鉴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新加坡等世界名城的经验做法,增强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是国内外各种国际化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比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市内交通服务、交通通达性等。近年来,杭州城市交通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治堵效果显著,2017年1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杭州与深圳被列为年度治堵典范。但是全市依然面临交通拥堵、停车难、骑车难、行路难等系列问题,与世界名城还有很大差距。为找准学习标杆,本文重点选取了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新加坡、东京、首尔、巴黎、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慕尼黑、马德里等国家与城市,梳理其发展城市交通的思路举措,借鉴其有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杭州城市交通发展国际化水平的启示与建议。

国际化城市的主要做法

以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国际化城市大多有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枢纽建设新城,推动城市发展。斯德哥尔摩在新城建设之初就提出新城要成为职住均衡的自平衡社区,减少城市人口跨区域流动,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主要依靠轨道交通完成。东京是建立在轨道上的城市,交通引导的东京城市在建设开发之初就解决了交通可达性问题,在城市不断发展中,轨道交通又通过极强的客流运输能力跟上城市发展,城市与交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京都市圈高效运转。马德里非常重视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群发展的引导作用,所有轨道交通放射线路都与周边新城有很好的结合,满足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紧密联系的需要。慕尼黑通过混合土地使用,使住宅靠近就业岗位,住宅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人们可以就近上班、就近购物,减少交通需求。

一体化交通规划建设。国际化城市大多将土地利用、环境建设和交通规划综合起来。哥本哈根在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对轨道沿线、车站周边土地实施了有效的混合式开发,使人们从轨道站点出来后,不再需要换乘其他交通方式就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生活或商业区域。新加坡土地资源极其贫乏,却完美地将住宅、商业、工业设施与轨道交通系统融为一体,建设紧凑型城市。东京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土地利用真正做到了一体化,新宿大约2平方公里的交通枢纽范围内设置了100多个轨道交通出入口,直接与大型客流集散点无缝衔接,形成了轨道交通加地下步道的立体交通系统。巴黎拉德芳斯在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建设住宅、学校、写字楼及商业店铺等,使整个区域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现已成为巴黎市的副中心。

以绿色交通为主导。国际化城市大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轨道交通和公交巴士系统。新加坡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扩大公交巴士覆盖面,通过公交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间的无缝连接,提高公交和轨道交通分担率。在大型住宅区开发的同时,同步建设公共交通,为市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提供条件和保障。首尔从21世纪初开始推进公交改革,通过优化公交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路、提高公交智能化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一举改变了交通结构,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63%,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慕尼黑是绿色交通的天堂,公共交通品质齐全,无论是步行区域、城市景点,还是公共设施与空间,随处可见公共交通的身影。

打造步行和自行车系统。国际化城市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满足多元出行需求,扩大自行车和行人通行空间。新加坡为市民打造连续、舒适的步行系统,很多上班族通勤几乎不用在露天行走,甚至实现了雨天上班上学不用打伞也可以完成通勤出行全过程的目的。首尔近20年来交通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路权进行重新配置,比如首尔市政厅广场通行空间从完全被机动车占领到返还给步行者,汉江潜水桥从一座完全属于机动车通行的公路桥到将半幅路面改建为自行车和行人通道。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文化深入人心,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空间系统完善,在经济高速发展、机动化迅猛增长时期,市民为了保持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曾经与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抗争。完善的自行车通道、方便的自行车停车设施,给阿姆斯特丹市民的骑车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图/沈国强

智慧化交通管理。斯德哥尔摩在中心城区实行拥堵收费制度,设卡口和收费时段,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拥堵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变居民出行的模式选择。新加坡从整个国家利益出发,坚定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抑制私人小汽车拥有与使用,并利用智能系统先进技术对小汽车实施拥堵收费和安全管理,保证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纽约将城市划分为网格状进行规划,通过预测未来30年可能出现的交通状况,使规划具有引领性;在经过了小汽车无序发展的教训之后,纽约市政府及时调整了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对小汽车在市中心的使用和停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伦敦智能交通系统服务于不同的交通方式,通过智能化的检测手段,获得翔实的交通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及时发布信息,指导交通管理,引导市民通行。

利用地上地下空间。首尔城市中心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地面十分有限,为建设和完善步行交通系统,首尔十分重视地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地铁站之间的联络线、行人过街地下通道等兼做地下商店街,使地下通道宽敞明亮,冬暖夏凉,可以遮风避雨,极大改善了地下空间环境和条件,构成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黎的城市建设非常善于利用空间,比如在拉德芳斯设计了步行天台,从而使得人车分离,人们通过天台可以步行抵达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建筑;在巴黎南部铁路区改造中,大量的建筑在铁路上方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空间,另一方面也用新兴的建筑和城市景观掩盖了原先铁路不如人意的景观。

经验启示

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被认为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副产品,但是上述城市通过不断实践,避免或修正了城市机动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这对正在朝世界名城迈进的杭州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要有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发展一定与交通发展息息相关,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割裂。上述世界名城大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风貌,而在新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展绿色交通,利用智能交通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杭州有较好的借鉴作用。杭州应把城市结构、交通系统、景观环境、建筑设计、生态宜居综合考虑,延续峰会好的做法,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实施交通改革,匹配世界名城的目标要求。

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和依托。东京以强大的轨道交通支撑了现代化城市,实现了88%的绿色交通分担率,且商业设施与住宅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布局。未来五年,杭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铁路、地铁线路)逐渐形成,城市布局将围绕轨道交通展开,要坚持适当前瞻、循序渐进的原则,边建设轨道交通路网,边进行无缝衔接的配套设计,加快组团环线建设。

要有职住均衡的土地利用模式。拉德芳斯对规划土地进行混合开发利用,建筑物类型多样化,既有住宅,又有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慕尼黑主张紧凑型、公交主导的土地开发模式,这些都对杭州的用地利用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土地混合开发模式,考虑城市多中心发展,确保职住均衡及综合功能配套,减少市民通勤、上学、购物、就医等交通需求,从源头上控制交通需求量,减少私家车使用。

要以绿色交通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是国际化城市反复实践后的选择,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不同方式、不同线路的伦敦公共交通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相连接,降低市民的换乘成本,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当前杭州有近千万人口,规模效应已经产生,建立综合运输系统和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正当时,要积极创建“公交都市”,建立高覆盖率的公交系统,完善换乘系统,同时大力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要以智慧交通为手段。2009年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伦敦是全球最早采取智能交通体系的城市,也是世界上非高峰期使用因特网费用最低的云端城市。杭州是一座被习总书记称作“点击鼠标可以联通全世界”的城市,2016年12月27日,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指数发布,杭州排名全国第一。当前,杭州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努力打造“六大中心”,在城市交通发展上,要深度应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大数据治堵全覆盖,努力形成全国领先的交通管理智慧化新方式。

要与生态和人文相得益彰。建设城市精品才能造就精品城市,巴黎和新加坡都保持高密度的开发,但同时进行精细化的设计,避免高密度的负面影响,交通系统充分尊重自然,注重亲水和生态设计,道路设计注重增添城市情趣,提升人文品位,使得城市温馨、有人情味。随着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密度不断增大,高密度开发成为必要,既可以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也便于集中提供生活基础设施服务,推动公共交通发展,但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空间绿地的设置,使交通设施成为城市景观,不但可以使用,而且可以观赏和拥抱。

用国际化理念推进城市建设

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在统筹上下工夫,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上求突破。杭州城市交通发展要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窗口期,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加以实践,从而增强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提升城市交通工程建设水平,打造适合杭州城市结构的绿色交通系统。实现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开发,提高土地的集约化使用效率。比如建立交通综合枢纽中心,轨道交通站点与商业、办公和停车场、高铁站、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布局位于同一建筑物内,更好地规划利用城站、火车东站,以及将启用的火车南站、规划建设的铁路西站和杭州都市区城际铁路枢纽站点等。增加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口数量,并且站点设置要与公交巴士站点设置配套,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配套,距离居民集中居住地要近,实现“一小时门到门的通勤圈”,而不是“一小时通勤圈”。五年后,杭州正式步入轨道交通时代,要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提前规划设置商业设施、写字楼、住宅、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与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相配套,对地下商业、停车和人行道进行系统开发和精细设计,且要考虑处在枢纽不同位置乘客的不同需求,地下商业街区的店铺种类、营运模式要有所不同,使过往乘客方便、快速地选购所需商品。

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提高杭州城市文明程度。在大部分门户或者窗口(机场、车站、综合体、酒店、景点等)设置信息中心,提供基本的免费的多语种交通信息服务,包括城市地图和轨道交通图,使得外国人来杭州完全可以“自助”,通过看图独立完成出行。完善交通信息标识系统,外国人在地铁、公交巴士等公共交通设施及配套空间内,通过任何角度都能获得当前站点名称和下一个站点名称,知道正确方向。同时所有公交站牌上涉及交通枢纽(比如火车站、地铁站、旅游集散中心等)的站点名称用双语甚至多语标识,播报站名使用多语种。通过交通的直通、甩站、越行等形式,满足通勤、商业购物等不同需求,提升交通线路的利用效率。完善末端交通的步行性,比如公交站点到住宅小区之间的几百米距离要有专用步行通道系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比如公交巴士设有自动升降台,以方便残障人士上下车,街道路口设有坡道,方便残障人士的出行等。

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形成领先的智慧交通模式。治理交通乱象,加强对快速路网、隧道、过江大桥的交通管理,确保交通要道的顺畅与安全,加强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停放管理和宣传引导,提升杭州形象。加快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建立智能交通体系,通过广泛的信息采集,掌控城市交通运行状态和交通需求分析,通过及时的信息发布,为交通管理者、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可在中心城区试行拥堵收费制度,对私人小汽车拥有与出行量进行调节。注重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馆内搭建让市民认知杭州城市交通发展的平台,让市民了解党委政府的思路和方法,搭建完善市民意见交流平台和公众监督平台,培育公众参与规划建设的公民意识。

作者单位:中共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杭州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持续跟踪 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引智引资作用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杭州院子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