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
小班化教育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它要求教师由“教学”转向“导学”,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随着我校2014年被定为“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构建和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是摆在我校“小班化教育”实验班数学老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都知道合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之上的一种学习。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采取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随着对前两年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和学生自主任务单的接触,以及我校参与的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小学数学项目组中“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课题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找到了以下三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它们是:“微课+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3~5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和“1~2年级学生的课上预习作业”。这三种学习方式均是以“学生的预习作业”为抓手,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学习新知。
我们先后对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认识图形以及常见的计量单位,这样的数学知识录制10多节微课。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数学课录制微课,是考虑到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学习一课时或几课时就能理解和掌握的,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时间段。有了课前的微课学习,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变得主动多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数学教学互动中。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自制的预习作业,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们在1~2年级采取的是课上预习,教师对学生适时进行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而在3~5年级采取的是课前预习,教师对有一定自学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侧重培养他们的追问和质疑能力。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小组的分层、分组、分角色、分任务以及组内与组间的合作与竞争。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就如何组织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如何寻找数学课堂上的“合作点”做了尝试和研究。
一开始,我们选取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进行单元“合作学习形式”的尝试,设计了这一单元的4节新授课的预习作业设计。考虑到“预习单”既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课上合作交流的内容,而且这样的课题研究是随着教学进度上的随堂课,所以预习单内容的设计以“板块化”为主。而课上合作交流学习以学生为主,故板块的设计一方面考虑到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让学生自己讲、自己说,所以内容的设计不能太多,3个板块左右,最多不能超过4个,否则就有可能完不成设定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尽可能以课本为主,而且有难易梯度,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思、有所学。突出小班化“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教育理念。课上的合作学习任务和要求流程是这样的:
(1)组长组织检查预习单完成情况。(2)组长带领组员检查预习单中各题的对错,并推荐有代表性的错误、问题或建议。(3)小组讨论并确定自己组是“讲”还是“问”。
选择讲,定好讲哪道题。教师巡视时筛选各小组推荐的值得在全班讲解的错误、问题或建议。协调各小组“讲”还是“问”的分工和“讲组”负责讲第几题。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完成从“教学”向“导学”的华丽转型,就像一位导演,看到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数学课堂。以“爬格子”的形式及时进行课上学生小组学习评价,同时收集学生一周的课上合作学习评价积分,评选出每周的合作学习“优秀小组”。
三、寻找适合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课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数学课适合更大限度、更多时间的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形势下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自我的构建。练习课、整理和复习课、单元检测讲评课等这样的数学课堂走进了我们研究的视线。以我最近上的一节练习课为例。
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课,将练习中的习题分类,设置计算、应用关、拓展关,3大关和8小关的闯关游戏,各小组自选闯关项目,课上各小组在课堂上既是闯关小组,同时又是提问、质疑小组。这样的数学课学生很喜欢上,参与度高,课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玩”中学习数学。
四、寻找数学新授课中的“合作知识点”
随着我校小班化教育环境之下合作学习的深入实践研究,一节数学课上的合作学习时间和数量都不宜过多,我们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即尝试寻找数学新授课中的“合作知识点”这一想法。以三年级上册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这节课为例,课上找到了“两个合作知识点”。其一就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什么乘法竖式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其二就是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自主探索,迁移类推,学习效果如何,以合作学习形式检查。
参考文献:
[1]张瑞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
[2]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育艺术,2007(6).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