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绍华
摘 要:近年来的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带来了改变,也给我们新的课堂教学带来春风。改革的历程中问题与成绩并存。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着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育;学生;教师
教学原本是简单的,从面对面的口耳相传到纸笔相授,再到班级授课,遵循的都是从简单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教学。教学理论原本也是简单的,它以精辟、简洁的语言说明教学的规律,以通俗、直观的话语表达人人都能感悟的教学原理。其实,所有的科学原理都是这样的,它们总是寻求以最简洁的形式来表达最普遍的规律。新课改使简单的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沉迷于各种新名词、新理念而找不着方向时,观念模糊不清又在教学实践中找不到落脚点时,教学就难免变得复杂起来。
一、教师的角色由单一走向多样,使课堂教学变得复杂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是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和心理咨询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为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本已“放手让学生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了,但课改专家却说做得还不够,于是教师干脆就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在一些以往教学比赛课中,我们常看到教师不作任何教学引导,让学生搞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汇报表演。教师提前几天就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下达了探究的任务,各小组学生再带着各自的任务分头去收集资料,资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并且要求制作成汇报用的多媒体课件。结果,学生课余投入大量的时间查资料,写总结,做课件。课堂表演也做得有声有色。然而,合作小组的学生各自只完成了课文一部分内容的自学与汇报准备,课文的其他内容学生没有掌握,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这种课是以挤占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或休息时间为代价完成的,它在常态的教学中有何推广价值?
二、教学过程中追求方法和手段多样,使课堂教学变得复杂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对话、体验、表演等方式样样都得有。教学手段也要尽可能多样化,板书是要的,多媒体也不可或缺,“声、光、电”一起上就更好!结果,有些本来很浅显的问题,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教师也安排学生搞所谓的“探究”。“探究”延长了授课时间,教堂任务完不成,最后只能增加课时。有的教学内容本来无需合作学习,为了课改也得安排合作学习,学生一堂课数次分组合作。有的教师为了显示自己教学的先进,一堂“公开课”中又有幻灯,又有动画,又有视频,又有配音,还有课本剧的表演。然而一堂课下来,当听课者问起为什么要如此设计这堂课时,他自己却说不清楚为什么,花了好大的功夫,大概就是为了“标新”。事实上,上述这些有意把教学过程变得复杂化的课堂设计,追求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新颖和表面上的热闹,除了让人感觉到花哨和肤浅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的效果。教师的角色复杂了,教学过程复杂了,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的复杂化。原有的工作任务要完成,新的工作也不能落下,综合素质评定,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课件制作,一样也不能少,让老师疲于应付。
当然我们在正视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负面因素的同时,不能忽视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积极美好的一面。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着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变,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对课本知识无条件遵从,对学生生活世界和亲身经验的漠视和忽略,势必造成学生“唯书”“唯师”的服从心理及依赖心理,他们日益成为擅长做“标准答案”的学生。新课程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求课堂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即独立思考、自我探究、自由表达、个性化理解等。要求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和探究过程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从而最终使学生从各种“标准”中解放出来,成为敢于自我表达、自我负责、主动参与的积极的学习者,能够从事自主的、探究的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说,过去的学习方法是按老师指出来的路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在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上,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习不再是一种外加的负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收获获取新知后的愉悦和兴奋。新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更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举措:如创设情景,选择自主学习的方法及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能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让学生走进學习。
课堂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只有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才能构建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小敏.走进课改“小岗村”的新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课改一瞥[J].中小学管理,2011(7).
[2]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