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雄
摘 要:面对学习,智商和技巧往往是大家关注的,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是控制身体行为的,所以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相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意识不强的小学生,只有本身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其有效地学习,因此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学习习惯
在当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理解、跟不上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强调针对不同学生和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具体应对措施,强调学习阶段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维护,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生活的常规性和有序性。
一、学习发展的诸多瓶颈
(一)城市农村资源的不协调
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是相当重要的,城市和农村有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别,这就直接导致了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差距。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较差,教育设施都不太先进,面对基础的小学教育不会倾注太多的技术和资金,这就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学习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需要加强,来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
(二)小学生的局限性
小学生的人格还未健全,他们活泼好动的性子和不稳定的心情直接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的无感和烦躁,这不利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生的教育问题经受着很大的考验,如何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相当重要的。
(三)学习陋习的普遍产生
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现象,如笔记跟不上、作业完不成等问题都是由学习陋习的产生所导致的。学生的普遍懒散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和课后质量的无保障,学生的变通和应用能力都不能提高,机械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而且期间的敷衍和反感显而易见。课堂上的手足无措和课堂外的无所事事造成可怕的学习陋习,这极大地制约着学习教育的发展。
二、学习习惯的现象分析
(一)学校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
当前社会中,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他们注重对课本的理解与接受,他们看重考试成绩,极力把学生打造成应试教育下的精英,他们在课堂上注意课本和考试的关系,以灌输为主,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不加了解。近年来小学生的课本和考试难度日益增大,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进行相关创新,这就加大了学生的难度,他们更难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了,时刻的迷糊状态让他们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
(二)学生的学习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存在很多的诱惑,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日常生活的规律逐渐被打破,他们逐渐沉迷于游戏,这样的生活打乱了他们的学习计划,他们的预习复习计划落实得很不到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效率和课堂后的复习质量非常低,他们没有相对应的积极心态,学习陋习非常多。
三、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有相当大的控制力,科学研究表明,习惯会影响人的身体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它可以影响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四、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课前准备
目前,学生只会在上课前玩耍逗闹,他们只会根据上课铃声来准备,不能及时把课本、笔记等拿出来等待老师上课,没有养成把要讲的内容预习一遍的习惯,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无法跟上老师的速度,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往往会不知所云,这就影响了他们上课的质量。因此重点要教育学生在上课前一到两分钟在课桌前坐好,准备上课要用的笔记本和课本等必备工具,调整心态迎接老师的到来。
(二)课堂学习
据观察,学生的课堂往往是混乱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往往是在课桌下面做一些小动作,他们在老师讲课的内容中只会挑选跟课本有关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应对课堂外的东西。而且他们的笔记往往杂乱无章,往往是随性而至,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时间也相对短暂。因此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讲清笔记的记录方式,主要是记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课后复习
学生在课下往往就会脱离课本,他们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和翻看笔记课本的习惯,因此要注意适时提醒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在这里老师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留适量的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或缺的,面对资源和学生的不同问题要努力從根本上解决,面对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不同表现,要分别加以完善,注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出新时代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光兴.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李晓丽.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D].西南大学,2008.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