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芳
摘 要:在小学阶段,习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大自然课程”是学校研究的省规划课题,已经实施两年多了,每年都会有三批学生到户外田园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野外生存的能力。从“挖掘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因子、创新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形式、改进大自然课程的习作赏评方式”三个层面来阐述怎么样从“大自然课程”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体验,表达生活。
关键词:大自然课程;体验;生活
在小学阶段,习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但小学生习作当中最头疼的就是没有素材可写,连“巧妇”都尚且“无米”难炊,于是,每到写作文时,孩子们就咬断笔杆无数,而写下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假大空。
2014年下半年学校着手架构“大自然”课程。本着让孩子经历成长,让童年充满回忆的宗旨,确定了四个目标:一是打破学校围墙,寻找新的课程再生点,让校内外融通,让人、自然、课程深度融合;二是解放教室空间,实现跨年级的生生互融;三是建成富有乡村特色的课程,培育学生浓郁的乡土情怀,烙下故乡印记;四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品格、合作意识和野外生存的能力。根据学校提出的大自然课程,笔者就在思考,能否将这些素材好好挖掘呢?“大自然课程”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观察、思考、感悟,记叙真实的生活经历,描述真实生活的状态,把自己的真切思想和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那么如何运用“大自然课程”鲜活学生的习作,使他们从体验走向表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挖掘“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因子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孩子们只有丰富了生活体验,他们的作文才能声情并茂,有感而发。如何挖掘大自然资源,让这些资源为习作所用,使素材丰富化?在学校“大自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深度挖掘,挖掘其中带有习作元素的资源。
1.“乡村文化项目”的开发,揭示习作之真
快乐作文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学会摄取生活材料。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熔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于一炉,使其相得益彰。“乡村文化项目”主要有“赏乡村美丽”“悟村规民约”“寻对联民宿”“听乡村故事”“探古村秘密”等。孩子们走进乡村,当废弃的犁、废弃的酒坛、汽车轮胎、烂木头、闲置拖拉机、自行车等都成为创意环境布置的材料时,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拿起相机拍摄,拿出笔记本记录。面对古老神奇的石头村,孩子们不禁伸手抚摸、贴耳倾听、驻足询问。走进祠堂书吧,聆听祠堂的传说,欣赏古代木雕工艺的精湛,了解乡村古训、姓氏渊源、翻阅书籍。这一刻,古老的传统文明和时尚的现代文明在他们的内心交融、碰撞,不仅是孩子,随行的教师都为之发出感叹:“美无处不在,创意无处不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有了丰富的体验,不用老师多说,都跃跃欲试,一个个都真情流露,写下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如:四(1)班的齐××同学这样写道:我们的第一站是下叶村,我们随着队伍出发,一路上有说有笑。那儿可真美啊,有巍峨的山川,清澈见底的河流,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那儿的垃圾分类做得十分出色,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很高,废物利用十分有特色。例如:用竹条作篱笆、垃圾桶,竹筒做小花盆,挂在门口,既让自己感到心旷神怡又美化了村庄的环境,真是一举两得。破酒缸可也有大用处呢,把它做成花盆用来栽花,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发现那儿有许多民宿。民宿的名字十分有趣,如倚水居、望天阁等,民宿的营业内容都写在一片片木板上,十分有趣。那里还有许多叶氏家训、乡村文化漫画。在那儿,我们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学生置身真实的生活场景,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实景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深刻的学习体验,内心的乡土情怀悄然而生。
2.竹林全课程的整合,体验习作之爱
竹林全课程关注各学科的融合,把教室直接搬至大自然,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下寻找教与学的真正意义。包括以下内容:诗词竹韵、竹林探秘、竹林面积测量和计算、竹农年收入、竹林小诗创作、编竹帽子、唱山歌等。
进入山林,走进竹园,面对郁郁葱葱的竹林,学生兴趣盎然,拿绳子围地丈量、记录,拿本子计算,竹林里的石头、树桩都成了课桌,蹲着的,趴在树上的,伏在石头上的,三人一组,四人一堆,分工合作,一切都那么自然。将教学直接置身于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使课堂不再是模拟,“实景课堂”中孩子的潜能得以充分激发,竹林小诗现场创作,虽然缺乏文体常识,但直抒胸臆,学生诗兴大发,令教师叹服,也引发教师更深入地思考教学与学习。未来的教与学不只存在于校园的教室内,真实场景下的教学,学科之间的整合,意义更深远。
最后的唱山歌环节把课程推向高潮,嘹亮的山歌,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活动之后,学生自主拟题,自由写作:《难忘的野外课堂》《这一刻,令人难忘》《我学会写诗了》《竹林歌声》《有趣的竹林课堂》……孩子们从一个个独特的视角写下了他们难忘的一刻,不仅文章内容让人耳目一新,而且五花八门的题目也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造性,孩子们对野外课堂的热爱。一首首竹林小诗跃然纸上(如图):
3.户外田园的体验,抒写习作之美
户外田园的体验包括“农耕劳作项目、传统文化项目和野行军项目”。“农耕劳作”是让孩子走进农耕文化,体验农耕的辛苦,体会劳动的意义,学会合作、自理,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给予是快乐的。该课程根据季节确定项目,有“薯中作乐”“土豆寻趣”“开心玉米”等。每个项目都有“挖、扛、洗、搭灶、拾柴火、煮、美食大比拼”等环节。各环节既分工又合作,环环紧扣。带队老师适时给学生讲解各种农活的技巧,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搭灶生火的方法等。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传统文化项目”包括传统游戏、民俗民艺、石头画等。走高跷、滚铁环、跳方格、捣麻糍、磨豆腐、包粽子……古老的传统游戏在孩子们眼中是那么新鲜,一个个乐此不疲。在让学生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开展分组竞赛,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玩中自然达成课程目标。endprint
特别是石头画课程。小溪上满地的美丽石头,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小溪边席地而坐,找石、设计、画石,忙得不亦乐乎。大自然的美丽,赋予了学生无限的创意,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一个个奇异的故事。
“野行军”是每次活动的必设课程,重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感受红军长征精神。根据实际地形,模拟长征路上的各种障碍,如过险滩、爬泥田、越壕沟等。还创设实战情景,“限时急行军”“弯腰急行军”“匍匐前进”等。在假设攻战敌方据点时,孩子们匍匐过秋割后的泥田,弯腰急速冲锋,越过壕沟,跨上一米多高的堤岸,强夺“敌方据点”。满身的泥水,戳人的稻秆垛子,湿滑的堤坎……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路上,跋山涉水,唱红歌、讲长征故事,苦中作乐,编个漂亮的花环或做张树叶贴画送给亲爱的伙伴。
凡此種种,学生有了丰富多彩的体验之后,不用老师布置他们也兴趣盎然。通过户外田园体验活动的作文教学,既充实了学生作文语言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创新“大自然课程”的习作形式
传统作文课的流程一般是“命题—立意—选材—构思—成稿”,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被动。为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习作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绿洲,基于学校开展的“大自然课程”活动营造氛围,提供学生习作的舞台,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任务驱动式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孩子们只有丰富了生活体验,他们的作文才能声情并茂,有感而发,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不会说假话、空话、套话,此类习作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也感到很有意思。在“乡村文化项目”的体验活动中,我就用“任务驱动式”布置学生习作。
活动前,让孩子事先查阅有关家训、家风、五水共治、对联文化、民宿、乡村古建筑、农耕农具、废物利用、书院文化等资料;活动时,孩子们就会带着思考去聆听、去观察、去记录;活动后,到室内文化拓展,让学生解读记录的对联、民宿名称,分享创作的对联、新命名的民宿,畅谈未来的美丽乡村。
有预想的写作更能给写作者以动力,让学生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选择表达,体会到习作的真正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爱写、不会写”这一难题。
2.表格罗列式
野外竹林全课程实施前一周,提前布置学生全面搜寻相关知识,做好充分储备,组织对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适当复习。可以采用“表格罗列”的形式开展习作教学。根据野外竹林全课程,为学生私人订制习作。
竹林全课程,将语文、数学、音乐、劳技等课程统一结合,围绕模块,创造性地设计和使用模块,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私人订制,将体验合作渗透于写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观察,根据他们所查找的资料,为他们量身订制习作内容,这样既是孩子喜欢的也是有话可写的。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使学生拥有了不竭的写作源泉,有效地丰富了习作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珍珠串联式
生活积累是习作的源头活水,对学生而言,他们天天都在生活里,他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缺少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的观察与关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要“为时而著”,这要求我们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会观察、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获得写作的源泉。户外田园的体验,就可以让他们运用“珍珠串联式”来完成习作。
这样的拓展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体验,表达生活。我们在活动时把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自己互相写,有的写“美丽乡村行”,有的写“溪边石头画”,还有的写“野行军”等,然后把组内几个学生写的串联起来,不就是一串美丽的珍珠吗?
三、改进“大自然课程”的习作赏评方式
传统的评改方式主要是以老师批改为主,从标点符号到组段成篇,老师都细细批改,并写上相关批语,然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学生对老师在作文本上的批改并不关心,往往看一眼就塞入书包,枉费了老师一番辛苦。我们都熟知“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于是,笔者尝试着将原来的习作评改方式作了调整。采用以下的方法:“自我欣赏”,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组内互赏”,发现别人的优点;“全班共赏”,美文在班级里展评;“全校拜赏”是习作评价的另一途径,大自然体验活动之后,将学生的习作制成展板的形式,让全校拜赏。
“大自然课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无体验、无习作素材的问题,而别样的习作形式和赏评方法在学生的生活和习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走向体验,表达生活,它让习作成为真情表达的结晶,使得课堂更“真”;它让习作散发儿童的天真和顽皮,使得课堂更“活”;它让习作成为每一个孩子心灵的飞翔,使得课堂更“新”。
参考文献:
[1]陈文.主题生态作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9).
[2]赵爱珍.“陌生化”习作教学成就儿童个性化习作[J].语文教学通讯,2016(1).
[3]郭秀丽.学习身边人,学写身边事[J].小学语文教师,2014(4).
[4]邢丽君.先作后教 以教定教[J].语文教学通讯,2016(2).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