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辉
摘 要:随着教育观念、课程观念、学生观念等方面趋前发展,语文教学的常规型备课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汲取多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符合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规律诉求。因此,转向资源型备课是可预见的趋向,并取得了一些来自一线的实践检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常规型备课;资源型备课
随着教育观念、课程观念、学生观念等方面的趋前发展,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的腾飞,以往仅仅依靠教材、教参、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等组成的常规型备课——借助教参的解析,囿于教材的选编课文,作出教师自我解读,注重品词析句深扣内容的备课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今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因为学生是发展的,观念是前行的,以往的事物诚然有其合理性,但适应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进行的更新或者变革,显然更能与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此时,资源型备课的提出如旱林逢雨、涸地遇洪,及时而必然。
所谓“资源”,简单而言,就是一切可以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事物,包括人的、物的、物质的、精神的。“资源型备课”即指在备课过程中尽可能充分而合理地融合这些资源,使之呈现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知识面、感悟面等进一步扩大,更扎实、全面、积极地学语文。当然,转向资源型备课,并不意味着彻底摒弃常规型备课,应取其精华,去其不足。而如何具体有效地从常规型备课走向资源型备课,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都应当作出自己的思考。
一、首备教材,熟知谋篇布局、人文性与工具性
教材融合了各代教育专家学者的经验与心血,所收录选编的课文具有高程度的示范性、典型性、代表性。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一册都有相对固定的布局,精心编选主题的各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读、课文、阅读链接、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写作、课外书屋等,部分与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体系。而每篇课文的目标、重难点、作者、体裁、人物情感、表达手法等各有不同,更是課堂教学中必须授予学生的部分。因此,走向资源型备课,也得继承常规型备课的基础,首先备好教材,打下根基。
二、次备学情,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不落优差
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个群体,因此,转向资源型备课,必须熟知、掌握学生有关语文学习方面的具体情况。如若不然,尽管在教师的眼中尚属良好的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教学时可能会出现较大效果偏差。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思想性强,就更需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并非全是语文素养较高的,现实的情况是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业方面较其他同学落后,所以,备课时也要注意优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平衡与衔接,尽量将语文课堂所要呈现的一切如雨水般相对均衡地洒向每一位学生。
三、接备技术,利用符合教学任务的视频音像等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提供了诸多可供融入的资源,包括音乐、视频、图片等形式。结合既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任务,教师应该着力于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管是在导入、结尾,还是中间的诸多环节中,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威力,尽最大可能地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与容量。同时,应当注意的是,这类的辅助资源要适量、适时,并不是越多越好,毕竟这些是服务于课堂教学任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四、再备群文,以多文强化课堂所教所学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趋向是少做题、多感悟,因此,群文阅读在资源型备课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语文教师仅仅抓住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从头到尾地分析字、词、句等,学生常常会囿于某一个固化的知识层面,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至少是效果不好的,教学效率是低效的。所以,在资源型备课中,教师应该切实找准教材课文的切入点,争取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带给学生更全面的知识和更细腻的思考。或许,这应该是一个一线教师终身存有的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素养。资源型备课正是基于如此的考虑。
曾有幸观摩杭州市教坛之星、浙江省小语会会员、浙江省教改之星蒋军晶老师执教的示范课《武松打虎》。那一刻,猛然醒悟蒋老师肯定是资源型备课的思考者、实践者。在该课中,尤为可赞的是,蒋老师将“资源”运用得入隙入缝、流畅自然,无一不是贴切地服务于教学的目标,既使学生兴致盎然,又使得课堂氤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得以呈现出一节具有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这些不是临场临时发挥的,而是在备课的时候思虑好的,即实在的“资源型备课”。
诚然,“资源”的外延与内涵不是简单的话语就能阐述得很清楚的,但是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尝试多层次多角度地搜寻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避免常规型备课的缺点,即可谓勇气可嘉。毕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简单的汉语文化而已。从常规型备课走向资源型备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教师戮力尝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时均静.教学应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01-09(006).
[2]张红霞.浅谈复式教学[N].陇南日报,2008-07-10(004).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